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平台风险及防范对策

2017-09-08戎阳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投融资资金政府

戎阳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政府建设及城市基础建设中缺少资金,会采取投融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在地方政府投融资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地方政府主要通过投融资平台进行投资和融资计划,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主要服务于政府的投融资方案和计划,以公司或机构的形式存在。本文首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平台风险进行了分析,然后对风险的防范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对策

地方政府在投融资过程中的担保责任主要由其内部的财政来承担,偿债责任也由内部的财政部门来负责。地方政府利用平台机构进行资金的筹集,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基础建设,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利用地方政府平台机构进行投融资,是地方政府提高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解决方案。

1.地方政府投融资的风险分析

1.1内部风险分析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融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地方政府在近年来為了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政府制定的政策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这一部分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从当地银行来贷款。地方政府从银行的贷款主要用于公益性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收益较小,收益周期较长,这也就导致银行贷款在短时间内无法偿还。使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在信贷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近几年,国家要求银行在贷款方面需要严格控制,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方式过于单一,会给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计划带来一定的压力,导致地方政府投融资越来越困难。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地方政府的投融资项目大体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经营性投资项目,而另外一种是非经营性投资项目。经营型的投资项目收益周期较短,在一定的周期内会带来一定的回报,并且回报率较高。非经营型投资项目则是收益周期较长,收益率较低,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政府在财政上给予一定的帮助。有些非经营型投资项目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取得收益,这会给政府财政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对于非经营型投资项目,地方政府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责任,需要提供庞大的资金进行支持,长时间下来,会使地方政府在成本和费用方面严重超支,这也就是地方政府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下,作为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的商业银行要承担其自身贷款所造成损失的一系列风险。各个银行以资产安全性条件作为考虑方要求各地方在政府具备可靠的抵押物或者第三方担保。现在我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已经严重超出了地方政府的正常负债率。地方政府所投资的项目由于收益周期较长,债能力较低,通过抵押贷款得到的资金太少。自身又难以取得相应的上级部门或其他机构为其贷款提供的担保。所以在抵押担保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1.2外部风险分析

地方政府资金循环链条存在一定的风险。近年来,我国的总体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各地方的经济也被带动起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进行资金的筹集,从而进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由于政府的非经营性投资收益周期较长,在短时间内很难收到相应的回报和收益,所以,资金链条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和经济状况。地方政府的资金筹集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近年来,国家强制控制银行的信贷政策和抵押政策,导致地方政府在抵押担保时十分困难。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方政府将土地收入与地方财政税收的资金用来作为抵押担保,将土地作为抵押担保物,促使地方土地价格迅速上升,甚至遭到了哄抢。一旦银行贷款失败或者资金减少,就会导致地方政府的整个资金链瓦解,甚至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正常运作。

地方政府的一些经营性投资和非经营性投资大多是由地方政府内部的财政来提供资金,政府日常的一些投资需要大量的成本和费用,而收入却十分有限。如果地方政府的收入和银行贷款无法保证政府的日常支出和投资,会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贷款信誉,导致日后的贷款难以正常申请和审核。地方政府目前主要依靠土地收入和税收来偿还银行贷款,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土地降价或者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情况,会严重影响土地收入,从而导致抵押贷款无法提供担保,银行贷款无法正常偿还,甚至还会导致国家大的财政体系出现混乱,会使地方经济陷入停滞状态,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水平。

2.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2.1地方政府在投融资过程中应该找准自身定位,准确把握投融资平台的风险

地方政府经济想要稳定发展,首先要保证资金的稳定和充足。地方政府的资金是政府进行基础建设和投资的前提。地方政府在投融资时应该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不应该急于求成,合理定位自身角色,首先要了解地方政府所适应的投融资区域,其次应该制定详细的投融资方案和计划。比如在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仔细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制定一个可行性方案分析,由专业人士进行判定和审核,如果项目审核通过,再来考虑项目的资金来源。有些非经营性项目受益周期较长,可以让民营企业来分担,一些难度较大民营企业无法实施的项目可以由政府来负责。地方政府在投融资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可以保证资金的正常循环。将各个投资项目明确划分给各个负责部门,可以节省在投资过程中的成本和费用,保障地方政府在投融资环节中不出现大的信贷问题,使地方政府工作正常运行,保证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受到影响。

2.2严格管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严格控制投融资平台的负债率

在上述问题中说过,现在我国地方政府的负债率高达80%左右,这个比重已经严重超出了地方政府正常负债率。近年来,我国对于银行信贷问题相当重视,如果由于地方政府自身原因导致债务无法偿还,可能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价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当地的经济停滞发展。在地方政府筹资过程中,应该对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严格管理,使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计划可以正常运行。首先应该对投融资平台和机构规范化管理,在银行贷款方面应该严格把关,将地方政府的负债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能力偿还政府的贷款资金,保证整个资金链可以正常运转,不出现大的财政风险问题。严格管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可以保证政府的负债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在投融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财务风险时,要重视地方政府的市场化风险,对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规范化管理,改变原本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增强政府负责人的负债意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率。

2.3拓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方式,减少投融资的风险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主要通过当地的土地收入和银行贷款取得资金,这样的资金运作链条过于单一,一旦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导致地方政府整个资金链条断开,使资金运作出现严重问题。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对于投资的大部分项目也是由于资金问题而一再的拖延。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种情况会严重的浪费人力物力,从财政方面考虑,也会造成成本和费用的浪费。在2015年,我国曾提出拓宽地方政府投融平台的筹资方式,从根本上减少投融资的风险性。地方政府从当地的长远发展方面考虑,可以增加一些经营性项目的投资,经营性项目收益周期较短,成本和费用较少,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投资经营性项目可以减少财政上的压力,还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资金的收益,减少资金压力。拓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方式,还可以减少投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性。在进行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对城投机构的基本管理方式进行严格的把关和审核,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该项目的城投机构,保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既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在拓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方式时,还应该提升政府的收益能力,尽量使投融项目中的亏损降到最低,这样可以使地方政府避免以往投融资过程中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孙利君.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平台风险及防范对策[J].财会学习,2017(03):234-235.

[2]朱世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现代商业,2013(26):180.

[3]吴蔚,艾军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J].对外经贸,2012(03):57-59.

[4]刘兆云,钟毅.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企业经济,2011(06):182-184.

[5]陈志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潜在风险分析与风险防范对策[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02):125-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投融资资金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