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
2017-09-08邹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大数据时代已经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大学英语教师在大数据相关知识的整合、教师职能与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个性化发展与变化、新型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最后以促进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能力的提高。笔者希望研究成果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励更多的大英教师深入理解并切实掌握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探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新的跨越。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师职能与角色;教师专业发展
自2012年以来,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大数据无一例外地成为了热门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大数据时代已经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教育资源变得极为丰富,知识无处不在,学习方法和途径呈现多样化。
大学英语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模式,教学活动正实现着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向大规模语料为中心的改变(陈金平,2014)。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可以通过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微信、网络、手机app获取各种信息,那么传统课堂面授的地位和作用就受到了影响和挑战。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创造更多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海量、有价值的语料,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在大数据相关知识的整合、教师职能与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个性化发展与变化、新型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那么大学英语教师如何积极地应对这种挑战就成为提高英语教学成效的首要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最早关于教师发展的研究始于美国学者弗朗斯·富勒,从他提出教育关注阶段论至今,已经产生了各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逐步开展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著名学者Hoyle(1980:42)提出教师职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Carr & Kemmis(1986),Numan(1990)均对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已经认识到教师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如吴一安(2007)提出研究外语教师,探究和推动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是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夏纪梅(2002;2007)指出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误区和困境;针对大学英语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提出应对压力和挑战的对策。
国内学者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涉及各个方面多集中在通过从自身角度出发来提高职业发展途径。比如自我反思方式,行动研究方式以及教师信念等方面。这些方面是提高教师自我反省能力,以此促进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沿袭传统模式,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然而,纵观国内外有关英语教师的研究资料发现,研究者对英语教师所做的实证性研究较少,且研究主题较分散,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目前的研究忽视了教师作为语言习得者需要进行继续学习的过程,忽视了语言教师的主体地位,实践缺少理论基础的支撑。
二、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西安工程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从事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的50位教师。她们当中除7人只有三年高校教龄外,其余教师均具有从事高校英语教学五年以上的经历。教师年龄结构整体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35岁以下,高校教龄5-10年的教师约占85%;均具有硕士学位,教师职称结构整体上以讲师和助教为主。
笔者首先对上述50名大英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获取进一步信息,本研究采取“有目的抽样”的方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最终选取其中5人作为定性研究的对象,占全体问卷调查样本的10%。定性研究对象的年龄、职称、性别比例与定量研究对象的相关情况基本吻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工具为调查问卷,对于问卷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最终确定选取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主要采用的形式包括研究者深入课堂进行具体观察以及对受试教师进行深度访谈。
本文的定量数据为定性研究范围、层面等提供了依据;定性研究则更关注大英教师个体的动态发展,通过课堂观察,结合访谈材料使得出的数据交互印证,为更好地解析定量数据提供了深入的、多方面的视角,有利于得出科学的、可靠的结论。
(三)研究内容
调查内容涉及教师个人信息、教师教学教研现状(包括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学方式多样化、在线课程的普及、网上教学资源的使用、学生个性化教学等方面)、教師专业发展的途径与需求等内容。
(四)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
针对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问卷由研究人员在阅读大量文献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设计而成。问卷包括两大块内容,第一块是对大英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如调查对象的年龄、教龄、毕业院校、学历、研究方向等;第二块是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均采用李克特式五级量表设计题目。第一部分主要调查大英教师教学教研现状;第二部分是调查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选型分为“不认同”、“不大认同”、“难说”、“基本认同”、“认同”五级,其对应值分别为1、2、、3、4、5,便于填写和统计。2016-2017第二学期第4周在教学例会上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全部有效。
本研究观察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大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等;观察的重点是教师教学模式及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等。本研究要求观察者不定期观察5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及自主学习现场,并对每位教师的课堂观察不少于3次,每次45分钟,包括大学英语课和网络听说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察事先不通知教师和学生,由观察者直接进入“常态”课堂或自主学习中心,并记录观察内容,供随后研究使用。endprint
三、结果与讨论
(一)定量研究数据资料分析与讨论
