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N系统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17-09-08张露露
张露露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随着通信工程的发展,传统的电力通信技术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人们开始对电力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信工程中OTN系统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通信的安全可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通信工程进行了优化。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OTN技术原理和应用特点,然而对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OTN技术;通信工程;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29.1;TN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6-0030-01
1 OTN技术原理与应用特点
OTN光传输网络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客户层、光传输网络层、物理煤质层。OTN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传输网络技术,其中采用G.709协议来规范该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的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数字传输以及模拟传输。此外,与一般的通信网络传输相比,OTN光传输网络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其不仅加强了网络传输的质量,同时还延续了一般通信网络传输的SDH网优势。
2 OTN系统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2.1 基础平台容量选择
对于OTN系统技术而言,平台容量的确定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环节,这是因为平台容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通信工程的运行情况,同时也与通信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选择平台容量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波道的数量以及波道的速率。当前在我国部分通信运营系统的波道速率都为40Gbps,然而在应用了OTN系统之后,更多的调试种类开始应用于其中,例如ODB、CSRG等,为了适应这些调试的种类,模块器件也开始出现了变化,器件种类不断增加,进而导致通信工程造价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这些器件都无法大规模的发展,因此对通信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目前100Gbps的波道系统应用并不完善,因此40Gbps系统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2 复用段划分方案
从OTN传送层构成来看,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光复用段层、光通路层以及光传输段层。首先,在划分光复用段时,首先要对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例如网络系统拓扑结构、信噪比、色散度等因素。就网络系统拓扑而言,需要对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业务站点进行明确,并对其进行划分。在选择计算方法时需要综合几种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考虑。首先复用段在划分时呈现均匀分布的情况,我们可以更加规则涉及法来计算光复用段的长度,然后选择较小值;其次,如果这种方法不奏效,则使用信噪比计算法,该方法主要结合了信噪比公式和色散公式来对光复用段来进行计算。最后,如果在OTN传输系统中部件噪声存在差异,这种情况下多使用专用的计算工具来对其进行计算。
2.3 波道配置
OTN在通信系统应用过程中,其波道配置的方式一般为批量配置,这样方式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够让波道一次性在全网范围内上至40%。然而随着通信工程的不断发展,业务量的增加,批量的配置波道面临着被占用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波道的容量进行扩充才能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在配置波道时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按照需求进行配置。在配置OTN系统波道时应当以业务宽带需求的预测结果作为依据,这样能够提前将测试通道留出,防止出现波道被占用的问题,并预留好发展余量。
(2)波道的重复性使用。在组建OTN系统时一般可以采用点交叉的形态,这种形态下的OTN系统具有映射的特点,可以利用该特点来进行波道的配置。此外可以分析OTN网络拓扑结构上流经的路径来复用波道。
(3)波道分配原则。波道分配由两种情况组成,首先,对两端都为全波段电再生OTN站点的复用段,波长分配由小到大,逐渐递增。
2.4 OTN设备配置
在OTN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光线路的放大站和电交叉站来对OTN系统进行配置,这两张的设备的配置存在一定的区别。
光线路放大战OLA其组成部分有:光监控信道(OSC)以及光预防、光线路放大器等设备。而OTN点交叉战的组成更为复杂,不仅需要以上三种设备,还加入了波长转换器和光前置放大器、分波器等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些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具备条件的运站站点,通常会使用光纤直跳方式的点交叉设备,以此来节约成本。此外,需要在每个方向需要配置一个光放大器子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运行稳定性,还能够降低运行的难度。
3 结语
综合上诉可以看出,OTN系统技术的应用对于通信工程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满足了社会发展对电力通信的要求,同时推动了我国电力通信的多元化發展,进一步升级了我国电力通信网,为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汪娟.OTN系统技术在通信工程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1):20.
[2]孟祥豹.OTN系统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5):286-2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