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阿富汗更应与中国合作(焦点话题)
2017-09-08罗伯特·A·曼宁
【美】罗伯特·A·曼宁
中东对于美国新政府仍是一个难题。当特朗普政府数周时间里都难以抉择其阿富汗政策时,其推出的新政策所带来的问题必然远远大于它所能给出的答案。而且这个政策看上去既不新鲜,同时也不是一条能够走出泥潭的道路。
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16年后,美国历史上耗时最长的一场战争依然看不到解决的曙光。战场上的残酷形势变得愈发复杂,喀布尔政府混乱不堪,塔利班控制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更加糟糕的是,“伊斯兰国”和其他恐怖主义组织也在阿富汗变得活跃起来。
特朗普总统在不久前演讲中所描述的“阿富汗新政策”要求美国采取更加坚决的姿态,增派部队、增强空中力量。与奥巴马不同的是,特朗普强调称,不会宣布撤军日期,美国的角色将会根据现实状况而定。美国在阿富汗的核心利益依然是反恐。
新政策基于两大支柱之上:第一,对巴基斯坦施加更大的压力,让其不再成为“塔利班的安全天堂”;第二,改革喀布尔政府,减少腐败,使其变得更加高效。
与此同时,新政策中的新要素——印度在阿富汗发挥更大作用,在巴基斯坦引发了愤怒、愤慨和猜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目标将让巴基斯坦更加难以朝着美国希望的方向发生改变,美巴关系也将令人担忧。
增加美国(驻阿美军)和阿富汗的力量以便打击那些恐怖主义和反叛武装,而实现这一目标似乎是需要重新夺回之前丢掉的地区,并对塔利班武装构成足够的杀伤,从而迫使其不得不走上谈判桌,寻求外交解决方案。美国驻阿富汗部队总司令约翰·尼科尔森将军最近表示:“塔利班无法在战场获胜。是时候让他们加入和平进程了。”新政策似乎已经赋予美国军队对战争更多的直接控制权。
但这些问题——巴基斯坦支持有限、阿富汗政府效率低下等,与此前使美军陷入泥潭的问题相同,而且多次被提及。首先是小布什政府,然后是奥巴马政府。然而,即便是奥巴马2011年向阿富汗增兵10万人也依然未能扭转阿富汗境内冲突的走势。
“未能得到巴基斯坦在反恐问题上的更深入合作”,以及“未能让阿富汗政府变得更加高效”,这些都凸显了结构性的根本问题,以及美国无法扭转的利益冲突。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该国的军方和情报机构一直将阿富汗视为战略纵深,是针对印度的缓冲地带。这便解释了为何伊斯兰堡要在与华盛顿的合作问题上两边下注,尽管这被美国视作“两面三刀”的行为。
此前美国曾通过暂停军事援助的方式,向巴基斯坦施压,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获得成功。此外,巴基斯坦也可以借助自己的优势,对美国的“新阿富汗政策”做出反应。如果华盛顿走得太远,巴基斯坦很可能将会减少对美国的后勤支持或情报支持。
喀布尔政府在延续性上的缺点反映出,阿富汗国内不同部族之间一直在争夺地盘,无法构建起除依靠外国援助和种植罂粟以外的经济模式,而且也没有中央集权政府的历史。有时,美国似乎未能认清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而且还是一场内部冲突。
应当有备用计划
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新阿富汗政策”与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此前的努力没有半点区别。新政策中的新鲜元素很可能被证明是会起到反作用,如寻求印度发挥更大作用、给予美国军队更多自主权等。
例如,今年7月发布的一份联合国报告称,2017年截至到目前,阿富汗的平民伤亡人数已经创下了新高。这样的惨剧使得反叛分子们能够招募更多参与者,喀布尔政府的威信也会大打折扣。
美国战略中的军事维度似乎比政治维度更加凸显。新政策中并未透露出要增加对喀布尔民间援助和资源投入的意愿。然而,一个成功的反叛乱政策的核心要求便是合法、能够掌控局势的当地合作伙伴。美国的新政策无疑将会获得战术上的成功,甚至重新夺回塔利班控制的地区。但它是否能够创造条件,让塔利班回到政治解决的道路上来呢?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干预阿富汗的做法让人们想起了其在越南的经历。叛乱分子明白,外国人最终总是会走的。因此,塔利班不需要获胜,他们只需要避免失败。
特朗普说:“我们的决心不是没有限度的。”美国的担忧是,一个匆忙的撤离将会给恐怖主义分子留下真空。
如果新政策失败,是否还有备用计划?一个选择或许是,美国开始阶段性撤离,与中国合作,在上合组织的支持下,在前线省份通过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构成接触组织,重启和平谈判。美国和中国能够引领北约与上合组织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其原则是阿富汗最终不能成为“伊斯兰国”、“基地”组织和其他恐怖主义组织的安全天堂。▲
(作者是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国际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曾担任美国副国务卿高级顾问,本文由王晓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