对于问卷调查各部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在输入SPSS19.0后进行整理。为了便于操作,将问卷内容涉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两个部分分成两个文件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进行项目分析排除不恰当的指标。通过比较项目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平均值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这就说明问卷中的所有问题都具有较好的区别度,全部有效。
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大英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共涉及15个问题,首先对这部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确定这部分问卷调查的问题是否有意义。以50位研究对象的25%作为分界线确定高分组和低分组,并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编码。从数据可知,高分组和低分组两组之间的均值和标准差及标准误差存在明显差异,在等均值检验中,15个问题的检验结果均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具有明显的均值差异(P<0.05),由此判断两组之间在第一部分问题上具有较好的区别力。问卷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调查,共涉及15个问题,分析步骤同第一部分。从数据可知,在第二部分问题中,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的均值和标准差及标准误差有明显差异,在等均值检验中,15个问题的检验结果均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具有明显的均值差异(P<0.05)。由此,两组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别力。
接着对问卷各个部分的问题进行归类和梳理,将数据输入SPSS19.0统计软件,问卷的两个部分研究主题描述分别为:1)大英教师对于大数据时代教改的认识、个人能力与态度以及所采取教学实践的相关性;2)大英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的相关性。
针对第一部分问题,通过分类,将其他问题分为教改认识和个人能力与态度两个变量。教改认识包含大英教师对大数据时代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师角色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个人能力与态度包括教师对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计算机能力等方面的认知,以及教改意向等,属于教师的认知研究范畴。通过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对大数据时代教学改革的要求及模式等情况普遍了解,并且具备进行教学改革的专业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通过皮爾逊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教改认识、个人能力与态度及教学实践均呈显著正相关。且教改认识和个人能力与态度相关系数为0.656,且P<0.05,显示二者有显著的较强正相关关系。
问卷第二部分的问题分为教学实践,学术交流和自我学习。学术交流包括教研交流活动、参加学术讲座、国内外短期培训、国内外学术会议、进修访问等;自我学习包括教师自觉学习、提高语言能力、学习新技术等。通过描述性统计数据说明大英教师总体上有机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且有机会、有时间进行自我学习,但积极程度不同。皮尔逊相关系数表明大英教师的学术交流、自我学习与教学实践呈显著正相关,且学术交流与自我学习的相关系数为0.702,且P<0.05,说明乐于参加学术交流的大英教师自我学习意识较强。
(二)定性研究数据资料分析与讨论
研究者对五位大英教师进行了实时的课堂观察。从授课对象来说,5位教师承担的是大一的教学任务,有3位讲大学英语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2位主讲听力课,采用多媒体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研究者通过连续观察,全面获取5位大英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资料,采用归纳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形成观点。教师角色未能实现实质性的转变,学生对老师过于依赖;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课本展开,未能充分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以实现多途径、多模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欠缺;未能达到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类、分析,结合研究问题,笔者提炼出一下研究主题:第一、教师对大数据时代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师角色的认识;第二、教师教学实践的具体体现和变化;第三、教师自我发展和提高的途径。从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普遍认为在大数据背景下首先需要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观念,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促使他们的教学实践逐步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方向转变,教学内容由以教材为中心向大规模语料为中心的转变。访谈中大多数教师都提到了角色改变的问题,她们不仅认识到学生在大英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调整自己的角色,从以前的资源提供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把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多媒体和网络形式有选择性地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增强整合英语学习资源的能力,针对学生实际开展个性化教学。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善于运用和整合各种英语学习资源,向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不同的学习指导。向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采用科学的分析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参加相关培训和研修,提高自身教学科研水平面对挑战,参加和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大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新型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同时,教师要加强研究,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不断提高适应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在教育哲学思想、英语实践技能、英语教育技术、英语学科应用等方面做好长足的准备。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唤起广大大学英语教师的危机意识和提高自我认识,注重自我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成效;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使命感。研究成果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励更多的大英教师深入理解并切实掌握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探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新的跨越。
注: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孵化基金项目资助,“教育语言学视域下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邹妮(1985-),女,籍贯:陕西西安,单位: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职称:讲师,学历:硕士。
参考文献:
[1]陈金平.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J].当代外语研究,20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