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与经济效益研究

2017-09-08李晓明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经济效益质量控制

李晓明

摘要:本文以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为出发点,研究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并从企业产品质量标准的高低及质量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出了当前企业质量管理的新观点。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成本;经济效益

在把质量视为企业生命、顾客称为上帝的大环境下,企业在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的成本的同时,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件困难的事。本文以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为出发点,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

一、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与经济效益的认知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在此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保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及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在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获取是离不开顾客的,顾客的需求是带来经济效益的根本原因,要想得到足够多的顾客,企业必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服务质量。

企业产品质量的优劣,离不开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质量控制。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质量成本。根据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对质量成本的定义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运行质量成本包含企业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用户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

传统的质量成本观点:认为存在一个理想的质量成本水平。这一水平是一平衡点。在这一平衡点,因有一定不良质量存在所发生的费用和为达到一定质量水平所发生的费用达到平衡。认为费用控制在这个平衡点上,才是最经济的,企业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的观点是:损失成本总是高于预防成本。所以理想的质量水平是零缺陷。根据这一观点,除非产品或服务十全十美,否则不管质量水平多么高,为达到一个更高的质量水平而发生的费用总是比实现这一质量水平后所获得的利润要少。

二、企业经济效益来自于市场高销售收入

企业利润等于企业销售收入减去企业成本。只有达成最高的销售收入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高的销售收入

苹果凭什么拿走全球智能手机92%的利润?市场调研公司Canaccord Genuity发布报告称,2016年第四季度苹果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8%的份额,但却获得了整个产业92%的利润。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主管隋琳达(Linda Sui)称:“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营业利润中获得了主导地位,它的最大化定价和最小化生产成本的能力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而iPhone将继续为其创造惊人的利润。”

(二)最大化的定价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像苹果公司一样,对其产品实行最大化定价。企业在市场上实现产品最大化定价唯一的前提条件,是产品的独特性能或最好的质量。

创新是产品独特性能的唯一来源。只有创新,才能为顾客提供魅力产品,提供最大化的顾客价值。使顾客愿意为这些产品买单。

最好产品质量需要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追求零缺陷理念才能实现。企业要生产高标准质量的产品,必须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认真落实ISO9001:2015质量保证体系,要用零缺陷的理念来管理产品质量。好产品才有可能在市场上实现最大化的定价。

三、企業经济效益来自于企业低成本控制

企业利润等于企业销售收入减去企业成本,只有做到最低的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成本主要是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一款产品的质量形成过程,包含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直至产品完成生产、销售、顾客的使用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确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及成本。

(一)做正确的事

管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只要是做正确的事,生产效率就高。高的生产效率体现在费用的减少,单位成本的减少,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很多无效劳动,就是因为管理者没有明确的企业目标,没有具体计划,造成员工做事低效率。这些损失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往往比看得见的损失还要严重得多,造成成本的成倍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零缺陷管理理念

企业成本的降低还要在质量成本上把关,以零缺陷管理理念来做事情。不管理企业目前的质量水平如何,一定要坚定信念,充分运用PDCA法、六西格玛管理法,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当企业产品合格率向100%目标前进时,企业的质量成本也会有一个良性发展。传统的质量成本观点认为存在一个理想的质量成本水平。是最经济的,企业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要回答“苹果凭什么拿走全球智能手机92%的利润?”这个问题,就要从传统的观点说起,认为理想的质量成本水平,会有一个平衡点,才是最经济的。这个观点单纯从生产企业的成本来说一点都没有错,确实是生产成本最低。但现在企业是处在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进行的市场竞争。顾客消费层次差距大,有富人,也有穷人,更多的是中产阶层。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需求是有不同见解的。富有的及部分中产者对某些产品的高售价是不会在意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是要性价比高的产品,而是要售价高的质量好的产品。这就证明了为什么国产手机与苹果手机成本没差多少,但利润却相差了上千元之多。

提出质量成本的新观点:“损失成本总是高于预防成本的。”企业适当增加预防成本,会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但企业损失成本会降低。顾客买到高质量的产品,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也提升了顾客的忠诚度。

所以对高端产品而言,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越严格,经济效益就越好。

结束语

不是所有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质量越好就一定会有好的经济效益。对这些高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并不能在市场上实现高定价,也有消费者还不能正确判断质量的高低,需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辛墨,孙博.关于质量成本管理的探讨[J].品牌,2014(03)

[2]曾凤章,崔丽.基于顾客价值的质量经济性模型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经济效益质量控制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