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核心课程优秀教材的探索与实践

2017-09-08路宏敏谭康伯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特色教材

路宏敏, 谭康伯, 苏 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1)

建设核心课程优秀教材的探索与实践

路宏敏, 谭康伯, 苏 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1)

教材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要素和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浅议核心课程优秀教材建设,提出专业建设驱动教材建设,教学团队保障教材建设队伍稳定,以及机制创新促进教材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教材建设;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2015 年在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15 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我国到21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1]。因此,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大学的功用,优秀教材建设是必要的教学资源建设基础。本文以国家级特色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为例,浅议建设优秀教材的探索与实践。

1 教材建设的驱动力源自特色专业建设

教材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最基础、最具体的要素和资源,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建设内容,也是在人才培养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2]。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体现所涉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载体。专业培养方案涵盖所涉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与所涉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符合所涉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我校设置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以及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防特色专业—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工程。在这两个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电磁场与电磁波”为工程类基础课程,“微波技术基础”、“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为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初期的核心课程教材建设特色鲜明,并已获得显著成效。如:已故吴万春教授1974年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5年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分别出版的《电磁场基础》和《电磁场理论》教材。首届国家教学名师梁昌洪教授1985年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2006年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分别出版的《计算微波》和《简明微波》教材。已故刘鹏程教授1993年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磁兼容原理及技术》。这些电子信息类教材既解决了当时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为此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近十年来,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历史积淀和社会影响力的传统优势专业,逐渐发展演变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建设的发展要求修订培养方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其内含的特色专业核心课程也不断与时俱进,促进了相关教材建设,我校已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情况示于表1、表2。在入选教材中,梁昌洪教授主编的《简明微波》荣获2011年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路宏敏教授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第二版)》荣获2013年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表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表2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实践证明,某种程度上教材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导向作用,专业建设的发展是驱动教材建设的内在需求。

2教学团队是教材建设队伍稳定的保障

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教学团队,我们提出“教学团队建设是基础,学生全方位培养是根本,内涵发展突出专业是特色”的建设理念。根据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精神,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2003年我校梁昌洪教授主讲的“微波技术基础”首批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他获得首届高校“教学名师”称号。2007年由于国家级“微波教学团队”获批,“微波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科学的精神与方法”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4年路宏敏教授主讲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被评为“陕西省资源共享精品课程”,2015年路宏敏教授、谭康伯副教授主讲的“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也被评为“陕西省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同年陕西省“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批。

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和改革实践,我们也构建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持续建成了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群,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

教材编写是教材建设的关键,编写团队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材质量的优劣。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传帮带有序的教材编写队伍是教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们以教学团队的教师为教材编著成员,以讲授精品课程的教师为骨干,进行教材建设工作。我们构建教材编写团队的理念是:以学术造诣深的老教师为基础; 以基础知识扎实、科研水平优秀、教学业务过硬的中年教师为骨干; 以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为补充,形成了三层次教材编写师资梯队。

依据马丁·特罗的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初入学率已达到 15%以上,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我国高校教材建设迎来了大众化发展的崭新阶段[3]。在这个新阶段里,我们教学团队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分析教材建设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完善教材建设工作,提高教材建设质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我们认为,教材是培养专业人才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重要工具,基础理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通用性。教材编著中,既要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内容,保留经典的核心内容,为学生建立终生知识体系打下良好基础,又要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要求,以利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先进科技内容掌握。

教材编著工作中,我们重视教材内容与“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衔接与协同。强调合理融入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实现教材的经典与现代的统一、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更新不是简单的添加,而是需将新旧内容重新组织,体现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4]。重视处理教材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使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要适应人才培养层次和课程类型的要求。体现教与学的关系,教材中融入难度合适、数量适当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作为基本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并进行提示性引导。使学生能够应用基本理论,现代仿真工具或者实验方法,分析解决这些科学与技术问题。教材反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观念,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得到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训练,能在知识的获取与创新素质的培养上受益。

实践证明,以教学团队为教材编著队伍,精品课程的讲授教师为骨干,是进行优秀教材建设工作的有效方法。

3机制创新促进教材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为抓优质、创精品,加大教材建设力度,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编写出版更多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我校进行了教材建设的机制创新。制定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励办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经费资助引导鼓励教材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教学团队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就是得益于我校教材建设机制创新。

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牵引,激励中青年教师将现代仿真工具和设计方法、学科前沿论题融入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积累编著教材的素材。多方筹措整合经费以建立教学团队运行基金,解决团队内部课程和教材建设的运行费用。

近年来,我校中青年教师投入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的积极性和驱动力,均受益于机制创新。4人获得校级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奖,其中2人获得一等奖,由此直接晋升副教授。3人科研和教学并进,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我们的实践证明,加强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建立良好、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教材建设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本文总结了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系列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工作取得的持续成果。目前,已形成专业建设需求驱动教材建设、教学团队保障教材建设队伍稳定,以及机制创新促进教材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教材建设模式。此教材建设成果和模式,对高校教材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周远清. 我的教育研究情愫-兼议建设高等教育研究强国[J]. 北京:中国高教研究, 2016,(3): 1-3

[2] 李 辉.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界下的教材建设路径-基于美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 广州:高教探索,2014,(6): 128-131

[3] 黄俊平. 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教材建设的特点、问题及模式选择[J]. 武汉:出版科学, 2015, 3(23):44-47

[4] 孙汉文. 教材建设的原则与实践-关于几个关系问题的处理[J]. 兰州:高等理科教育, 2006, 1: 106-10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cellent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he Core Courses

LU Hong-min, TAN Kang-bo, SU Tao

(SchoolofElectronicEngineering,XidianUniversity,Xi′an710071,China)

As a basic elements and resource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the excellent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curriculum is simply discussed. We propose that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drives the internal demand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the teaching team guarantees the team stability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mechanism innovation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teaching material building; teaching team; top-quality course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2016-06-18;

2017-08- 06

陕西省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2014-15-9)

路宏敏(1961-),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电磁环境效应与防护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hmlu@mail.xidian.edu.cn

G642.0

A

1008-0686(2017)03-0148-03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特色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特色种植促增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