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政治”视域下的微博舆论场研究
2017-09-09蔡丰喆
蔡丰喆
摘 要:微博为官民舆论场创造了良好的互动空间。本文以美国大选热门微博为分析对象,从生活政治的视角考察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如何就具体政治议题在微博中呈现内容,如何进行互动以及型塑二者关系。研究表明,官方舆论场牢牢把握住核心议题和价值立场,而民间则起到提供多元信息、对政治议题进行生活化解读的作用,两者处于互相补充、互相交融的状态。
关键词:舆论场;微博;生活政治;美国大选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8-0084-03
一、研究背景
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息传播的局面,技术赋权使得公民也能参与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从而形成政府与传统媒体之外的舆论声音。可以说,社交媒体“将公民和新闻从业者的声音有机组合起来,将公共领域拓展到传统新闻媒体的监管范围之外。因此,知识与权威不再由“内部”的把关人所掌控,而是内嵌到工具性的网络中。[1]”这种特质使互联网成为改变当今政治生活的重要因素[2]。新浪微博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为官方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与公民接收信息、发布观点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成为继传统媒体、网络论坛、博客之后又一个强大的舆论策源地与发酵池。[3]”因此,当传统严肃的政治议题进入这个生活化的社交媒体中,其内容呈现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演变成吉登斯所说的“生活政治”(life politics)。这种政治新形态驳斥了公民政治冷漠的假设,认为政治参与被重新导向为更具贴近性的个人议题,通过日常生活,政治实现了在普通人中的回归[4]。在此情况下,微博中官方与民间舆论不同观点的碰撞既有可能形成话题民主,也有可能出现非理性的无政府主义,影响国家的舆论引导。学界普遍发现,微博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呈现方面,显示出民间的强大力量,普通大众的公民意识通过在微博中参与公共事件的传播与讨论得到培养与强化。但复杂多元的环境、把关人的缺失使官方的舆论引导力度不足,公民普遍媒介素养不高也导致了谣言、不当言论干扰了舆论的走向。
如果说突发事件的微博呈现因为利益相关性和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网络公共空间的“封建化”,那么常规的时政议题比如美国大选,从党内竞选到电视辩论再到最终投票全过程报道,官方有充足时间进行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公民也有足够时间进行事前了解,对其进行讨论或许相对更具公共性与理性。本文便是始于这种思考:作为2016年饱受关注的美国大选,官方与民间微博对该时政议题的内容呈现是否存在差异?民间舆论场是如何型塑“生活政治”?官方舆论引导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机结合能否通过微博实现?
二、研究方法
新浪热门微博具有显著的社會关注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微博的内容呈现与舆论方向,而投票日前后这一时间段,是美国大选事件结果出炉、各方观点验证与情绪爆发的关键时间,也是这一政治议题热度最高、舆论声势最强的时间段,因此本文以微博中投票日前后的2016年美国大选热门微博为研究样本。具体操作为,利用微博自身的搜索引擎,选定关键词为“美国大选”、帖子类型为“热门”、时间段选择为2016年11月4号至9号。之后,笔者得到672条微博内容。根据新浪微博的官方描述,热门微博搜索结果是按照热度高低进行排序的[5]。一般情况下,热度越高的微博,其关注度就越大,传播力和舆论影响力就越强。因此,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笔者选取了搜索结果的前12页,也就是前235条微博作为本研究的样本。之后,通过对样本内容的编码,排除仅提及美国大选但为彻底无关内容的样本,最终样本量为234。
通过对样本进行前期编码,笔者根据账号类型对样本微博进行分类:境内官方微博(包括中国政府机构官微和境内媒体微博)共111条、民间微博(包括意见领袖即微博大V微博和普通人微博)共111条,境外官方微博(包括境外政府机构官微和境外媒体微博)共12条。
经过反复调整,本研究对热门微博的帖子特征的类目建构如下所示:
内容性质(1=个人体验、2=动员号召、3=信息陈述、3=分析评论)、帖子议题(3=政治议题:选举进程、政府活动、中美关系与国际政治、知识普及;2=社会议题:民众态度、社会局势;1=文娱议题:奇闻异事)、主题关联度[6](1=弱关联、2=中度关联、3=强关联)、内容情感(1=诙谐调侃、2=不动声色、3=理性讨论)、针对美国大选的倾向立场(1=中立、2=正面、3=负面)、内容主角(政府及选举人、媒体、社会精英、普通民众、其他)、是否有长文(1=无、3=有)、多媒体内容(1=无、2=图片、3=视频)。变量皆为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笔者对定序变量进行赋值以进行假设三的检验和分析。
笔者找了另一名同等素质的独立编码员对研究样本中的50%容量(即117条微博样本)进行二次编码,Holsti信度测量结果为0.96,符合信度标准的要求。数据分析工具为PASW Statistics 18。
