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传播对民族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启示
2017-09-09齐婷
齐婷
摘要:目前,全球兴起了一股“瑜伽热”,瑜伽已经由小众运动变为大众所熟知并积极参与的一种运动。瑜伽的魅力逐步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在于瑜伽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发展,瑜伽的发展模式对于其他体育文化的传播以及全球化的推广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瑜伽文化 体育文化 传播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187-01
当前,健康与运动成为新的流行趋势,但目前体育运动方式以游泳、篮球、足球等大众为主,民族运动项目的推广仍然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由于得不到良好的传播与发展,已经呈现出衰落的趋势。但是,在众多的民族体育运动中有一个特例,不仅发展态势良好,而且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遠动项目,这种体育项目正是瑜伽。
一、瑜伽简介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印度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但是在今天提起瑜伽,世界各国人都非常了解并且熟悉,其已经成为大众热衷的健身项目。根据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西班牙以及我国瑜伽运动已经迅速蔓延开来。目前,在美国学习瑜伽的人数超过600万,并且有约1700万人表现出对瑜伽的强烈兴趣与学习热情;在英国有约60万人学习瑜伽;韩国与日本学习瑜伽的人数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西班牙的年轻人也掀起了瑜伽热;至于我国,对于瑜伽的接受度与喜爱度极高,瑜伽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康的代名词。[1]
二、民族体育运动的特点
民族体育运动与大众体育存在很大的差别,也在根本上决定了民族体育运动的传播与影响力远远不及大众体育文化。其具体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多样化
民族体育运动种类众多,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地域分布的特殊性与民族发展的多元化,以我国为例,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民族运动项目多种多样,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多样化的民族运动不仅仅是体育项目,更是对于所属民族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的记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二)专属性
民族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即具有深刻的民族烙印,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十分鲜明,对于其他民族的人而言,不易于接受,因此对于民族运动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独轮车、赛龙舟为例,不易学而且不宜推广,反之瑜伽运动由于其受众人群广,因此传播迅速。
(三)群众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较为凸显,当地民众对于传统的体育运动具有良好的接受性,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提倡全民健康,鼓励全民健身,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运动成为当地民众首选的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宣传,对于扩大民族体育项目具有良好的作用。[2]
三、民族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方向
以瑜伽为例,作为一项民族运动,瑜伽不仅传播范围广,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瑜伽不仅仅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得到了推广,而且其所承载的文化也随着这项运动的推广而在全世界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门研究瑜伽的组织、学院、机构等。
如同上文所提到的,民族体育运动的重点不仅仅在于体育本身,最重要的是要将其所承载的文化推广。为推进民族体育文化全球化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瑜伽文化的传播不仅仅在于其易于练习与接受,更在于其宣传力度大,利用网络平台,找好宣传的切入点,瑜伽以瘦身与提升气质为切入点,吸引了广大年轻群体的注意,利用年轻人信息交流迅速的特点,使得瑜伽文化得以快速传播与发展。[3]
其次,将民族体育运动纳入到学术研究体系之中。瑜伽文化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研究体系,对瑜伽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挖掘瑜伽文化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带动世界各地对于印度文化的探索兴趣。因此将民族体育文化纳入到学术研究之中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将体育文化提升到学术研究的高度更有利于其全球化的传播与发展。
最后,将民族体育文化与传统的节日结合起来,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例如赛龙舟与端午节相结合,赛马、摔跤与开斋节相结合,舞龙舞狮与春节相结合等,通过将民族体育文化与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相结合,提高其认知度,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并随着我国传统节日的传播在世界范围内传播。[4]
四、结语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于民族体育而言也是如此,通过借鉴某些民族体育全球化推广的成功案例,找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与推广的正确路径,在推广民族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体育项目合理地发展,一方面正视民族体育运动的问题,一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利用新信息时代将民族体育运动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徐颂峰.瑜伽的传播对民族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启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1):119-121.
[2]谭艳青,罗湘林.瑜伽现代化的多重解读[J].湖北体育科技,2015,(10):891-893+857.
[3]张柳.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意义[J].群文天地,2011(5):19-19.
[4]蒋炳宪,刘勇,周健生.瑜伽起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学观察[J].成功:教育,2011(9):280-281.
责任编辑:孙 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