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幻文学200年

2017-09-09柏琳

齐鲁周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阿西莫夫雪莱凡尔纳

柏琳

当人工智能的热议喧嚣尘上,“科幻”这个与文学相关的词,正逐渐成为解读时代的关键词。

科幻小说的发展历史不过200年。面对时代,科幻文学一次次扮演“预言帝”的角色。但我们真的可以预测人类历史走向吗?1932年,两次世界大战的夹缝期,爱因斯坦曾写信给弗洛伊德,问他:终结战争是否可能?弗洛伊德回答:据我所知,不可能,因为人类的欲望无穷尽。

其实,科幻文学的根基是科学,内核却是人性。如果科幻小说发展到当下,让人产生了“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的恐慌,那么让我们回想一下200年前的日内瓦郊区某湖畔,玛丽·雪莱在创作那个科幻怪物时的焦虑——面对科技狂飙突进的现代社会,人类疯狂的“进步”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草创与萌芽

科学怪人、环游地球、“时间旅行”

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小说”的简称,在英语文学界称为“Science Fiction”,是一种以科学事实和科学假设为基础的幻想文学作品。从字面上看,这一词语可以直译为“科学小说”,并无“幻想”之意,而我国所谓的“科学幻想小说”来自俄语的转译,此后便约定俗成。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拓展自我视野、渴望认识未来的强烈驱动,由此催生各民族幻想文学的发展,但早期幻想文学多是对神怪等超自然力量的想象,缺乏“科学”这一科幻小说最重要的基石,直至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起来,科幻小说才得以发展。

1765年,瓦特发明第一架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史蒂文森制造出火车……这些工业文明的成果,无不强烈冲击着人类的心理:科学究竟会把人类带往何处去?在科技推动下,科幻小说作为一种表现人类对未知领域探索的文学形式开始出现。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近代科幻小说19世纪初发端于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西方科幻界公认的第一部近代科幻小说是1818年问世的《弗兰肯斯坦》,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之手。

这个被称为活跳尸的故事多次被改编成戏剧、电影,拥有众多读者和观众。小说描写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与自己制造的怪物之间的恩怨仇杀。怪物因为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爱,最终走上了弑主的毁灭道路,他不顾一切地向人类复仇,最终漂流到北极冰原……

这部感伤的作品,第一次将科学视为作家与文学关注的主题,开创了“人造人”这一科幻题材。“在雪莱夫人的笔下,科学家成了造物主。”以现代眼光看待《弗兰肯斯坦》,可知这部小说无不渗透着作者对科学与人类这一严肃主题的关注,玛丽·雪莱也因此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自《弗兰肯斯坦》之后,科幻正式进入文学舞台。在科幻小说漫长的草创期里,继玛丽·雪莱之后,法国和英国分别诞生了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两位科幻先驱。

凭借《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等“不平凡的旅行”系列小说,凡尔纳通过环游世界和海底旅行为人类绘制了未来的美妙场景,他是科幻小说中所谓的“乐天派”主题的典型代表,他的小说人物脸谱化,小说场景成了科技成果大展览。

后来的许多科学家都坦言自己是受到凡尔纳的启迪才走上了科学之路: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在他的自传中的第一句话是“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海军少将伯德在飞越北极后说凡尔纳是他的领路人;气球及深海探险家皮卡德、无线电的发明者马克尼都一致认为凡尔纳是启发他们发明的人……

与凡尔纳浪漫主义的天性相反,英國人H.G.威尔斯的每一部科幻小说都让人觉得悲观。他是个历史学家,科幻小说只是他创作的一部分,无论是《时间机器》中“时间旅行者”看见自相残杀的人类未来,《隐身人》中被保守社会逼疯的主人公,或是《摩洛博士岛》中充斥半人半兽怪物的恐怖小岛,威尔斯都将科学想象与社会批判相结合,揭示人类在科技奇迹下的矛盾心态。乐观的凡尔纳与悲观的威尔斯,此后也被各自的拥趸封为“科幻小说之父”。

此外,侦探小说家也参与到科幻创作中。美国作家爱伦·坡是优秀的科幻作家,他曾在如《被用光的人》等一些怪异的科幻小说中,将悬念和逻辑推理带入;英国侦探小说大师柯南·道尔曾写过《失去的世界》《有毒的地带》等科幻小说,而捷克作家卡莱尔·恰佩克在1912年写成的R.U.R(又译《罗素姆万能机器人》),更是创造了Robet(机器人)这个科幻小说的专用术语。

英国科幻作家H.G.威尔斯的短篇小说集,以科幻、奇幻、诙谐的笔法,讲述了十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想象人类科技进步之后的场景。

然而,从1818年至20世纪20年代这长达百年的时间里,科幻小说始终都处于“萌芽和草创”阶段,作品没有固定格式,雪莱夫人写哥特小说,凡尔纳写“漫游”,威尔斯以科学为社会批判的药引,而爱伦·坡干脆是为了探案,作家们没有给这些特殊题材的作品以宣言和定义,但他们依然给后世科幻小说造成了可观影响。

黄金时代

太空漫游、银河帝国、机器人

一战后,科幻小说创作重心转向美国,在美国实现了通俗化。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市场上流行一种“10美分丛书”,其中充斥半人半妖、英雄救美的廉价科幻故事,科幻文学混迹于低级冒险作品中,已经把玛丽·雪莱开创的科幻反思传统丢失殆尽,败坏了科幻小说的声誉。

此时有两个美国人站了出来。他们是美国的雨果·根斯巴克和约翰·坎贝尔。

1926年,美国出版商雨果·根斯巴克预见了科幻小说的远景,把一本纯科技杂志《科学与发明》改造成了世界第一本科幻小说杂志《惊奇故事》。雨果的口号是“科幻小说就是要把科学变成神话”,他的努力对科幻“黄金时代”的到来至关重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雨果奖”也成为了世界科幻的顶级大奖。

