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2017-09-09谢志钦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7年8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试题试卷

谢志钦

一、试卷基本情况

(一)命题依据及指导思想

初中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試是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依据之一。

初中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全面贯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该考试命题的目的在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调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我省教育的长远发展;加强与高中新课程的衔接。

2017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考试大纲进行命题,而不是某一版本教科书。试题内容既突出重点,又注重覆盖面。这一点从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考点分布可以看出:七年级内容占比约为6.2%(5分),具体分布为:单选1题、2题共4分;13题读图1分。八年级为46.3%(37分),具体分布为:单选4—10题、12题共16分;13题读图1分;14题师生交往8分;15题情景探究12分。九年级为47.5%(38分),具体分布为:单选3题、11题共4分;13题选图片分析6分;16题、17题探究各14分。

(二)试卷总体情况

1.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卷从中考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双基”,以引导学生注意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试卷确定主干知识的依据除根据学科的知识体系外,还考虑到社会现实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注意到与高中思想政治内容的衔接。由于考查基础知识是试卷的永恒主题,也是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所以试卷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除了选择题外,第13题第(1)问中的家庭美德;第15题情境一中第(1)问中化解矛盾的方式;第16题第(1)问发展理念、基本国策,第(3)问中华文化的特点;第17题第(1)问民族精神的内涵;等等。

2.试卷注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作用。中考既是对初中毕业生所学知识的终结性考查,也是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命题者积极挖掘试题的育人功能,努力做到育人无痕。2017年的试题较好地反映了迎接十九大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时代背景,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共创家庭美德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自然渗透在知识和能力考查之中。试卷立意坚持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符合课程改革和中考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彰显学科特色和发挥育人功能。

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试题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材料,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如第13题以社区居委会发布红黑榜为背景展开问题的讨论;第14题第(1)问以学校篮球比赛为背景,第(2)问以师生交流的经历为素材;第15题的每一个问题无不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第16题以学生熟悉的研学活动为线索关注家乡建设。这些试题符合学生的阅历,拉近了学生与问题情境的距离,减少了审题障碍,也体现了新课标“融生活于课堂”的新理念。纵观整张试卷,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如:第6、7、11题涉及“男女交往”、“交往礼仪”、“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第13题让学生置身生活考查“孝亲敬长”、“一般违法行为”等;第14题让学生回顾三年校园生活,感悟合作的重要性,正确看待师生关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第15题让学生置身生活中最熟悉的情境,考查“换位思考”、“自我保护”、“明辨是非”等;第16、17题以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制作宣传专栏为主线,考查相关内容。这些试题用真实丰富、具有教育意义且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关的生活话题作为命题素材,融知识传播、能力渗透、价值引领、道德倡导于一体,使考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思考、分析、判断,明辨是非,在困惑和迷茫中得到价值引领。

4.注重主干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奠定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素养。考查学生对学科主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科中考命题的要求之一。试题涉及的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人生选择、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法律的作用、调控情绪、自我保护、文明交往、诚实守信、公民的财产权、权利和义务、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的作用、孝敬父母、一般违法行为、责任、合作的重要性、学习生活习惯、师生关系、明辨是非、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富裕、公平正义、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等均是学科主干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考查,渗透了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有助于把课程思想精髓内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

5.立足安徽省情,感受家乡巨变,增强责任担当

对于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而言,选取与地区有关的材料,既能增加试卷的亲和力与亲切感,又能使考生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2017年安徽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特别注重培养考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家国情怀。如第2题“心动安徽·最美人物”凤台县教师李元芳的事迹传递着为人师表的至诚大爱;第16题以“研学旅行感知家乡新变化”为主题,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脱贫致富、安徽茶文化三个方面介绍安徽革命老区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感受家乡新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评价的能力。

6.注重能力考查,凸显综合性

坚持能力立意是中考一贯坚持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中考命题必须坚持的原则。今年的思想品德试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进一步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如第17题,从相册说明中理解民族精神、对时政君观点的辨析、续写点评、从承担国家责任角度谈做法等设问,多角度地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判断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今年的试卷强调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在保持平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凸显学科素养。另外,试卷还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内容。endprint

二、2017年试卷知识内容概览

三、试题具体分析

2017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单项选择题命制科学规范,素材丰富,语言精确凝练。今年单项选择题最大的变化就是删除了对纯时政的考查,改为以时政和社会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并将占总分值10%的时政考查均分到“成长中的我”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板块中,如第2题、第8题、第10题、第12题。试卷中热点材料类试题题量增多的同时,生活情境类试题题量有所减少,这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项选择题充分体现了联系时政热点考查基本知识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关注热点时事、关注国家大事的好习惯,让学生真正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身边的事。如:“心动安徽·最美人物”凤台县李元芳的事迹、网络诈骗、《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印发、《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缩小办学差距的措施等。

非选择题立足国情省情,关注热点话题,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既彰显人文关怀,又紧扣教材;既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第13题:通过图片考查考生对家庭美德、违法行为的感知,以及对小区居委会发布红黑榜意义的认识。第(1)问A,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够回答孝敬父母、孝老爱亲等相关内容。该问突出考查了新增考点“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第(1)问B,私家车占据消防通道属于侵占公共资源行为,在违法类别上属于行政违法(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上看属于一般违法)。此题大部分考生不明所以,不知道如何作答。归根结底,是因为不清楚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的区别。第(2)问,对于红黑榜的意义,大部分同学都能从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作答。

