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安全教育

2017-09-08叶昌元

城乡建设 2017年16期
关键词:体验式事故培训

■ 本刊记者 叶昌元

未来城乡

体验式安全教育

■ 本刊记者 叶昌元

安全事故的教训不易传承

“有两件事让我终身难忘:1994年12月,柳州市建筑机械总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黄是勇,在北京西客站施工中因事故身亡;1998年3月,西安煤气公司煤气储罐发生泄漏爆炸,造成多人伤亡。这两起事故发生后,我都陪建设部领导去看望逝者家属,永远忘不了他们呆滞的眼神、撕心裂肺的哭嚎。我感到这些家庭被毁了!”在“中国施工安全教育高峰论坛”上,中国土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士杰发表演讲时提到这样一段经历。

7月29日,中国建设报社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天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办该论坛。

没有人不珍惜生命,但安全事故为什么从未间断?这大概如同冰箱:安全事故就像冰箱门一样,将事故的当事人与局外人隔开—外面的人从来看不到里面的黑暗,打开冰箱门时,总看到里面是亮的—局外人总是难以体会当事者的惨痛,常常掉以轻心,不以为鉴;而体会到那种深刻惨痛的人往往已故去。

据住建部发布的《2016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显示,2016年全年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主要表现是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2015年相比均有上升,特别是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还没有完全遏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如2016年江西丰城电厂11.24事故造成74人遇难。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深基坑工程等依然是较大事故多发领域。

论坛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建设安全研究中心陈大伟教授展示其研究结果(见下页三图):群死群伤的较大事故发生率低,所造成的伤亡总人数也较低;而一般性事故多发,虽然每次造成的伤亡较小,但累积总人数却很高,其死亡人数接近较大事故的7倍。

陈大伟教授认为:1起事故死亡1人—需要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体验式、安全技术交底、师傅带徒弟、VR(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方法消除隐患;群死群伤—需要加强企业和项目安全管理,提高安全人员能力和技能,而企业和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又对建筑工人安全培训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这一点,刘士杰的看法与之吻合:“施工安全教育包括两个层次,首先是对操作层的教育,主要是对一线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比如,体验式安全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培训方式。其次是对管理层的教育,主要是法律知识和技术规范的教育,不能瞎指挥和蛮干,要强调责任意识。”

由于一线操作人员的数量远高于管理层,一般事故的起因也多是他们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薄弱造成,对这个层面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2003~2016年房屋市政工程死亡事故统计图死亡事故总体呈下滑走势,但2016年出现“翘尾”现象

体验式教育让人铭心刻骨

天恒建设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特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杨金锋认为: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表现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而所有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据统计,7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作业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造成的。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缺乏的生产一线作业人员身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行为的养成,与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密不可分。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安全培训教育还基本上以培训师为中心,“以教为主”,难以使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北京市非常注重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的推广,于2016年印发通知,要求各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在2016年底前至少明确一个体验式安全培训基地或安全体验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就是天恒公司的体验基地之一。体验式培训强调以学员为中心,“以学为主”,让学员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获得知识和技能,改变自身的态度和行为。

2016~2020年期间,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将有总投资约4000万亿元的基础工程陆续进行建设,每年都将有数万工人进入该区域作业。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具有建设的高速性、密集性、多样性等特点,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整体项目建设安全任务指标为:零事故、零伤亡。

2017年2月24日上午,习总书记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考察副中心建设情况。习总书记来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逐项观摩培训项目,并同工人们亲切交谈。他强调,安全生产必须落实到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并嘱咐:安全第一!

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内,工人正在体验铁棒砸到头顶的感受

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除了铁棒砸顶、混凝土块砸脚等实物带来的感受外,还包括VR式体验,如从高空坠落,给人极强的震撼力。这让从事高空作业的工人一辈子也不会忽视安全措施。

体验安全培训体验馆采往往用模块式组合,根据施工工种,设置相应模块,便于安装组建、便于运输、回收复用,开设于不同的工地;培训类产品能够灵活组合,可扩展、可提供菜单式、多样化培训需求。

搬迁中的安全培训体验馆。这种体验馆便于拆卸、运输、组装

体验式教育将再向前迈出几大步

科技发展,早已给予我们从未有过的体验,比如,CAD、BIM技术将尚未建成的房子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选择任一视角、任一视点去观察它、评判它。此前,设计师如果需要向业主展示其设计效果,只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实物模型。但模型也未必能达到真实的效果,比如,将人民大会堂的微缩模型放在你的面前,你是无法感受它的宏伟的。而现在的虚拟技术,完全可以让你“置身其中”。