十年后,以科幻作家和编辑的双重身份投身科幻界的约翰·W·坎贝尔创办《惊人的科幻》杂志,他注重科幻小说的文学性,培养了一大批科幻小说家,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就深受其影响,世界科幻大会设有专门奖励科幻新人的约翰·W·坎贝尔奖。endprint

自此,科幻小说进入了20世纪30-60年代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里,优秀的科幻作家层出不穷,很难穷尽其杰作。以二战为分界点,前一阶段“太空剧”独领风骚,爱德华·爱尔玛·史密斯和约翰·W·坎贝尔是代表作家。史密斯的“云雀”系列和“摄影师”系列让人类第一次跃出了太阳系,而坎贝尔的“军团”系列和“类人者”系列则具有魔幻的阅读效果。

二战后,科幻黄金时代达到鼎盛,最著名的是被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头”的艾萨克·阿西莫夫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以及来自英国的阿瑟·克拉克。

美籍俄国人阿西莫夫是高产天才型作家,一生著述500多本,《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等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小行星5020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充满人文关怀,《基地》系列讲述人类“未来的历史”:在遥远的将来,出现了一个“银河帝国”。这个系列和《机器人》《帝国》等系列互相贯穿,时间跨度超两万年,小说通过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探讨人性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的互动,描写的是宇宙,暗示的却是地球,深刻反映了工业社会中人类对科学既崇拜又害怕的心理,促使读者思考人类与科技的关系。科幻界普遍认为,《基地》系列是黄金时代成熟科幻小说的典范,同时,它还激起了70年代科幻影片的浪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

阿西莫夫还被人打趣为“机器人之父”,因为他“创造”了“机器人学”——早先关于机器人的小说多以“人类创造机器人,又为机器人所毁”为主题,在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中,第一次为机器人提出了“行为法则”,即“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或因不运动而使人类受到伤害”为核心的“机器人学”。

英国人阿瑟·克拉克是阿西莫夫的好友兼竞争对手,他们经常互相打趣。有一次,一家报纸报道说:刚刚发生的飞机坠毁事故大约有一半乘客得以幸存,其中有一名幸存者在出了故障的飞机试图着陆的危险时刻,仍在不动声色地阅读克拉克的科幻小说。

阿瑟·克拉克是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奠基人,最知名的科幻小说是《2001太空漫游》,以宏大的气势展现人类的过去以及可能的未来,其同名电影由大导演库布里克1968年执导,色彩缤纷的太空效果使其成为科幻电影的经典。

此外,罗伯特·海因莱因的《星船伞兵》《异乡异客》等“未来历史丛书”系列,克利福德·西马克的《驿站》和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纪事》等也至今为科幻迷津津乐道。

然而,黄金时代对科幻小说的认识和创作形式标准化的塑造,终究还是带来了桎梏。20世纪60年代冷战格局下,西方经历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剧烈起伏,尤其是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给人们以极大的震动,读者觉出现有的科幻小说与生活有巨大差距,加之科幻文学迟迟得不到主流文学界的认可,创作界十分低迷,一场变革风暴亟待酝酿。

从“新浪潮”到“赛博朋克”

深层人性、电脑网络、反文化

1965年,米切尔·莫考克出任英国《新世界》主编,推出一批与传统科幻小说对立的作品,不再使用激光枪或星球大战来刺激读者,而是描写“人类的不幸、隔绝、失望、忍受和友爱”。这批作品被称为“新浪潮”(New Wave,本为电影界术语),代表作家有英国的J.G.巴拉德和B.W.奥尔迪斯。

巴拉德的“毁灭世界三部曲”在科幻界一度轰动,也为主流文学界所惊艳。小说主人公或站在退化的城市里,反思生命的意义;或逃离干旱的地球,在寻求生存的海岸四周互相攻击,画地为牢。巴拉德的科幻作品注重展现深层次人性,很有主流文学的风味。而奥尔蒂斯的科幻短篇独具一格,《月光掠影》是其登峰造极之作,主人公被月光恍惚了双眼,发现荒芜山间走来一支黑糊糊的队伍,从人赶着牛羊,到出現大篷车和汽车,再到穿着越来越奇异的人类,队伍中机器越来越多,人类越来越渺小,整个队伍是人类进化史的缩影。

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新浪潮”运动呈现颓势,其过分忽视科技内涵的做法,让科幻文学本身有了存在危机,于是一种本体的回归变革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即“赛博朋克”(Cyber-punk)运动。Cyber是“控制论”一词的前缀,punk意思是“反文化人士”,“赛博朋克”意指超越传统的新时代电脑工程师。

20世纪80年代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一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科幻小说,这些作品在信息化背景下,无不显现出对社会文化价值的戏谑或反思。“赛博朋克”运动的代表是美国人威廉·吉布森和布鲁斯·斯特灵。前者于1984年问世的《神经漫游者》囊括了当年所有科幻小说大奖,被认为直接催生了电影《黑客帝国》的诞生。而斯特灵的长篇《心内海》,也是讲述人类将大脑与世界网络联通后在虚拟空间漫游的科幻佳作。

“赛博朋克”运动其实是一种亚文化现象,表达的是一种“新新人类”的世界观,创作者拒绝被归入任何流派,这一科幻界的运动至今仍在发展中。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西方科幻小说的前景也愈加光怪陆离。联想如今国人热议的“人工智能”话题,下一个科幻小说的浪潮,不知要在哪里开始?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西莫夫雪莱凡尔纳
永不停歇的工作者
诗意的理性:论阿西莫夫机器人小说中的人机伦理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名言名句
海底两万里
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