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中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知识

2017-09-09耿其军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向心力泥鳅力学

耿其军

物理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生活中有着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不过很多人都对其“习以为常”.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的意识,帮助学生找到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力学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一部分知识.其实,力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构建力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力学知识,掌握力学的概念.下面对力学知识的特性进行研究,试着探寻其与生活的联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利用生活现象,理解力学理论知识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理解一些物理理论知识时,有些学生往往会用死记硬背的方法,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刻.高中物理力学涉及牛顿三定律以及受力分析等知识,并且这些理论知识占据高中物理的“大半江山”.学生如果不能深入地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在解一些题目时容易出现错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产生“物理难”的观念.力学知识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活现象,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一些物理原理的认知.例如,在讲“摩擦力”时,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我引入生活情境,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捉过泥鳅,或者看到过别人捉泥鳅?一些学生表示回老家的时候,跟着朋友一起捉过泥鳅.然后让学生阐述捉泥鳅的感受.有个学生回答:泥鳅滑溜溜的,非常不好抓,手要加大力度才能使它无法挣脱.接下来,我指出:泥鳅之所以挣脱,是因为它挣脱的力量要大于手与它表面的摩擦力.再从刚才学生的回答中找出几个关键词“滑溜溜”、“加大力度”,让学生思考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此时,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联系到“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压力”.同时,让学生联想假设,思考:如果泥鳅表皮变得十分粗糙,是否不用那么大力就能捉到它?最后,让学生总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二、利用生活现象,辅助解决力学问题

物理难学,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还体现在解决物理问题方面.高考中力学部分的内容大都考查一些关于受力分析的内容,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也用到多种物理思想.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有些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影响了学生的解题效率.在解决一些力学问题,学生需要在头脑中进行建模,反映出一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利用感性思维感知物理问题,再利用理论思维分析物理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活现象,辅助学生解决力学问题.例如,在解决有关向心力的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向心力的概念,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为了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我利用洗衣机甩水这个生活现象辅助学生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机器运转速度和脱水效率的关系.然后让一些有经验的学生回忆衣服脱水结束后,一般在滚筒的什么位置.这时,一个学生回答:在滚筒的边缘位置.再让学生结合一些力学知识去解释这个现象,让学生去感受向心力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接下来,联系生活现象,对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向心力大小的公式.同时,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生活现象,构建力学知识体系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构建该学科知识的知识体系.这样,在解决相关的问题时,才能迅速调动自己储备的知识,准确地反映出相应的知识点,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高中物理力学知识同样如此.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力学知识,如何利用生活现象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时,有些教师会选择观察目录的方式.确实,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联想相对应的章节知识,逐渐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不过,仅仅通过目录构建知识体系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这是大多数学生不具备的能力.同时,观察目录也是比较枯燥的.此时,教师要对这种方法进行创新,将相关的知识反映为有趣的生活现象.例如,在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我提出游泳运动员比赛的问题.当运动员调头时,他们会用力蹬游泳池,从而使自己加速向前.学生会认识到当运动员给游泳池施力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游泳池对自己的反作用力.这样一系列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提高物理素养.

总之,力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对力学知识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这部分内容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以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力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力学知识的认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向心力泥鳅力学
凝聚侨胞向心力 谱写时代新篇章
泥鳅笼
马向明:双“星”交汇,打造湾区最强向心力!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捉泥鳅
一起去捉泥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