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农村金融发展路径分析
2017-09-08赵海城
赵海城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促使各行业发展都与互联网产生紧密的联系,农村金融发展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性,大力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品质,减少金融机构发展阻力,让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保持与时俱进性。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的发展,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有力辅助力量。但是在互联网高度發达的今天,在农村开展金融发展需要获得多方面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充分掌握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互联网+”时代的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农村金融机构在规模、能力范围、服务产品等各方面都比城镇金融机构水平要低一些。但是农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影响着“三农”问题的改善情况。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融资能力差,金融技术水平滞后,金融机构员工整体综合素养缺乏,从而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受阻。
(一)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优势
农村金融机构散步范围广,数量庞大,与农民产生紧密的生活联系。金融机构分布广泛可以有效地覆盖目前大部分农民实际需求,农民可以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就可以就近到附近的营业点办理金融业务。由于在地缘上的接近性,农民会自然地与居住地附近的金融机构产生亲密感,在农村基层建立起较高的品牌效应,深得农民群体信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金融机构开设网络银行,金融服务更为便捷,办理业务的流程更为顺畅,提升了农民对金融机构的满意度。其次,农村金融机构会针对农村实际情况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业务办理更为灵活多样,符合农民多样性需求。农村金融机构在规模上处于较小的状态,主要是单个机构服务的人群数量较少,小机构可以降低机构覆盖率的成本,同时提升机构工作的灵活性,有效地解决基层农村的“三农”问题,国家在此方面也提供了较大的支持力度。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税负要求相对较低,这样可以有效地促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基层,优化服务水平。在利率上有一定程度的浮动空间,有助于金融机构自由行的定价处理,不必受政府的绝对性控制。在贷款的发放审批与流程处理上也有自己的自主权,从而提供农民更多的便捷性,提升机构本身的市场竞争力,让经营服务更为灵活与人性化。其三,服务对象数量大,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农民群体在我国范围内占据了较大的人口比例,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人员实质上是占有较大比例范围的,数量众多,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劣势
当下农村金融发展有众多的优势特点,但是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在农村基层,其网络环境相对不发达,基础建设成本高,特别是农村居住分散,不如城市人口集中化居住带来的基础建设成本低的状况。单位面积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利用空间小,因此,在投入建设上缺乏足够的动力。在基层农村开展互联网金融由此也会受到局限,无法有效连接更大的网络空间,信息数据收集整理也相对较难。甚至有部分的农村金融机构更多的依赖传统支付与结算手段,对于网络化技术的运用较少。其次,客户受教育程度低,对于互联网知识与运用能力相对较弱。即便懂得操作也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或者上当受骗的情况。对于互联网业务的运用在心理上存在排斥与恐惧感,更多的信赖传统方式。其三,农村金融工具相对陈旧,缺乏创新性的改良。城镇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便捷的金融业务办理服务,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金融业务。在农村更多地处于传统模式状态,需要操作更多烦琐复杂的程序,从而来提供业务保障,这样会导致时间耗损严重,客户自身的体验感受较差。虽然会进行创新工具的提供,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比例较少,不被认可,仍旧停留在传统服务产品中。其四,由于农村地处偏远,对于高水平人才而言更多的愿意留在大城市发展,因此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人才缺乏,整体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对于金融分析能力与金融知识知晓度高的人才较为缺乏,同时也没有合宜的人才储备管理,无法有效地吸引专业人才,整个人才激励制度也缺乏实质有效性,年轻的优秀人才不愿意留在基层。
二、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一)推动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的网络化发展
“互联网+”的市场发展氛围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不断的结合互联网优势来优化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更为便捷、丰富的金融服务。要深入到基层实施后金融机构互联化经营的理念,开放思想,做好工作人员的意识转变与基层农民群体的观念教育,做好互联网思维的宣传,让基层农村对于互联网化发展有充分的认知。通过互联网化的经营方式来有效的挖掘农村金融市场,促使金融机构经营方式的改良与变革,促使创新发展。要充分意识到互联网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借鉴国内外经营的优秀经验,依据实际情况做合理化的选用与改良。充分的了解所服务的客户对象,了解其实质的服务需求与服务操作特性,要做好客户情况的探求来个性化定制属于目标客户的互联网经营模式。要充分分析当下互联网化经营发展的背景,及时的调控基层农村金融发展规划,掌握市场发展的主动性。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来辅助业务运营开展,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做客户“画像”,了解客户基本行为特点,从而挖掘客户的潜在金融服务需求,设计对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做好客户分类服务发展。
(二)优化智能服务与服务意识
互联网背景下可以有效地推进服务的智能化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也应该顺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不断地吸收互联网金融的灵活便捷,改变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模式单一与呆板的运作状况,提升服务质量。要让基层服务人员有充分的服务意识,做好员工培训管理,保证专业的服务知识储备与服务态度;其次,需要做机构服务系统做优化升级,提升系统操作的智能化水准,从而有效的优化服务效率与品质,让客户体验感受升级;其三,需注重智能系统平台的开发与搭建,有效地与其他互联网平台合作,提供民众便民服务,同时开发出客户多样化需求,让金融机构与其他机构能够达到资源共享,为客户量身定制多样化的服务产品,甚至可以开发专业的APP软件,让智能客户端服务与金融机构日常业务得到融合,让客户通过互联网业务来优化整体服务感受。endprint
(三)优化金融产品
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以及农民群体丰富多样的金融需求,需要优化金融产品,从而有效的提升金融机构实力。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市场形势,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开展金融机构网络业务功能,提供多样性的金融服务功能,从而有效地让客户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从传统相对封闭性、陈旧性的服务功能中发展出更为开发多功能的服务,让金融产品丰富化、人性化、先进化,提升客户对金融产品的满意度。注重现代智能设备的利用价值,尤其是智能手机与电脑的运用,开通金融机构自身的微信平台与网络银行功能,有效的让客户做好网络自助银行业务办理工作,提供转账汇款、业务查询、信息提醒等多种金融业务功能,优化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供给客户更多的便捷性。要开展金融电商平台,利用客户资源,将客户资源能够转化为银行自身的优势资源,与其他电商平台合作,做好信息数据的利用,拓展出新的银行营销平台,同时也可以从中衍生出新的金融产品。
(四)注重金融系统平台的开发利用
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有效地做好客户数据信息的整合汇总与分析,从中结合銀行自身情况做好资源转化利用。促进线上与线下资源的整合运用,优化服务功能。做好客户数据分析,依据客户情况做好对应服务产品的推送。充分注重大数据、云计算能技术的运用,优化整体机构运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减少传统人工操作的低效率与低质量问题,避免基层人才缺乏导致的金融业务开展困难。可以有效地通过智能技术来辅助基层金融产品的客户开发工作,减少基层人力资源消耗。基层工作人员只需要懂得基本的系统操作运用能力,其他的分析匹配能力可以交由远程控制或者智能化处理,有效地提升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的统一性。
结束语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更大程度地跟上互联网发展步伐,在服务老一批客户的同时,需要更多地考虑新客户的实际需求,丰富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从而有效的提升客户的忠诚度,为机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阙方平.“互联网+”时代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J].银行家,2015(12):37-40.
[2]俞胜法,陈嘉轶.普惠金融时代农村金融的探索与思考[J].清华金融评论,2015(12):36-39.
[3]王泽天.互联网金融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策略调整[J].吉林金融研究,2015(07):40-42,54.
[4]陈骐.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2016(12):127-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