带你认识当今的医疗改革
2017-09-10柯建明
柯建明
摘要:在我国医药和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中国医改也走过了近30年,本文将从医药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浅谈分析中国医疗改革的当前状况及相关对策研究。
关键字:医药;医疗改革;民生???
0引言
医药和医疗卫生事业一直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项大难题,中国医改30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问题,同欧美日韩的差距仍然很大。立足医药行业多年,浅谈中国医疗改革的个人看法。
80年代的中国医改学习新加坡模式,90年借鉴日本路线,2000年代探索欧美模式,但都屡屡失败,生搬硬套,不符合国情。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医改经验,最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卫生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医药的创新和制造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这也得益于中国这些年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国家一直对医疗改革的重视。初现曙光,但不尽人意的地方还很多。道路依然坎坷,医患矛盾加剧,只有健全的法律,科学的体制管理才能使医改之路越走越广,给老百姓带来福利。
1当前医疗改革状况
1.1中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公立医院管理體系,重公轻民。国家投入了很多的物力财力支持公立医院医院的发展,在那种资源严重短缺,卫生事业落后的五六十年代里,通过计划经济这种公立医院的办理能够迅速积累资源提高医疗的运作效率。从90年代起为了降低财政压力,政府允许医院药品器械加成盈利,由于医院有了钱能够自由支配,短短的二十多年公立醫院飞速发展,疯狂扩张,圈地建楼,增加床位,盲目投入,医院完全依赖于创收,从全国数据来看,公立医院从2010年的平均收入7179.3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4610.2万元,翻了一番还有余。减轻了财政压力,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短短几十年公立医院形成了泡沫过剩,这样阻碍了科研项目的发展,诟病百出,管理水平低下,医疗服务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带动医疗的发展,仍处于很低的水平。正如一句古话,打天下容易坐天下更难。目前公立医院的扩张都是把医院做大了,不是做强了,很虚胖。但是由于国家不重视,投入少,民营医院一直发展不起来。财力和技术人才全部涌进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私立诊所不具备竞争优势,这就出现了公立医院一票难求,黄牛不断,而民营医院的患者寥若晨星,越发萧条。再加上没有针对民营医院的法律保护,一遇到问题就只有关门大吉。久而久之,社会参与度降低,老百姓更加依赖于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的编制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不符合社会的发展。在编人员被视为铁饭碗,无失业的风险,国家补贴大,享受着来自特殊待遇的温床,这也就造成医务人员竞争意识下降,服务意识下降,创新力不足,势必影响行业的进步。
所以说放开医疗市场,打破编制的牢笼,扶持民营医院的建设,健全民营医院法律法规,关系到未来中国医疗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关乎到国泰民安。
2.医疗改革之我见
2.1现在的医疗改革不能实行因地制宜,采用“一刀切”未必可行。虽然当现在百姓看病可以进行医保报销,但是其实增加了医疗成本。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包括药品器械以及治疗费用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刚才谈到的医院依赖于创收,大检查,过度医疗,资源的垄断,竞争优势,这无形也增加了医保的开支也增加了患者的个人开支。医保每年开支呈34%左右的增长率,而收入增长却不足33%,预计2024年医保亏损达到7000多个亿,这只是官方的数据,实际亏空更大。每年下半年8月份时候很多地方医院医保中心无钱可用,医院需要承担一部分的医疗费用,接收病人的积极性下降,病人报销比例下降,甚至报销不了。自从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的收入下降了一大半,再加上很多地方财政困难,补助资金迟迟不到位,增加了医院的财政压力,医院无法正常运作。单纯的过度依赖政府补贴不能使医院健康发展,除了上面所说的公立医院逐步市场化,民营化,还应该研究医院新的盈利模式,任何不盈利的市场是无法长期稳定的运作。目前看来药品器械“零差价”未必完美,看病贵主要原因不是这些收费项目,在于公立医院垄断,老百姓对公立医院“爱不释手”。其次,加大医保的投入比例也是重中之重,2015年中国医疗投入占GDP的2.5%左右,投入比例在全球排名一百以后,中国区域广大,人口众多,贫富差距很明显,需要持续的加大对医疗的投入才能让我们的健康事业发展的更好。
2.3积极鼓励和支持药品的创新,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药企的发展。“中国制造”现在成了制造业的贬名词,国产药大部分不被医院和社会认可,其原因还是由于国内大部分企业仍然基于仿药的制造,没有自己的专利药,这一点我们远远落后于印度;更没有像美国FDA那样很高的药品审核标准,假药,次品药充斥着市场。特别是中成药泛滥成灾,虚假宣传,误导患者。政府应该重视药品的研发和制造,建立严格的药品生产标准体系,严惩弄虚作假,滥竽充数的企业,还医药市场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最近政府实行的“两票制”可谓花足了心思,旨在降低药价,控制药品价格虚高。理论是这样的,但是实际却是问题很多。其实药品也是一种商品,只是比较特殊的商品而已,政府不能过多的干预价格,甚至控制竞标。市场自由竞争,政府负责监控。“两票制”就是厂家到一级配送再到医院直接开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价,其实是增加了药企人力物力,提高了药企成本,企业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势必把成本算在药品里面,无形反而提高成本。市场就是一个虚无缥缈,但是极其复杂的千万个群体组成,竞争是控制价格的杠杆,只有企业之间形成公平的自由竞争,政府仅仅实施督导才能使产品价格平稳持久的进行。
医改之路前景漫漫,任务仍然艰巨。需我们大家携手努力,共同探索,创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善联.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