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转型发展建设研究

2017-09-09孙晓玮

今传媒 2017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孙晓玮

摘 要:20世纪90年代末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逐渐发展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新媒体行业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传统影视制作的成本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对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对降低,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情况越发不乐观。哈尔滨华德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经过8年的发展建设,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广播电视行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本文以哈尔滨华德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结合哈尔滨华德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原则,总结现有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专业转型发展建设的措施和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力度,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哈尔滨华德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传媒专业。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转型发展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8-0154-0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报考人数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也呈现迅猛增长趋势,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能够吸引生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中首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工作要求,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下文将以哈尔滨华德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提出一些专业转型建设规划意见。

一、基础情况

哈尔滨华德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国家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本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300人,拥有由传媒业界专家牵头,与“双师型”教师共同组建的师资队伍20余位。这些教师分别来自于中国传媒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强力保证。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数逐年递减

针对专业人数逐递减的问题,经过调研和分析得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整体大环境广电编行业受新媒体冲击,黑龙江省发展相对落后,就业环境不太乐观;(2)黑龙江整体考生人数下降(2015年4065人、2016年3652人、2017年3000人),学生更愿意走出去读书,即便选择本省学校,也以名校为首选;(3)哈尔滨华德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稍显保守。

2.没有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专业定位不够明确。

3.师资过于年轻化、教学经验相对较少。(1)师资队伍年轻化,80%教师是由院校毕业直接进入到工作岗位,与行业实践的接触较少,动手能力较弱,教学经验较少;(2)能够承担实训指导老师数量偏少、人员不够稳定,师资队伍流动性较大;(3)师资队伍教师业务能力均有待提高,没有达到个人发展和研究领域的“专家”,新进教师更是对专业知识结构不熟悉,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比较迷茫;(4)教师更新知识速度较慢,与行业脱轨,缺乏创新意识。

4.实验环境不够完善

符合产业标准的最新设备设施不足,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最新的设备和建设大型的实训场地存在难度,现有设备可基本满足现有的教学、培训,但为服务社会、文化创意等提供相应的技术推广服务、数字产品制作等方面的设备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5.教师科研能力待提高

教研室教师科研能力薄弱,論文、课题数量较少,大部分论文水平和所发表的级别水平都不高。没有出版专业的教材。其根本原因还是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

6.课程设置仍需要更新

广电行业发展迅速,教育领域与实际生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在数字影视和数字动画方面,随着三维技术和视频后期技术的发展,新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层出不穷,而这些技术大多集中在国外或国内大型企业中,在教学资源方面十分匮乏,部分课程内容比较陈旧,教师授课方法单一。整体课程体系仍没有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缺乏新媒体相关内容的教授。

三、专业转型发展建设的措施和规划

1.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结合“四表分析”,围绕哈尔滨华德学院整体建设目标和原则制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多媒体技术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服务型与实战型传媒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构建以“数字视听制作、网络与新媒体节目编导、新媒体融合传播” 为核心的能力培养体系,学习影视制作的专业知识,即进行“摄、录、剪辑”全流程的技术培养,以此提升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在传媒市场上有自己的位置。

2.师资队伍建设

(1)组建合理教师梯队。由于本专业教师年龄、职称都比较相近,教师队伍没有形成梯队,针对这一问题,应引进人才,以老带新,组建合理梯队。

(2)全员技术培训。由于本专业欠缺应用技术型教师,建议全员进行技术培训。围绕课程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可以将业内的专业人员请进来定期为教师集训,也可以将专业教师送到业内进行学习。

(3)提升个人专业业务能力。教师首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掌握专业知识结构,找准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定位,拥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成为该发展方向的专家。鼓励教师进修,支持教师积极参加专业、行业领域的研讨会和论坛,开拓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鼓励年轻教师利用假期到媒体实习,接触业界前沿,丰富实践经验,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4)建立外部合作交流平台。谈合作,与名校、行业建立关系,从专业借鉴到请名师开讲座、授课,与名校名师、行业专家多沟通、交流,学习教学经验以及锻炼实践技能,借名气,建口碑。endprint

(5)建立内部交流平台。在教学管理上,有效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建立专业内学术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学术研讨。通过不同课程之间进行交流和学术探讨,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丰富教师知识结构;通过教师互相观摩课堂教学,探讨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实际教学效果。加强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沟通与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3.课程建设

(1)新课程陈旧内容。积极自查,更新现有的课程中陈旧的部分,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的形式,从学生兴趣出发让课堂“动”起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进行调研,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在现有的课程体系里加入一些新媒体相关课程(网络相关课程、VR、AR、新媒体应用等),打开学生的眼界,了解业内的新技术新动态。

(2)媒体积极合作共建课程,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以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与电视媒体、网络新媒体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积极与媒体单位企业合作建设课程,根据人才市场的实时需求优化重构课程体系,促进课程建设与行业需求的紧密接轨,将项目引进教学,让学生在学校就能进入半工作状态,为日后的良好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与爱奇艺等网站上传作品,获取点击量及相应的奖励,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信,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学校宣传的名片。

(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专业技能课程前置。专业课程提前介入不等于加大学时,而是增加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思考能力。在四年的时间内专业课程介入越早,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解与思考的周期越长。专业技能课程提前开设,让学生早接触专业技术以及软件课程,加大学生实践操作周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调整专业技术相关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加大实践学时,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另外调整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引入项目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及专业指导。

4.实验条件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现有软硬件设施设备及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构建立体型实验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推行实验实训室开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建设多功能综合演播厅。满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宣传部门节目录制、教务部门精品课程、慕课录制、学校参观展示等多项需求,除此之外,将演播室作为产业,对外运营,制播分离。

(3)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训基地。深化已有的校企合作,拓展新的合作单位及形式,积极与省内、国内的相关用人单位建立长久的合作,向学生批量提供实习岗位,从用人单位选学生变成学生选用人单位。

(4)与其他高校、院系建立合作关系,专业间相互交流,扩大校内校外影响。

5.学生培养

(1)分类培养。针对目前在校生较少的现状,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意愿,将学生分成考研、就业和出国等部分进行培养,采用“师徒制”,教师积极指导,全程跟踪服务,帮助学生达成所愿,打造未来的优秀毕业生。

(2)重质量、精准培养。

(3)培养输出稳重技能型人才。

(4)建立校内实训平台,提供实习机会,可联合宣传处建立校园网络电视栏目等。

四、总 结

应用型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转型发展建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结合专业现状继续研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新的实施方案,为其他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转型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菲.应用型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新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4(24).

[2] 高祥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4).

[3] 张新刚,周世群.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建设思考——以播音主持方向为例[J].新闻界,2010(1).

[责任编辑:艾涓]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