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枝花学院校地合作项目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2017-09-09赵柒棋

科技资讯 2017年2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赵柒棋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22.188

摘 要:依托校地合作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重要探索。作为地方性高校的攀枝花学院秉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针,突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为地方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持。该文就此前提下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以毕业设计的形式体现)与地方政府合力开发的设计项目合作计划的需求性、可行性、实施过程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能性,并由此拓展校地合作共建理念下的面向地方应用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探索。

关键词:校地合作 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a)-0188-03

目前,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相互结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程度越来越深入,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均需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并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实现地方战略目标的实际出发来思考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地方政府对区域范围内院校发展的保障、监督和宏观调控作用要加强;高校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教学建设,在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同时,促进地方性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1 作为地方性高校的办学理念及方式转化

攀枝花学院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实行“(四川)省(攀枝花)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属于典型的地方性高校,其方向和目标定位突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

与相同属性高校一致,也面临以下存在的问题,诸如,院校基础薄弱,办学经费紧张;办学定位有偏差;教学水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急待合理化;挖掘自身特点的力度不够等等。另外,国家大的经济形势,包括攀枝花本地经济都是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增长速度与方式相应转换,随之带来的就是需要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不仅有科学理论的积淀,更要具有实施实践技能的能力。

而转型的意义在于:第一,关系到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促进教育改革,顺应高等教育趋势。第二,最为直接的转型刺激来自于人力市场的“供需矛盾”——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地方高校就业难,而企业又缺乏高技术及专业技术人才。第三,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培养高技能人才,缓解就业矛盾的同时为地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高校的转型需要从不同纬度主动应对教育发展趋势,不仅是对内部结构还有对外部关系系统进行调试,以求全新的、最佳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模式。

攀枝花学院进一步确定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突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运作模式。

2 校地合作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实践的可行性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需求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是校地合作项目可行的前提。基于学校办学方针的调整,作为学院下设的特色专业之一的艺术设计专业也转变了相应的教学需求。

第一,要建立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实情。著眼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以适应社会发展多样化的需要。既掌握专业技能水平,又具备动手操作能力。第二,立足艺术设计这个特色专业以及下设的特色学科来提升办学特色。优势学科和专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而且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三,调整艺术设计学科结构,创新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突出相应专业对接社会服务及产业领域。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得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甚至是实物化的成果。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也依据此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检验。毕业设计也是学生走上国家建设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实习。

设计的意义在于改变世界以及改变人的生活。人类本身是在劳作中学会了设计,在设计中又凝聚了智慧的创造。设计的发展,必须紧密贴近生活,并充分发掘、利用科技新成果,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在区域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学校所在的攀枝花市辖三区两县,面积7440平方公里,人口123万,是著名的移民城,人均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居四川前列。正由钢铁之城向钒钛之都、由工矿基地向阳光花城、由资源型城市向康养城市、由三线建设城市向四川南向门户转变。同时,攀枝花还是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共有4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86.7%,42个少数民族中人口13.93万人,其中彝族占8.9%,其次是傈僳族、苗族、纳西族、白族、傣族和满族等,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都是丰富的课题开发资源。下辖的盐边县被选为第一次合作模式的具体实施对象。

这样的现实情况促成了校地合作项目的可行性:一方面,毕业设计环节对于攀枝花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且更具有服务的前瞻意识。也需要关乎地方经济民生、服务公共事务的项目来作为教学成果的检验方式。另一方面,攀枝花地方财政对于学校的大力扶植也期望能够得到相应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支撑,对社会事务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 校地合作项目实施细则制定

第一,合作项目意向确定。经过前期筹备和调研,盐边县可以合作的项目范畴包括公共区域美化、公共设施建设、工业产业、农林产业、旅游服务产业和文化建设等方向,其研究方向主题确定为“创意盐边”。endprint

而艺术设计专业下设5个学科,分别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和数字多媒体艺术设计,可以多方向、多维度、多层次的完成这些项目设计。

第二,项目合作形式。作为合作的主体,艺术学院与盐边县委就合作事宜签署了“创意盐边”项目合作协议书,约定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以及任务归属。

主要事务如下:艺术学院负责设计工作的人员安排、组织和实施,成果的整理和装订等工作;开展设计工作;完成优秀设计的遴选和评选工作;负责展览的布置、设计、宣传和张贴工作;负责将被选用设计作品的知识产权向乙方转移等。

盐边县委负责向甲方提供设计期间所需的资料,并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便于甲方;共同完成优秀设计的遴选和评选工作,优秀设计作品奖励费用由乙方承担;负责项目展览场地及其租用费用宣传品的制作费用;承担采用设计作品的费用。

第三,项目研究的课题规划和时间安排。

课题规划包括实地调研、确定课题,设计方案研究和最终成果。

早在2013年10月,合作意向达成了以后,艺术学院就组织老师和同学深入盐边县基层了解产业结构,挖掘民风民俗文化特色,完成调研和资料收集过程。

根据前期工作划定项目范畴,撰写选题指南和开题报告,完成开题工作,确定到每名学生具体的课题方向和研究内容。

2013年12月—2014年5月,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展毕业设计相关的具体工作。

