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时代脉搏突出价值引领注重能力考查

2017-09-09邱世才邱金海�オ�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7年8期
关键词:总则民法思想品德

邱世才+邱金海�オ�

2017年江西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在命题上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17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依据,紧密结合本省实际,坚持“德育为魂、发展为本、能力为重、生活为基、智慧为上、特色为求”的命题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将“心理与品德”、“法律与秩序”、“国情与责任”、“时事与政治”等内容有机整合。往年江西省思想品德试卷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板块呈现,但2017年试卷在保留题目数量仍是19小题的前提下,有了新变化:一是增加了多项选择题,二是将综合题调整为简要回答题、分析评论题和探究实践题。其中分析评论题是一道新题型,其形式是给出3段时政材料,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教材知识进行评论。评论分为两部分:拟题目和写评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卷的难度。现回顾2017年江西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以为下一年参加中考的学子们加油助力。

一、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

2017年江西思想品德试卷以江西及国内外一年来(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重大热点事件为选材依据,坚持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试题在选材上紧密联系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传递时代气息,并将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试卷具有清新感和时代感。单项选择题中的第1、2题和多项选择题的第9题考查时政知识,引导考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慣。第4题以“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的事迹为素材,让学生在做题的同时,感受她敬业奉献的品格、老师的大爱,以此引导学生要尊敬老师、感恩老师。第8题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为背景,考查河长制实施的意义在于我国保护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第11题以我国首款民用大飞机C919成功实现首飞为背景,在考查自主创新的重要性的前提下,也强调了合作与集体主义的重要性。第12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实施为背景,说明网络安全法划出了网络世界里不可触碰的“红线”,网络安全法不是“紧箍咒”,而是“护身符”。我们只要遵守规则,把守秩序内化为习惯,不踩法律“红线”才能享受到法律所保护的自由空间。第18题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制定、内容等为背景材料设置的分析评论题,“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宪法的精神和原则在民法总则中予以体现和落实,开启了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的新时代,彰显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第19题以前不久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为素材,通过问题的设置,启示我们今后要创作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该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发展,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二、重视价值引领,突出育人功能

综观全卷,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德育的引领功能,将关注点投向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中。如第3题以2017年3月16日南昌市区发生3车相撞事故后,路过的市民许诺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他人的感人事迹为素材,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友善相联系,引导学生要珍爱生命,当他人生命遇到困境时,要尽力伸出援助之手。第4题以“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教师支月英的事迹为素材,引导考生在分析、解答试题的过程中感悟大爱,感受支老师勇担责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格。考生解答这一问题的过程就是一次接受教育的过程。第10题以江西省萍乡的残疾人胡生发直面挫折、自立自强的事迹为素材,让学生在读题中感知他勇对挫折、不怕困难、自立自强、意志坚强、乐于助人的精神,在做题中得到精神的洗礼,获得道德的升华,乃至增强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第16题选取习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为背景材料来设计问题,通过谈家教、议家风,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以唤起道德良知,感悟正能量。该题在考查讲文明、懂礼仪、传承美德、共建良好家庭氛围等知识中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的社会价值及其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导向作用,突出了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

三、培养思维品质,坚持能力立意

试题充分发挥情境材料的作用,突出能力立意的思想,引导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试卷中情景材料出现的形式多样,有领导人讲话的摘录、家训的展示、图表、漫画等,给人生动清新的感觉。在问题的设计上,大部分试题围绕素材设置指向明确的开放性问题,问题设计巧妙、新颖、灵活,可谓独具匠心。如第17题的设问,就体现了创新命题的特点,着重考查考生提炼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对于该题,考生只要紧扣“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变化图表”这一标题,从“1978年”这一时间标志,得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从图示的变化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等信息点得出: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从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等信息得出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一些观点:如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另外,交叉综合考查多个基础知识点是2017年江西思想品德中考试题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如第14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等三个知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四、注重学生发展,贴近学生生活

