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黑暗的那道光
2017-09-08张松
张松
每个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段黑暗的时光,点亮黑暗的这道光,应该是爱吧。
1
夜深人静,马路上只有路灯微弱的光芒。这条道路地处郊区,较为偏僻,很少有汽车经过。
一辆轿车驶了过来,车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他刚跟客户应酬完,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已经快到凌晨。路上车少,他加大油门,想早点回家。转过一个路口时,隐隐约约看到一个打着伞的女孩。
女孩在道路中间慢悠悠地走着。他鸣了下喇叭,提醒她让道。女孩没有回头,仍然慢吞吞地走着。女孩应该是遇到麻烦事,要不然不会深更半夜一个人走。他减慢车速,跟在后面,担心一旦离开后,后面的车子来不及减速撞到女孩。
女孩走了一段路后,显然有些累了,蹲在地上,大声地哭泣。他将车子停了下来,打开大灯,照着地上的女孩。他怕女孩发生意外,打了报警电话。然后,他问女孩遇到什么烦心事,能不能帮上忙。
女孩一言不发,从大哭到轻声地抽泣。他接着又问她话。女孩很不耐烦地说,你走开,不要管我。为了不打扰女孩,他回到车上。女孩往前面走,他开车跟上。女孩停下来,他也将车停下来,开着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有些困意,但想到前面的女孩,如果他离开了,女孩也许会遇到不减速的汽车,或者遇到心怀不轨的人,甚至有可能轻生。他不能走,一定要等到警察来才离开。
家人打了幾个电话,他撒了一个谎,说还在跟客户应酬。他是一个顾家的男人,无论应酬再晚都要回去。家人相信了他的话。他继续等警察。
警察赶来了,将女孩带上警车,他才开车悄悄地离去。
2
曾经看到过一个公益广告,记忆尤为深刻,特别暖心。主角是两个环卫工,看上去像老两口。
他们坐在街角一处的凳子上,前方是一户人家的阳台,正亮着灯。可能有些饿了,他们拿出两个馒头,你一口我一口地吃着。就在这时,阳台的男主人走了出来,探头向外看了看,准备关阳台上的灯。
女主人笑着按住了男主人的手,用手指了指外面。男主人看到那两个环卫工借着灯光吃馒头。男主人笑了笑,将手放了下来。阳台上的灯光一直亮着。
环卫工吃完馒头后,收拾了椅子,接着开始干活。地上有一袋垃圾,男环卫工提到灯下,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垃圾。垃圾里有划手的玻璃,好在阳台上有灯光,他看到玻璃后,戴上手套将玻璃取出来,放到一边。女环卫工拿着扫把扫地,扫完地后,她会过来坐一坐。从凌晨到天亮的那段时间,灯一直亮着。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有很多这样的灯亮着,照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
3
那时我上初二,学校要上晚自习,放学后已经是晚上10点。因为学校没有地方住,每天放学后我都要回家。
家离学校几里路,前半段是大马路,可以跟邻村的同学一起走;后半段是小路,跟同学不同路,只有我一个人走。
从马路下来时,黑暗中的柏树让人毛骨悚然,我脑子里想起小时候邻居讲的鬼故事。偏偏又吹起了风,那些站立的树开始动起来,树与树相撞发出声音,特别刺耳。
我吓得满身是汗,跑了起来,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到了家门口,母亲打开门,见我满脸通红,叹了一口气。
第二天下了晚自习,我准备一口气跑回家。到了小路时,我意外地发现,母亲打着手电筒来接我。显然她站在那里有些时间了。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一个人在家,家里大大小小的农活她一个人扛着,白天很累,晚上还等我放学。
初二半学期,母亲的手电筒一直陪着我。为了不给母亲增加负担,读完初二后,我离开了学校,到了一家工厂打工。
时隔多年,现在回想起来,黑暗中的那道手电筒光至今还停留在我的脑海中,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每个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段黑暗的时光,点亮黑暗的这道光,应该是爱吧。它有可能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爱,也有可能是亲情,它就那么一直亮着,让我们能够看清楚前方的路。
(李云贵荐自《博爱》2017年第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