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师生共同成长的机制、环境和条件研究

2017-09-08吕伟艳王艳双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共同体校园文化师生

吕伟艳+王艳双

摘 要:随着互联网产品日新月异发展,从PC网页到手机移动客户端,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了。根据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达到7.31亿,网络普及率达53.2%,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到95.1%。在这种形式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也面临者各项改革与创新。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师生共同成长机制,注入了新的科技因素,也为高校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手段和工具,因此,结合新时代的学生特点,北京吉利学院创新课堂,改变师生交流方式,利用互联网加强学生管理,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关键词:互联网 师生 共同体 校园文化

高校的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在互联网的发展形势下,这一过程赋予了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新的内容。,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平等互动、便利合作、有效创新与进步。同时“师生共同成长”是在师生彼此尊重、理解、坦诚、关爱、接纳、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就思想、心理、行为、生活、学业、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制定目标计划,探讨解决办法,不断实践反思,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入新的时代,师生共同成长有了新的手段,也在科技的推动下有了新的进步。[1]

在2016年3月-2017年4月,笔者对北京吉利学院师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走访工作,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学院在师生成长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通过调查,创新师生共同成长机制。此次调研笔者得到的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在关于学校文化的调查中,学生的主要意见集中在: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缺乏内涵,层次不够丰富,学生缺乏凝聚力等问题。

第二,就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言,超过70%的同学目前我校大学生学习状况一般 ,并且不爱学习,对课堂授课方式满意程度一般。

第三,参与此次调查的教师中认为:

社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金钱和自私自利;

家庭因素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集中在: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家庭不和谐,影响孩子成长。

第四,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形成严格良好的校风校纪;考试不严格;教学安排不合理、不科学是影响学生成长的最主要因素。[2]

第五,参与此次调研的学生:超过80%认为重要,并认为个性化发展应从:学生教育背景的差异和对未来的期望方向发展。

第六,在参与调查的学生和老师中,就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而言:学生和老师沟通的意愿强烈,并且愿意以朋友的身份進行沟通,最愿意交流的对象是任课教师。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传统的师生交流方式和手段过于滞后,不能适应90后甚至00后学生的身心发展。受互联网的影响,信息传递速度十分迅速,因此不论是课堂授课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适应90后和00后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特性。

基于以上的调查和研究,笔者从实际出发并结合自身工作需要,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在师生共同成长的机制研究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付诸于实践教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师生共同成长体制特色如下

1.利于社交媒体平台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基本组织形式

建立社交媒体平台微信群,一般由6至9名学生和1至2名教师组成,或以行政班为基础组建,或以教学班为基础组建,或以社团为基础组建。学生现在的主要交流方式微信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沟通方面也适合新时代的学生特点。微信平台“师生沟通群组”的组建,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排。“师生沟通群组”每个成员都是基于平等和自由的基础,并且交流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有效提高了交流的有效性和互动性。

2.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效能。

借助互联网创新“师生成长共同体”——“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三步是:网络资源分享—实时互动—课堂评价;五环节是:定标自学—合作探究—展示分享—精讲点拨—课堂评价。具体实施:一是建设高效互联网课堂体系。发挥网络优势,精心选择最新技术授课、信息内容等不同课型的理论来源。二是学生参照学科体系自主学习。三是规范课程学习和考核标准。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自学、讨论、探究;然后,小组成员代表进行展示;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讲点拨;接下来,通过达标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检测,并当堂对学生学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将课堂学习生成与企业需求渗透融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收获,教师的理论教学也得到了更好的实现。整个教学活动,师生一起探索、彼此尊重、相互启迪,共同完成对自我的发现和超越,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3]

3.借助互联网加强多地学生社团合作,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生之间合作和分享有了便利的条件,因此社团合作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丰富的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师生共同体为核心,融入学校社团文化的发展,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老师作为辅助人员帮助学生解决文化开展中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凝聚力,也能增加校园文化的内涵。[4]

建议与对策:民办大学构建师生共同成长机制、环境、条件研究结果在此次研究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学生和学校、教师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在。要解决学生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借助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主要措施如下:

1.借助新型互联网的沟通渠道,加强师生互动,最小程度的缩小教生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建立友好的朋友型关系,这也是构建师生共同体的核心。

2.加强学校管理,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考试管理,给学生提供相对严谨的学习氛围。这是构建师生成长机制必备的环境因素,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成长就缺乏了成长的土壤。

3.建立更好的师生共同体课堂模式,利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创新课堂。

在新的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教学模式应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信息即时化的资讯时代,教师与学生面临共同的媒体平台,对信息的占有机会是均等的、数量是相等的,这些信息构成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信息源。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差异,一方面给大学课堂教学的发生带来认知起点差异,另一方面使得大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也随之更为明确、具体、富有针对性。随着差异的分享和交流以及讨论的深入,师生之间在彼此尊重的,表达与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使得双方在原有差异的基础上思想层面更为亲近、行动层面更为趋同,教与学的共同体自然达成其更高级目的。因此构建师生共同体,可以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分享。

4.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构建师生共同体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和实习内涵,对于吉利学院的学生培养,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因此实习实训在学生成长中就成为更重要的手段。

总之,在新的技术发展背景下,以及学生的个性化的时代,构建师生共同体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管理理念,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中心 《第39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02期

[2] 许崇文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9月

[3]苏立云 《构建和谐课堂 师生共同成长》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1月

[4]陈礼《和谐视阈下的师生共同成长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 年5 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同体校园文化师生
爱的共同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