沿着这种发展方向,我们可以推测到不远的未来,体验式教育还会向前跨出几大步。

一是从VR到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比如:在视觉化的增强现实中,用户利用头盔显示器,把真实世界与电脑图形多重合成在一起,便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围绕着它。增强现实技术包含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跟踪及注册、场景融合等新技术与新手段。

另外,未来的体验式教育中,实物部分会减少,虚拟部分会相应增多。这样可以减少场馆建设,节省成本。也许,一套穿戴设备就可以让你体验不同工种、不同场景、不同伤害。

二是从安全事故体验扩展到质量事故体验。质量事故往往与安全事故不可分割。我们现在说的安全事故,常常指当下发生的事故;质量事故可能是长远的、更大规模的安全事故。

就现在的技术而言,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建筑材料、施工的质量推演出建筑在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故,甚至可以模拟出发生事故的过程:没有混凝土包覆的钢筋如何在空气中一点点锈蚀,在沿海地区与内陆锈蚀的速度将会有何不同。不合理的受力构件,如何一点点变形,直至破坏。通过模型,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展示未来几天、几个月、几十年的变化。这种演示,对业主、年轻的设计师、施工工人、采购员等,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警示教育。

三是向更大范围推广。全国各地注重改进教育方式,也在作一些探索。山西建工集团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动画形式演示出来,让一线人员直观地掌握知识要点:针对模架坍塌主要原因,总结出架体扫地杆缺失、水平杆缺失、立杆顶部悬臂端过长等对架体整体稳定性影响;针对基坑开挖深度与相关参数的变化关系、基坑顶部增加荷载、基坑浸水等因素制作动画演示教学视频。中建一局集团在北京市大兴区建设了中国建筑安全培训体验基地,设置了“一室两馆”即:安全视听培训室、个体防护体验馆和安全实景体验馆,包括了安全帽冲击体验、安全带体验、洞口坠落体验、移动式脚手架倾倒体验以及安全防栏杆倾倒体验等24个体验项目。

针对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传统安全教育方式,住房城乡建设部质量安全司丁博涵在论坛上说:“完善安全教育投入机制,大力推广体验式安全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刘士杰指出:工程的本义就是为了人类的安全、便捷、舒适,许多工程牺牲了少数人的生命、换来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人类财富的积累和生活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工程建造的意义正在、也应该向其本源回归,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体验式安全培训中心的典型构成

现在,安全体验培训中心(基地)一般划分为安全培训区、安全防护用品及安全知识展示区、安全体验区。

常见的安全体验项目在20项左右,分别为安全帽冲击体验、安全带佩戴体验、洞口坠落体验、挡土墙/墙体坍(倒)塌体验、综合用电体验、紧急抢救(人工呼吸)体验、洞口坠落体验、吊运作业体验、垂直爬梯倾倒体验、移动式操作架倾倒体验、有限空间作业体验、灭火器使用体验、不合格水平通道体验、不合格马道体验、标准楼梯体验、合格水平通道体验、安全防护栏杆体验、搬运重物体验、平衡木体验、安全防护用品佩戴。

安全防护用品及安全知识展示主要有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鞋、密目网、防毒面具、防护罩、消防架、消火栓、灭火器等防护用品展示,施工现场重点安全知识介绍及企业成果展示等。

安全教育培训区一般设置多媒体设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安全教育视频主要有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安全应知应会知识,应急、逃生、急救措施等。

培训中心往往提供数十个安全体验项目模块,实现菜单式选择。

北京市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的肯定。部分安全体验培训中心承办了属地主办的安全月主题活动、安全月宣传日活动。主管部门、相关企业多次来培训中心参观指导,一致肯定了安全体验培训的效果、模式及带动作用,对行业内开展体验式培训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北京市住建委于2016年、2017年连续两次发文要求在建设施工项目推广安全体验教育。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势必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建筑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特性包括全员性、全面性、针对性、连续性、经常性、规范性、综合性、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未来建筑安全教育培训核心关注点为培训教育的“有效性”—“十次说教,不如一次体验”。

(杨金锋)

猜你喜欢

体验式事故培训
学中文
培训通知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