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盈余分布状况的影响研究

2017-09-09陈雪朱婧仪

中国市场 2017年25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陈雪+朱婧仪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美国上市公司盈余分布的分析和观察,发现零阈值处有明显分布断层,这是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中国企业分布左右数量极为不平衡,而美国则相对对称,这是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实行审核制,而美国采用注册制引起的。

[关键词]盈余管理; 盈余分布;上市公司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5.066

1 引 言

盈余管理(Earning Management)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毛洪涛,2009)。以往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被管理层所广泛采用。但是由于关键数据的不可获取性,具体某个公司的盈余操控行为又是难以识别和界定的。文章试图通过大量上市公司盈余分布图,从宏观数据的角度,来找到盈余管理存在的证据,同时为了验证普遍性,同时选用美国和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分布数据来予以说明。

2 研究设计

2.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在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当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在大样本且没有利润操控的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分布图应该大致服从正态分布的。但是由于盈余管理的存在,这种大致的正态分布将会受到破坏,同时由于企业对于盈亏临界点尤为敏感,亏损企业总有试图盈利的动机(蔡春,2012),而盈余管理又存在实施成本,利润调整幅度越大,成本越高(龚启辉,2015),因此轻微亏损的企业有更强烈的意图和条件让自己扭亏为盈。

从以上分析可以提出假设:中国上市公司的分布图大致上趋于正态分布,但是在利润为零的临界点,会出现分布的断层,切临界点左边的企业异常得少,右边的企业异常得多。

2.2 样本介绍

文章采用了2012—2016年中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总体,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研究变量,其中包括2953家上市公司,12153个观测值。为了排除异常值的影响,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了1%和99%分位数上的winsorize处理。

2.3 统计分析

样本变量分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分布图并不严格服从正态分布,其中包括两种现象:现象一,在亏损或盈利区域内部,分布较为平滑,但是亏损和盈利临界点左右出现了极大的断层;现象二,盈亏临界点左右企业分布不连续,亏损企业相对极少,而大部分企业都处于盈利区域。

其中,现象一和前文提出假设想符合。零界点左、右两边落差很大的断层源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轻微亏损的企业通过较低成本的盈余管理成功成为盈利企业,但是严重亏损企业要么放弃盈余管理,要么采取反向盈余管理,所以對于亏损区域的企业,总有动力使之扭亏为盈或“洗大澡”而制造更严重亏损,因此正如图1所呈现的轻微亏损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而由于部分真实亏损的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成为了盈利企业,对于它们而言,进一步盈余管理则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微弱盈利即可,因此,微弱盈利企业相对较多,就形成了极大的断层和落差。

对于现象二,中国上市公司亏损企业相对总体数量较少,是由于中国企业上市的审核制所造成的,因为证监会对企业上市设立了很高的门槛,所以能够成功上市的企业都是国内品质较高的,而在这种前提下,仍然出现亏损,概率就相对较小。为了验证本推论的正确性,文章引用了美国上市公司的盈余分布图进行对比,由图2可以看出,由于美国采用注册制,上市公司品质分布较为均匀,所以亏损企业和盈利企业的频数分布总体符合正态分布(Burgstahler and Divhev,1997)。但美国上市公司的零界点仍然存在明显断层,所以前文提出假设在美国数据中再次得到验证。

3 结 论

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分布的观察,发现在零阈值处,存在明显断层,这是因为微弱亏损企业通过盈余操控,实现扭亏为盈,从而落入盈利区域,致使零阈值左边企业异常少,右侧企业数量异常多。因此这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直接证据。

同时中国上市公司相比美国,盈余分布在零阈值左右极为不对称,是由于审核制下的企业都是相对优秀的企业,因此在该样本中再出现亏损的概率,远小于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这也是中、美两国IPO制度不同,在盈余分布上的具体反映。

根据文章所选取的样本可以得出,盈余管理对企业扭亏为盈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因此也就是前文所提出的假设在经验证后是成立的。

参考文献:

[1]毛洪涛,阮益飞.我国盈余管理研究文献演变特征综述[J].财会通讯,2009(5).

[2]蔡春,李明,和辉.约束条件、IPO盈余管理方式与公司业绩[J].会计研究,2013(10).

[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

[4]龚启辉,吴联生,王亚平.两类盈余管理之间的部分代替[J].经济研究,2015(6).

[5]蔡春,朱荣,和辉,等.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行为状况改善[J].会计研究,2012(9).

[6]Burgstahler,Divhev.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endprint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