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金融投资发展对策

2017-09-08徐慧中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徐慧中

摘要:“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我国与周边各国的发展,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多种挑战。我国金融投资要顺应时代政策导向,同时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利益保证,完善金融投资项目调查,较好的控制金融风险,保证金融投资收益,最终达到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合作,保证我国金融投资利益。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金融投資;发展对策

“一带一路”的构想有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国际合作,促进基础设置、外贸与能源上的深入合作,有助于各国从中获益。其中该构想的发展需要得到金融方面的支持,为国际合作提供经济上的支撑。但是由于各国国情不同,金融投资方面的情况的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此背景下开展金融投资存在机遇的同时也有较大的挑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我国金融投资的价值

“一带一路”可以有效地扩展我国与各国的联系,促进各国的贸易合作,在这个发展构想下进行金融投资,可以有效地让我国金融发展取得更高的国际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金融投资可以有效地带动周边各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改善各国经济情况不良问题,促进各国的友好合作,带动各国的经济发展,加强我国与周边各国的关联度,从中可以让我国的国际价值提升。 “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金融投资有助于形成区域化的经济一体化,可以为各国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平台,让各国的经济发展得到经济保障,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对于我国而言,可以有效地助推跨国企业的发展,在国际交流中通过跨国企业为交流载体,通过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来完成国家之间的企业合作,通过大型跨国企业的发展来协调区域间的发展。由于金融投资更加注重在新兴产业上的投入,因此可以有效地调动各国有关产业的发展,为各国的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机遇,有效的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一带一路”的背景为我国与周边各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平台,在该平台上有利于各国的合作,让各国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与发展,为各国各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提供更多沟通协作的条件,让金融投资带动我国与各国的多产业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我国金融投资的常见问题

(一)各国沟通合作缺乏开放性

在各国沟通合作中会存在多种地区性的阻挠,一般都是为了保证地区利益,属于地方保护主义范畴。各国发展水平不一,在国际贸易合作中的优势与实力情况不同,尤其是相对劣势的地区内,要推行国际合作更加容易遭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从而导致国际与地区合作存在利益的损害,进而影响正常的合作关系。我国金融投资进入到各国各地环境中,会受到多种排外的尴尬局面,甚至会认为我国的金融投资带有较强的不良企图,对金融投资缺乏信任度,地方保护主义会更为强烈。各国对“一带一路”的理解有较大的差异,相关国际发展构想缺乏良好的国际沟通与协商,容易产生偏见与阻挠。

(二)缺乏确定理想的投资回报

在金融投资方面,由于各国具体情况的不同,同时这种国际合作缺乏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投资回报上缺乏确定性、稳定性与理想性的效果。尤其是“一带一路”各国中,有大量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弱于我国,因此在金融投资上的回报率可能相对较差。在金融投资上,也缺乏理想的信誉保障,我国作为主导者与践行者,更多地属于开拓者,在拥有先发制人的优势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其他各国可能更多的处于观望的角度,对各国的保护措施更强,而我国处于相关合作的倡导者,在金融投资上可能更多地处于劣势,需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才能获得周边各国的青睐,因此,在金融投资的回报率上相对缺乏保证。

(三)金融危机在所难免

“一带一路”属于国际性的合作,因此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甚至对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构成重创。金融危机的存在会促使金融投资有更强的不稳定性,甚至导致各国金融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金融危机也会对“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构成威胁,甚至引发不良冲突。并且这种金融危机无法有效的规避杜绝,从而导致金融投资更为慎重,投资意愿受到抑制。在我国方面,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缺乏完善性,无法有效地达到风险防控。在金融投资方面,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专业方面缺乏长期经验的积累与技术的提升,防控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风险本身具有多变性,防控本身存在滞后性与局限性,各国在预警机制上都存在不足性。我国金融投资机构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自身的配套机制不完善,在金融投资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而“一带一路”关系到各国具体的国情与环境状态,金融投资机构缺乏对各国文化环境的充分了解,本身会有更高的投资风险存在。该构想下的国家一般与以往常规国际金融投资国家有一定差异,更多的属于金融机构不熟悉的国家,因此对于该区域的金融投资,风险性要高于传统常规性的国际投资。

三、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我国金融投资发展的对策

(一)适宜的开展我国产业的保护

由于各国在面对“一带一路”构想上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作为我国未来的金融投资发展,也需要更好地做好本国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在面对外资垄断等情况下,需做好友好合作,同时要稳定民族产业的未来发展,避免本民族产业发展受到外来的不良侵袭,要保证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利益,而后再资源合作上形成互利共赢。尤其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中,更多地需要国家层面的保障来维护产业最初的发展,从而为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能。对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保护主义,要做好对应协商,但是也需要保持理解,需要做好合作方案的调整来顾及各方面利益,甚至需要有远期眼光,可以通过各自舍弃部分利益来谋求更长远更高的利益发展,避免眼光局限而导致合作的局限。要做好各国之间的文化沟通,减少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偏差,更好地促进各国的沟通理解效果。

(二)注重金融危机的合力面对

金融危机无法有效避免,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需要有效的联合各方力量,提升金融危机的应对能力,达到抱团合作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在各国合作中,需要保证各国多做出对应的承诺,能够一同承担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让风险得到均摊,这样可以提升各国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在金融危机发生时,能够统一步调,避免临阵脱逃,由此将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在更低的范围,要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endprint

(三)注重投资项目的研究

在金融投资上,避免因为政策的导向而盲目投资,要确保投资项目本身的合理性与合宜性,要確保投资回报率,避免高风险投资,尽可能的投资可靠性高的项目,做好项目各方面情况的调查,避免盲目跟进。要做好现骨干调查与审查小组,对投资对象各方面情况做深入了解,要将投资风险与投资回报做全面的对比评估,尽可能地保证未来的投资收益。

(四)注重大型金融投资机构与大型企业的发展

在国际合作中,大型金融投资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与投资管控能力更强,因此要注重对大型金融投资机构的发展辅助,更好的帮助大型企业在对外各国合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同时要注重大型企业的发展,让金融投资机构更好地辅助大型企业发展,做好各方面情况的考察研究,做好投资指导。通过大型企业有效地渗透到各国展开产业深度合作,通过合作来加强各方面的联系,从而有效的帮助金融投资稳定发展。

(五)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要依据合作个体情况做好金融风险预防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地通过大数据或者多方面信息的收集来更好地掌握国际风向变化,了解金融投资中的风险变化,做好及时防控处理,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程度与风险发生频率。要充分强调风险防控中的合作意识,通过多方面的合作联合来让风险预警机制更为完善,弥补单一机构或者企业在风险问题上的掌握不完善情况,及时获得防控信息,提升管控效果。在金融投资发展中,国家需要提供一定辅助,让金融投资有强大的后盾力量支持,提升金融投资的信心,有效规避金融投资面临的风险,让金融投资更为科学专业,保证最终投资效益。

结束语

“一带一路”为我国金融投资发展提供了国际平台,促进金融投资做跨国性的发展,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临其中带来的风险。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强化合作意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让各国产业发展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助于各国利益共享,同时更好的帮助各国在国际发展中获得利益。

参考文献:

[1]左玮钰."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金融投资面临的瓶颈及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4):89.

[2]王立国,赵婉妤.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01):22-29.

[3]魏磊.我国金融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7):16,17.

[4]吴朋澔."一带一路"新形势下的金融投资现状及风险[J].中国商论,2016(33):5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