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教育需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2017-09-08王学男

云南教育·视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北京市北京

王学男

今年4月,《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正式颁布,这是我国教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性的事件,它标志着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重视义务教育后的高中阶段教育成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发展转型期的人力资本建设,成为我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和教育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也是满足每个家庭的教育需求。北京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具有较强的引领性和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成为其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部分,它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特征是什么?人们谈及北京的普通高中时,头脑中除了一所所名校的名字和高考重点率以外,还对北京普通高中发展的整体状况有何了解?名校可以代表北京普通高中的顶级水平,但是不能代表北京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全貌。这是笔者进行本次调研的出发点。

本次调查既关注区域宏观发展,也关注学校教育内部的微观变化,试图较为深入地了解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的现状和动因。就调查结果分析,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可谓是“在协调平衡中發展”。

首先,在宏观层面,北京普通高中教育面临多重压力。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人口流动、资源环境成为当下最急迫的议题,也是影响北京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外部因素。办学规模和学校布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不断减少,学校布局相对集中,与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并不匹配。尤其是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比例高于高中学校比例,在数量上,一定程度可以反映教育资源的配置还不完全适应教育的需求,特别是着眼于未来北京市发展的趋势。在质量上,优质普通高中的中心化更为突出,占有区位优势的普通高中,其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硬件建设、学校管理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并且得到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认可,甚至是追逐,由此造成的交通拥堵、房价高涨、择校问题、异地考试等一直被诟病。

其次,在微观层面,也是教育系统内部,也面临着变革的挑战和博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倒逼下的高中招生方式、教育教学、评价管理的变革,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程改革、选课走班,都对学校内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于课程中、如何应对考试改革又能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校长治校、教师任教和学生发展共同探索的新问题。

城市总体发展得越快、水平越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诉求就越高,教育发挥的主体性作用也越充分。但同时,教育被动承载的外部资源和附加价值过多,会面临教育的本质异化和违背教育自身规律的挑战。这也是北京这类城市和正在发展过程中的城市面临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北京市北京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普通高中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北京,北京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