2017年江西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内容与选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源,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切入,让学生在阅读试卷时,如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如选择题第6题以校园欺凌为话题设置问题,使学生懂得遏制校园欺凌,被欺凌者应该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到机智应对,依法维权。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普法教育。第12题引用网络安全法,引导青少年要正确使用网络,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认识到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有法可依,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第19题的第二小题,通过例举隐藏在中小学校园里的“腐败的萌芽”,设计了“‘腐败的萌芽现象发生在你身边,你会提出哪些忠告”的问题,让学生透析身边出现的不良行为或违纪行为,提出正确的建议。但从阅卷反馈来看,学生的应答情况不尽如人意。不少考生对“腐败的萌芽”理解不到位,如果注意审题与迁移,把“腐败的萌芽”转化为“不良行为或违纪行为出现”,或许就会用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加强思想品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自觉纠正不良行为,要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等知识作答了。endprint

再如分析评论题第18题,该题是今年江西中考出现的新题型。从评卷反馈来看,该题考生失分较多。现摘录如下:

材料一: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草案先后3次网络公开征求意见,15000多位社会公众提出了69000多条意见;今年两会召开期间,700多位人大代表对草案提出了近2000条意见建议……实现了民智、民意、民声与立法的交响。

材料二: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民法的保护。民法总则的施行,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开启了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的新时代,彰显了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材料三:道德价值的坚守离不开法律的支撑。民法总则将得到老百姓广泛认同、较为成熟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如对见义勇为的鼓励,对英雄烈士权利的保护……增强了民法的道德底蕴,体现了民有所呼、法有所应。

【作答要求】

(1)拟题:自拟一个能概括材料内容、体现学科特点的题目。

(2)评论: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对以上三则材料逐一进行分析评论。

(3)表述:语言流畅,层次清楚,字数在200字左右。

拟题上,从阅卷反馈的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出现断章取义,只从一两则材料中提取中心意思进行拟题;或所拟题太大、太空、太泛,如所拟题目不能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题目模棱两可且不运用学科语言,字数太长或有明显的错别字。题目要求所拟的题目能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且体现学科特点,因此,我们可从民法总则的立法理念、价值追求等方面综合拟题,如:《民法总则暖民心》《民法总则彰显当代法治精神》《以民為本,立法为民》等。

评论部分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逐一进行分析评论,因此引用的材料与观点应当一致、恰当。材料一,从题目中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就可引出很多观点,如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立法权等;从“先后3次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对草案提出了近2000条意见建议”,得出: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等。材料二,从“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民法的保护”,得出: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等。材料三,由材料中“道德价值的坚守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得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知识点。

从评卷的情况看,主要呈现两大现象:

现象一:格式不正确。(1)没有材料只有观点。在对材料进行评论时要求结合具体材料进行评论,但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去写。一种是根本不联系材料评论,一口气罗列出七八个观点;另一种是观点正确,表述准确,书写很好,但只有观点没有材料。(2)对材料的评论有遗漏,只对其中部分材料进行评论。如有的学生整篇评论用一个材料写出多个观点,有的用不同的材料只答出同一个观点等。

现象二:表述不准确。有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不强,表述不明、说理不清、语言繁琐且不得要领;有的直接从书本中摘抄一段话而不做任何分析;还有的在表述中使用口头语较多、缺少学科术语。

五、突出地方特点,关注家乡发展

突出地方特色和突出区域性是各地中考题的一大特点,它是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具体表现。综观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卷,有不少试题结合当地实际,反映地方重大时事,突出了区域性特点,以让考生关心家乡建设。此类题目所选择的材料是本地区、本省的人和事,给考生以真实感、亲切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西省历年思想品德中考试卷,也都非常重视以本省区域材料为背景设题。2017年江西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现实性。在选材上,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借用本土或本区域的先进典型、有丰富内涵的素材,积极创设能触动学生灵魂深处的情境,力求让材料说话,让案例启迪智慧。如“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扎根深山36年、普通市民许诺的见义勇为、江西萍乡残疾人胡生发的身残志坚的故事。另外,第7题以江西省印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一时政点为素材,多角度取材,鲜明地体现出了试题的地域性。该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宣传和维护了家乡的良好形象,引导学生爱家乡,树立为家乡奉献自己聪明才智的理想,关注家乡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总则民法思想品德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民法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关于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你身边
关于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的关系研究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谈设立民法总则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