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近五年高血压发病对克山病区患者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
2017-09-08庞瑞发张久涛
庞瑞发 张久涛
【摘要】目的 探讨近五年高血压发病对克山病区患者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对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共和乡达呼甸村作为高血压监测点,以该村内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连续居住时间不少于5年),所有监测人口均≧18岁,连续监测5年,分析疾病检出率和发病率。结果 检出率的走势发现克山地区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是发病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结论 克山病区高血压检出率逐年升高,发病情况基本处于稳定。
【关键词】高血压发病;克山病区;高血压检出率;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5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3..02
临床调查显示,克山病属于较为严重地区性心脏疾病,发病区域地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克山病地区,由于地域偏远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公共卫生以及医疗条件等情况较为落后,因此也影响了该地区高血压疾病的医疗调研与治疗[1-2]。本次研究根据目前已发表的相关调查文章[3],结合该地区高血压发生率,分析高血压发病情况与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和相关性,为该特殊地区的高血压人群发病预防、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相关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依照《克山区疾病监测方案》,选择黑龙江省克山病区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共和乡达呼甸村作为高血压监测点,以该村内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连续居住时间不少于5年),所有监测人口均≧18岁,连续监测5年,累计监测4016人次,男2077人次,女1939人次。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为(55.7±11.2)歲。
1.2 监测方案
研究依据《克山区疾病监测方案》为基础[4],针对该地区发展情况以及人口分布情况作细微修改:每3个月开展一次现场检测,每1年作为一个监测段。自2012年~2016年连续监测5年。高血压监测及统计时,排除患有严重重要器官疾病患者以及孕期或哺乳期妇女。统计时以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为主。
1.3 分析指标
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诊断标准依据戚仁铎主编的《诊断学》(第三版、第四版)中关于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方法进行:测量者取坐姿进行高血压测量,监测工具为水银柱式血压检测计。所有检测患者均取餐前(空腹)进行监测,连续检测三次,记录数值并却均值进行统计,每次检测间隔时间长度为1 mi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0版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做柱状图观察数据检出率的走势发现克山地区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是发病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
3 讨 论
高血压作为目前临床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之一,医疗形式最为严峻,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并且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引发的疾病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克山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于1935年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由此得名。据资料调查,1980年急性克山病已基本消失。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以及脑、肺和肾等脏器的栓塞。由于克山病病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西北地区,因此在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遗漏和错误。同时,由于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有限,该类疾病及并发症的治疗亦收到很大程度的干扰。
本次研究基于上述情况,对该地区高血压病情进行监测,以杨庄村常住居民为监测对象,分析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作统计图对比发现,高血压的检出率成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医疗手段以及医护人员工作年限增加致使技术不断精进有关,并且与该类疾病的临床发病也不无关系。
从统计表格中我们对比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这与目前临床高血压的发病率差异明显,可能于该地区较为落后,收到社会其他发病因素影响较小有关,然而由于克山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该疾病仍然需要广泛关注。将发病率和检出率趋势进行比较后我们发现,对于二者影响关系有限,这与临床多数地区的统计结果差异较大,可能需要对人口学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后再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 刘 萍,赵晓红,杨晓晖,等.大学生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3):205-207.
[2] 肖文冲,张友良,简燕进,等.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及相关性调查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1):87-89.
[3] 徐 刚.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前期与糖脂代谢异常状况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3):1806-1808.
[4] 周慧慧,王 铜,侯 杰,等.2009年全国克山病病区居民高血压患病调查[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5,34(12):898-901.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