2014年6月得出研究项目的具体成果,并进行答辩组织、展览及成果转化的探讨。

4 校地合作项目课题研究内容及成果形式体现

“创意盐边”项目的课题研究内容涵盖盐边的各个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项目和民族、民俗文化。例如,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工业产业转型的设施改造,农业产品的包装设计、旅游项目的宣传推广,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民族、民俗文化的拓展应用等等。而毕业设计的课题设置本身也是要求从有利于综合学生所学知识、能结合学科特点、尽可能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的。两者的契合点是一致的。279名毕业生的题目中,来自生产实际的题目数量达到255个,占比达到91%。

具体到每个专业来看。

第一,环境设计专业的课题内容主要涉及盐边县乡镇的规划设计、风景区文化景观设计,民用公共设施升级,产业设施转型改造设计等方面。其成果形式表现为:(1)盐边国胜乡、箐河乡、红宝乡等乡镇规划设计方案(全套)。(2)月坛公园、盐边博物馆、红格温泉、格萨拉景区(局部)、二滩渔门码头、移民旅游新村等景区的景观及文化设计方案。(3)移民广场、黄磷厂旧址等升级改造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既尊重了地域、民族文化,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静谧安宁的生存状态,又结合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等多重因素。由简单片面的美化进入到区域经济发展、地域特色体现等多元化发展阶段,其规划具有相当程度的学术性又有其可操作的实践性。

第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课题内容主要涉及县乡以及景区的VI形象设计,各种特色农林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的包装设计,宣传招贴设计,旅游产品系列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等方面。其成果形式表现为:(1)魅力盐边、红格假日酒店、格萨拉景区等的VI设计方案(全套)。(2)盐边土特产品,诸如水果、干果、茶叶等,旅游产品等包装设计方案,并以实物成品体现。(3)盐边民族、民俗文化宣传书籍装帧设计方案及实物成品体现。这些设计方案和成品体现充分展示了盐边城市和企业的形象,深入实施双品牌战略(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效应。有利于人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盐边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旅游特色,在招商投资、城市建设、开发、农业或工业科技的发展,以及危机公关、政务效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服装与服饰艺术设计的课题内容主要涉及民族服饰文化拓展设计和旅游周边产品系列设计等方面。其成果形式表现为:(1)民族元素礼服、民族元素春夏系列女装,民族元素秋冬系列女装设计方案和实物成品体现。(2)民族饰品实用及纪念品设计方案和实物成品体现。这些设计方案和成品体现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在服装设计中对民族传统元素的继承与创新,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回忆、理解、接受,使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时装呈现出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别样的韵味,给时装设计的创新开启新的思路。立足攀枝花的地域特色,与盐边县文化宣传相结合彰显其民族地域特点,挖掘服饰工艺,传递文化底蕴。

第四,公共艺术设计的课题内容主要涉及公共环境雕塑设计,民俗、民族文化宣传壁画设计,工业园区宣传壁画设计。其成果形式表现为:(1)盐边乡镇街道,景区,安宁工业园区雕塑设计方案及实物成品体现(比例缩小版)。(2)盐边民族、民俗文化内容,乡镇街道,景区,安宁工业园区壁画设计方案及实物成品体现(比例缩小版)。这些设计方案和成品体现展示了盐边县别有风韵的攀西高原气候地貌、地域产业特色和由此滋养出的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当代中国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为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有特色的民族区域聚居地,推广地域民族的优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性方案。

第五,数字多媒体艺术设计的课题内容主要涉及公共设施、景区和产业园区建筑巡游动画设计,民俗、民族文化主题动画设计,产业、公共服务网站开发设计和文化宣传片设计。其成果形式表现为:(1)盐边乡镇,二滩、红格、格萨拉景區,各产业园区建筑巡游动画设计方案,民俗、民族文化主题、特色产业动画设计方案及成品体现。(2)盐边城市、景区形象,美食形象宣传片设计方案和成品体现。(3)企业,旅游资源网站整体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和成品体现运用数字媒体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与艺术完美结合,展现不一样的设计维度带来新的时尚风格和视觉体验。立足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为盐边县的产业、旅游资源对外宣传开发新渠道。

5 结语

“创意盐边”项目的所有课题能够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所需,进行相应的设计、工艺及结构改造,使学生更加接近工程实际。设计对象覆盖了室内外环境景观、旧产业建筑改造,平面招贴、书装、广告、包装,服装款式、色彩、结构,绘画、雕塑和数字多媒体艺术等。设计内容多样,既有总体设计、也有部件设计;设计题目的切入点多种,有改进设计以及新条件下的创新设计;设计题目有许多反映艺术设计研究的热点,例如,旧产业建筑改造设计、创意服装设计等设计。真正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收集、查阅资料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设计方案和编写说明书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得以充分提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通过项目的合作,学生也对盐边县特有的城市形象、特色产业经济、地域民族、民俗文化有较为完整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有价值的方案。

“创意盐边·精彩无限”合作项目是校地合作一项重大举措,是攀西地区民族文化创意活动的新开端,是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和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地方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并未后续的其他校地合作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和具体的运作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瑞祥,陶春莉.地方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26(3):58-60.

[2] 何根海,刘国庆.池州学院实施校地合作共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4):114-122.

[3] 罗三五.笮山若水 盐边县旅游文化系列丛书[M].第1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自然生活》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书封与现代艺术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