三、研究假设与数据分析
(一)假设一: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在涉选内容的呈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在大选微博的内容呈现方面,笔者从内容性质、帖子议题、内容情感、内容倾向、内容主角这五个维度进行考核。把以上五个类目与微博类型进行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数据结果显示,除了内容倾向之外,其他四个维度的检验均证实了假设一的假设。
卡方结果显示,官方微博和民间微博在帖子的内容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X2=23.911,df=3,p=0.000)。具体来说,信息陈述都是两者发帖的主要类型;民间微博的个人体验类帖子显著高于官方,对民间的发帖者来说,关注个人体验(19.8%)重要过发表观点评论(12.6%);其他类型的帖子两者差距并不算大,动员号召型的微博总体占比最少(5%),其内容皆是“美国大选你支持谁当总统”。因此可以说,微博政治议题的内容依旧以新闻报道为主,但个人体验类内容为民间的新闻驯化提供了一种个体化的视角,动员号召型的内容则提供了一种传统媒体时代无法实现的新闻互动模式。endprint
帖子议题能够反映微博用户对某一社会事件的关注焦点,检验结果证实官方微博与民间微博在帖子议题方面存在显著差异(X2=19.691,p=0.000)。无论是官方微博还是民间微博,超过半数的议题都紧紧围绕纯政治类的核心议题(官方69.4%,民间51.4%)。不过,与官方微博相比,民间微博尤其关注美国大选相关的文娱资讯(33.3%)。从特朗普竞选过程中层出不穷的表情包、到电视辩论的恶搞视频,公民对严肃的时政议题进行了个性化、本地化的解读,在消解严肃性的同时也使之更贴近生活。进一步对具体议题作整体分析发现,选举进程是大选日前后最被关注的大选议题(47.3%),大陆官方对美国政府行为及社会局势的关注(19.8%)高于民间(7.2%),热衷于报道美国政局和社会的混乱。此外,除了中美关系之外,其他议题占比均高于5%,说明在微博中帖子议题的呈现是多元的,各具体议题都有一定的关注度。
内容感情反应了发帖者对待该议题的态度。数据证实,官方微博和民间微博在内容情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X2=33.630,p=0.000)。官方微博绝大部分为不动声色的内容(82%),讨论和调侃都低于10%,皆低于民间微博;民间微博不动声色的内容最多(45.9%),但诙谐调侃型也占很大比重(38.7%)。也就是说,不动声色是美国大选议题的总基调,观点论争不占主流。而民间较多以诙谐调侃的态度来对待美国大选,说明这一时政议题对于公众来说,寻找生活谈资与理性思考、批判性讨论一样重要。
帖子的内容倾向可以反映博主对美国大选的立场和价值判断。数据显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114>0.05)。绝大多数微博内容都是中立的(86%),少部分为负面倾向(12.2%);仅有的4条表达正面态度的微博来自民间账号,且其中3条表达的是支持特朗普获胜的美国大选,另一条内容为反驳主流的美国混乱论。赵民、陆晔认为传统媒体在报道美国大选时捉襟见肘,可靠性、客观性欠佳,难以与互联网内容抗衡[7],本研究结论可对其做数据支持:首先,社交媒体生活化、泛娱乐化的环境使其意识形态斗争的色彩大大淡化,人们更多地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去看待这一时政事件,而碎片化、信息海量的特质也让深入思考或批判美国政治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负面倾向占比相对减少。另外,正面倾向的内容较少,说明公民对中美关系、国际政治有一定的认识,官方的舆论引导成效显著,微博提供多元信息的同时,公民价值立场并未出现偏离。官方和民间舆论在美国大选这一议题上达成了一致。而且热门微博中对美国大选的正面评价也是另一角度的理性解读,这样的内容样态有利于多元观点的碰撞。
内容主角为该帖子内容主要介绍谁的活动、展示谁的观点,体现该条微博关注哪个群体、哪方利益。微博类型与内容主角的卡方检验证实官方微博和民间微博在内容主角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X2=23.860,p=0.000)。具体来说,大陆官方微博更关注美国政府的信息(63.1%),而民间微博对美国政府(35.1%)、社会精英(31.5%)以及普通民众(29.7%)的关注度都差不多。这说明,中国官方把美国大选作为国家政府级别的事件,从政治博弈的高度审视这一议题,但民间舆论更多以社会个体为主体,意见领袖及普通民众的意见态度对中国公民有较大影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对于时政议题,官方和民间所看视角是不同的,基于个人化、生活化的政治视角决定民间舆论场较难形成国家大局观。
(二)假设二:微博中境外官方、媒体提供的涉选内容与官方、民间舆论场的内容存在显著差异
在微博实名认证的外国机构数量很少,因此在样本微博当中境外官方微博仅12条。和大陆官方微博一样,境外官方微博代表他国意识形态,其对新闻进行驯化的标准皆是站在本国利益上,其帖子内容在微博中具有异质性。通过对境外官方微博在内容呈现方面的频次分析,笔者发现:在内容性质方面,境外官方微博仅提供信息及进行讨论,并以提供客观信息为主(10条);在帖子议题方面,只有文娛类议题未涉及,选举进程(5条)和知识普及(3条)为主要议题;在内容情感方面,不动声色居多(9条);在内容主角方面,多以美国政府为主角(7条),其他类型的主角均出现1-2次;在内容倾向方面,1条正面,8条中立,3条负面。由以上数据可知,境外官方微博提供的美国大选内容和大陆官方和民间大众并无显著差异,也未提供较激烈的不同观点、倾向,多为客观陈述事实。因此,微博里的境外官方微博扮演的是新闻资讯的提供者,而非舆论的引导者。