第14题:以“心香一缕”为背景图片,以学校篮球决赛中同学们行云流水般的配合、顽强的拼搏终究获得冠军为素材,考查考生对“合作的积极作用”的理解;以小米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正确的做法。第(1)小问考生需从合作的积极作用作答,属于理解层次的要求;第(2)小问侧重于实践,属于运用层次的要求。但此题第(2)小问学生失分较多,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部分考生只从如何与老师交往的角度回答,而没有从质疑的角度回答。

第15题:本题通过创设涛涛同学在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能使学生在道德践行中促进思想品德的逐步形成与发展,是集思想性、教育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类试题。此题涉及知识点多,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分析、概括能力。本题设问紧扣学生实际,既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教育了学生,达到了知行合一的目的。本题的得分率较高,体现了试卷难易适中,能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回答不出关键的思想品德术语。情境一:第(1)问,部分考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有看到涛涛“想到班长工作的不易和任务的需要……”以致于答错了化解矛盾的方法;第(2)问,有部分考生不知道从与人为善、增进友谊的角度作答。情境二:第(1)问,涛涛在遇到校园欺凌时候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报警或者向老师反映,由于该问出自于学生生活情境,该小问几乎没有错的;第(2)问,有不少考生不知道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见义智为等角度作答。情境三:第(1)问,考查考生对不良行为的认识,写出婉言谢绝或劝止均可;第(2)问,属于运用层次的要求,可以答夜不归宿是不良行为,不应让父母担心、应明辨是非善恶等。

第16题:本题以开展“关注老区,建设家乡”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中悦悦的见闻等为背景材料,从“发展理念、基本国策”、“分享脱贫致富经验”、“中华文化特点”、“合理化建议”等4个角度设题,题目容量大、跨度长,考查的知识点多,答案开放、多元。该题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亲社会的行为。第(1)问要求考生写出当地政府坚持的发展理念和基本国策。该问属于了解层次的要求,大部分考生都能做对。第(2)问要求考生根据悦悦的微信总结该村脱贫致富的经验。这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有效提取“科研人员技术指导”、“兴办村办企业”、“奋斗30年”等信息并再加工为“重视科技、发展集体经济、艰苦奋斗”。这属于理解层次的要求。第(3)问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即可作答,属于了解层次的要求。第(4)问要求考生给当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属于运用层次的要求。此问只要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弘扬茶文化、创新茶产业”,从政府、企业、个人等角度作答即可。但此问得分率普遍不高,说明考生归纳总结能力有待加强。另外,解答本问的关键还在于要结合前面3题的背景。

第17题:本题以社会热点为背景,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培养参与意识、创新思维。其中,第(1)问要求考生从中国相册中提取力量之源,并写出力量之源的内涵。第(2)問秉承了前两年命题的特点,又一次出现了辨析题,考查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个知识点。第(3)问要求考生续写点评,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感受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及对这一认识的践行。第(4)问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点多,考生可以从爱国情操、捍卫主权、为国分忧、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等角度作答。

四、2017年安徽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存在的瑕疵

1.第15题的情境设置和设问有待商榷。该题情境中涛涛和昊昊被安排去进行问卷调查,涛涛和组长发生争吵,但后来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了组长,接受了任务;当他们出校门的时候,昊昊同学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凌,挨打还被敲诈;但是做完调查问卷后,昊昊同学却向涛涛提议去玩通宵。笔者认为该题第三个情境应该是昊昊同学在调查问卷结束后回家向父母诉说今天发生的事情,让父母抚平他的创伤。这是因为家庭是我们栖息的港湾,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和发展的大本营,在外面受到了委屈应该回去和父母诉说。但情境三却出现被欺凌的昊昊提议去外面玩通宵的情境设置,让人觉得与实际生活出入较大。被欺凌后不沮丧、不难受、不痛苦还去通过玩通宵来排解情绪?这个设问不太符合常理和生活逻辑。

2.个别题目设问指向不太明确,容易让考生产生歧义。如第17题第(3)问,要求考生“围绕点评1中的观点,将该点评续写完整”。这道题的本意是要求考生写出实现上句目标的理由,让考生说出对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等的认识,是没有太大难度的。但由于要求是“将该点评续写完整”,所以导致有部分考生直接写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幸福美好”等答案。从逻辑上来看,这样的回答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既然要求续写,那么只要把句子补充完整通顺即可,但命题者的本意显然不是如此。

3.参考答案面窄。如第16题第(2)问,给出的参考答案是“重视科技;发展集体经济;艰苦奋斗等”。但如果考生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等”同样也是可以给分的。再如第16题第(4)问“提建议”,参考答案为“政府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个人要大力宣传,传承文化等”。而实际上,本题的答案非常宽泛,比如“坚持科教兴农,发展绿色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发挥网络优势,为家乡发展代言等”,均是可行的。此外,第17题第(4)问也是如此。

··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试题试卷
选择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