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2017-09-08孙志福

戏剧之家 2017年13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多元化思考

【摘 要】我国民族声乐是在继承并发扬了民歌、说唱、戏曲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的基础上,融合西欧美声唱法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

【关键词】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65-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要求的前提下,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音乐作为无国界、无语言障碍的沟通桥梁,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民族声乐作为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民族声乐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在悠久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瑰宝。随着时间推移,在众多艺术家逐步开发、创新和融合的过程中,人们从昔日狭隘的唱法向更加宽泛的演绎方向拓展。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思维观念的弊端,更反映了人们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向着更为科学的演绎方向发展,在发展民族声乐传统精华的同时与时俱进。

一、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我国民族声乐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时至今日,大街小巷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音乐的传说。随着社会的演变,音乐也逐渐形成并且日益壮大,从而涌现了大批专门从事歌唱事业的职业人。

早在春秋时期,《楚辞》《诗经》《酒歌》等就收集了大量的民歌素材。到了汉朝,相和大曲、相和歌逐渐普及流传。随着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盛唐时期的民族声乐得到了重大演变,这个时期的“唐代大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梨园”以专业教授音乐的形式横空出世,且这种发展势头一直持续到了宋元时期[1]。

明清时期,民族声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戏剧。由于地域的不同,戏剧的种类也出现了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则为京剧、昆曲等。清代的声乐理论,更是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由于国家的混乱,外族入侵,使得这个时期的声乐作品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多层次。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以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创作的在演唱方法上具有较强美声风格的作品;另一种是贴近人民生活的都市小曲;第三种则是抗日救国的群众歌曲。只是此时的声乐发展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歌唱体系。

解放后,国家十分重视民族声乐的发展,一方面组织挖掘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另一方面建立国家级的民族声乐院校和团体,并且在传统唱法上借鉴、融合西方美声唱法,在培养大批优秀歌唱家的同时创作出了大量被广大民众接受的优秀作品,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流入,我国民族声乐出现了空前的局面。在保留传统唱法精华的同时大胆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经过不断探索和舞台研究,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科学演唱法。

(二)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魅力。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题材造就不同风格的作品,这也促使我国民族声乐呈现出种类繁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

我国民族声乐的雏形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以吆喝、呐喊为主要形式,节奏单一,唱法质朴、原始,题材主要表现为爱情和劳动。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音乐机构的建立,民族声乐体系也逐步正规化、规范化。民族声乐也由最初宣泄式的表达向歌唱的方向迈进,题材由单一到丰富多彩,演唱的方法也由单调平缓过渡到不同声部的建立,唱法由简单到复杂等。演唱的形式也由单人到多人,舞台效果由单一的布景到如今绚烂多姿的多媒体,这些都是民族声乐与时俱进的标志。

二、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

(一)民族声乐演绎者的多元化。民族声乐的展现离不开演绎者,不同的作品,不同的风格都与演绎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不同音域的演绎者也被陆续发掘出来。一部作品的演绎水平基本上就是演绎者自身表现出来的水平,所以我们在要求民族声乐多样化的同时对演绎者也有多种要求。

演绎者最初表现形式仅仅是发出声音,随着人们审美要求逐步提高,演绎者逐渐从声音的平铺直叙到有技巧性转换,由平直到抑扬婉转,由自我抒发到迎合大众等。一部好的作品如果演绎者自身的条件达不到,那么是对作品的不尊重,因此,演绎者的自身艺术修养不仅仅表现在唱功,其舞台形象、肢体语言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民族声乐本身的多元化。我国的民族声乐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长期的历史沉淀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内涵,奠定了民族声乐的背景。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大部分都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戏剧、舞蹈和歌曲。不同的语言环境、风土人情、演绎方法和审美要求,这无疑让民族声乐更具有民族性和艺术性。

经过多年发展,民族声乐在坚持传统的声乐基础上,不断吸收西方文化元素,大胆改革创新,融合(下接第94页)中西声乐艺术的精髓,创作出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也充分体现了只有逐渐融合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我国民族声乐。

由此可见,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我们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共同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2]。

三、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思考的方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西方文化严重入侵,这就很容易导致我们跟风随潮流,导致本土文化的没落。民族声乐作为音乐的一部分,逐步被人们认可接受,但是相对于流行音乐的接受范围,民族声乐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目前已经有不少音乐人在从事民族声乐和流行音乐的融合,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人才的培养。我国声乐方面的院校和团体已经有不少,但是从众多学生里脱颖而出的人才却很少。“千人一曲,万人一调”的现象层出不穷,大家都像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没有自己的特色,大家都是为了唱歌而唱歌,往往会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一个优秀的演绎者不仅要能唱,而且能自己动手写词作曲甚至是弹、跳。在这个造星的年代,很少有人真正静下心来做民族声乐,这个就需要正确教育引导,根据学生自身的特色进行潜力挖掘,而不是统一培养后再进行特色分配。

(二)演绎形式与时俱进。一部作品的表达不仅需要演绎者自身的艺术素养,更需要现场演绎环境的配合和烘托。在多媒体应用如此频繁的今天,舞台效果可以根据创作背景、需要表达的情感来进行设计。作品不仅有动听的声音,还可以有优美的舞蹈、绚丽的舞台灯光、优质的MV动画等。如何合理利用科技手段让音乐表演达到极致,是作品制作人需要考虑的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外来文化充斥的环境下,如何合理吸取西欧文化的精华,在继承传统民族声乐的前提下进行融合、改进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又不能抛弃传统民族文化,需要创作人员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来进行调节。中国有五千年的宝贵文化遗产,民族声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它的创作背景和演绎方式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浓郁民族色彩,充分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的浓烈情感。

要保持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的扶持和艺术家的共同努力。逐步完善现有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体系,借鉴和融合外来文化的精华,让我国民族藝术的风格更加多样化、民族化,从而努力走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梁丽.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风格探索[J].大众文艺,2013(15).

[2]姚小兰.试论当今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孙志福(1985- ),男,硕士,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合唱指挥。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多元化思考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