(三)假设三:微博中涉选内容的呈现与讨论可以营造一个理性、严肃而多元的网络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强调会谈和商谈中理性的批判型讨论,且参与的公民能不受限制地自由发表观点,也就是说,不动声色地提供多元信息、严肃理性的自由讨论是形成公共领域的前提。根据该定义和研究问题的需要,笔者用七个变量来计算美国大选微博内容呈现的总体得分:议题的严肃程度由内容议题、是否有长文组成,议题的理性程度由内容性质、内容情感、主题关联度组成,议题的多元程度由内容倾向、多媒体内容组成。每个变量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再度赋值,然后将每个变量的分值相加得到总体得分。具体赋值规则为,越严肃、越理性、越独特多元得分越高,每个变量上下限一致、变量内部选项等距排列。由此,可得出该总得分的阈值,变量最大值为3,总计21分,最小值为1,总计7分。随后我们可以确定该总体得分的范围,即低(7-10.5分)、中(10.5-14分)、高(14-17.5分)、极佳(17.5-21分)。
由表1的数据可知,美国大选微博议题的总体得分较高(14.1496)。其中,境外官方微博均值最高、标准差最小,最符合公共领域的定义,境内官方微博与其差距不大,说明中国大陆的官方机构和媒体提供的内容总体上具有深度、理性和多元的特点,且对议题的报道和讨论是聚合型的,牢牢把控核心议题使得其舆论引导能力非常强势。不过,民间微博的均值偏低,标准差明显偏大,且包揽了所有得分低的内容,说明民间舆论场在政治参与方面仍然不够理性,议题呈现分散,较难形成统一的认知。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微博这个场域中,官方舆论场在舆论引导、提供多角度解读、进行理性深刻的批判性讨论上占据优势,而民间舆论场议题呈现较离散、感性成分偏多。从整体上看,美国大选这一政治议题的呈现情况证明微博场域作为一个网络的公共领域具有有效性,但并非最佳状态,说明在构建互联网舆论引导和政治参与的有机结合上微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endprint
四、研究结论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生产的模式已无法满足受众对认识世界的需求,多媒体、互动性、超链接性的网络特质促成多元化、强沟通的信息图景的形成。本研究发现,在微博这个场域中,官方和民间提供与呈现信息的内容有很大差异。官方舆论场不管是在权威信息的提供、核心议题的把控还是导向能力方面都占有优势;民间舆论场提供多元的公民视角的信息,把国家政治层面的新闻与公民日常生活进行了适应性的嫁接,使得传统政治向生活政治转变,虽然暂时还未能较好地形成理性批判讨论的公共领域,但以生活化的角度切入政治,也可为公众展开公共议题讨论提供驱动力。可以说,两个舆论场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官方舆论场提供了大选议题的国家和政府视角的信息或观点,民间舆论场也会产生基于公民视角的解读;反过来民间舆论场关注的内容,如社会精英的个人体验、恶搞大选进程的视频或者对义乌生产大选旗帜的小老板的采访,也会被官方转载或者进行驯化报道。由此,两个舆论场不断相互影响、互动,在核心议题和基调都由官方型塑的同时,整个微博内容呈现出多元观点碰撞的活跃局面。
可以说,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提供了意见自由流通的信息竞技平台,丰富多样的多媒体内容不断吸引公众参与公共议题讨论。相对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为生活政治提供了发芽和传布的土壤,关系国计民生、国际形势的政治议题以在地化、个体化的驯化操作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视野,从而有利于公民意识与政治意识在普通人心中形成。
参考文献:
[1] Reese,S.D,Rutigliano,L.Hyun,K.and Jeong,J(2007).Mapping the blog osphere:professional and citizen—based media in the global news arena.Journalism,8(3):235-26 1.
[2] (美)彼得·達尔格伦.媒介、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A].大众媒介与社会[C].华夏出版社,2006:301.
[3] 谢耘耕,荣婷.微博传播的关键节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0起重大舆情事件微博热帖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 (3):5-15.
[4] 孙玮.日常生活的政治——中国大陆通俗报纸的政治作为[J].新闻大学,2004(04):15-19.
[5] 根据新浪微博的官方描述,“热门”是按综合素质来,比如转发数、评论数、发布时间、内容质量等,热门搜索结果只限于最近发布的原创微博.
[6] 在主题关联度上,笔者参考赵民、陆晔(2017)对该变量的界定标准,以内容直接针对本次大选进程、候选人情况、政策主张等为强关联,以与大选相关的社会、经济、民众情况等为中度关联,以有关美国大选但并非核心议题为弱关联.
[7] 赵民,陆晔.中国媒体中的美国大选——对《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涉选”内容的观察[J].新闻记者,2017(1):28-35.
[责任编辑:思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