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产注入城市发展新动能

2017-09-08文丨刘看山

遵义 2017年17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增加值服务业

文丨 刘看山

三产注入城市发展新动能

文丨 刘看山

目前我国已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在二产增长放缓的同时,三产的比重不断提升。

2017年上半年,GDP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6.4%,第三产业增长7.7%,其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4、0.3和0.2个百分点。所以,2017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是第一、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的结果。

从三次产业看,对经济增长起主要贡献的是第三产业,因为只有第三产业的增速超过了经济增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速都低于经济增速。

国家发改委今年6月发布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下称《大纲》)提出,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关系经济转型升级,是振兴实体经济、支撑制造强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产,北上广深的经济“发动机”

第三产业的占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正因为如此,追求第三产业的较高占比,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

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在70%左右,就城市而言,比较发达的城市,如纽约、伦敦、香港等,三产都达到了80%以上。2015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50%。2016年达到51.6%。

在市场力量与产业升级动力的作用下,中国许多城市的经济结构已与全球领先城市趋同,服务业逐步成为经济发达城市的主导产业,堪称城市发展的“发动机”。

“北上广深”等超级城市自不待言,其他经济发达城市的服务业比重近年来也在稳步上升,已经或即将占据当地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大纲》提出,要加快建设多层次服务经济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资源要素密集、规模经济显著、专业分工细化和市场需求集中的优势,完善服务功能,打造不同层级的服务经济中心,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服务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

其中,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增强北京、上海和广州—深圳国际服务枢纽和文化交流门户功能,促进高端服务业和高附加值服务环节集聚,提高在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控制力。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凭借其较高的行政地位、便利的交通枢纽,以及较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服务业增加值的规模更大,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更强。

北京和上海作为强一线城市,也都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三大行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最为集中的地方就是京沪,这些生产性服务业辐射的范围是全国性的。

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9995.3亿元,增长7.1%,快于全市经济增速0.4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等优势行业继续发挥支撑作用。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266.8亿元,增长9.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97.9亿元,增长1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077.9亿元,增长10.2%。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去年北京,居民服务业、文体娱乐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和7.8%,比上年分别提高7个和4.3个百分点。公共服务业增势较好,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教育增加值分别增长7.1%、8.7%和9.1%。

在上海,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9362.34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5%,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4762.50亿元,增长12.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618.58亿元,增长15.1%。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认为,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其服务业不仅服务于本身,还服务于周围省份甚至全国。比如北京的服务业不仅服务于整个京津冀,而且聚集了大量的央企总部,北方有许多民营企业将总部迁到了北京。而上海,则是许多世界500强在中国乃至亚太总部的所在地。

一般而言,区域辐射力越大,三产的比重和产值就越大。从三产占比来看,目前北京高达80.3%,上海高达70.5%,已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相当。京沪的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一方面得益于这两个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资源进一步向这两大城市集聚。

另一方面,随着京沪这两大城市严控“大城市病”、加快产业转型,很多非核心功能尤其是一些制造端的环节加快疏解到周边地区,因此二产的占比也明显下降。

如果从三产的总量来看,京沪去年都超过了1.9万亿元大关。其中,北京达到了19995.3亿元;上海的三产增加值也达到了19362亿元。京沪之后,广深的服务业增加值均超过了1万亿元,虽然与京沪相比还有差距,不过也领先后面的城市不少。

因此,将广州和深圳捆绑在一起,与京沪并列为三大全球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大体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即北边有北京、东边有上海,而南边的中心则相对平摊到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

比如深圳有深交所,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广州的优势则在于其仍是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门户型城市,是华南的政治、教育文化和商贸等中心。将广深加在一起,才具备有京沪的综合性的服务功能。

在这三大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之后,《大纲》提出,要加快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建设。鼓励各地区依托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的超大城市和部分特大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加快提升服务业层次和水平,搭建服务全国的特色化、专业化服务平台。鼓励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设立区域性、功能型总部,支持有条件的城市提升全球影响力。

国家中心城市 各自称雄

除了北上广深,哪些城市更具备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目前来看,各大区中心城市以及杭州、郑州、青岛等城市的基础最为雄厚。

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的一大作用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的十大城市,即目前固定电话区号三位数开头的城市中,除了北上广之外,还有天津、重庆两大直辖市以及成都、武汉、南京、西安、沈阳5个副省级城市。

一方面,这些大区中心城市集聚了大量的科教、医疗、文化、金融等资源,比如华中、中南开头的大学主要集中在武汉,西北开头的大学主要集中在西安等,它们不光服务本省域,而且辐射到周边省份。

另一方面,服务业包括了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些大区中心城市集聚的人口也都是名列前茅。除了西安之外,其余几个大区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都已超过500万大关。庞大的中心区人口规模,也为餐饮、商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大区中心城市,与目前我国正在布局的国家中心城市存在高度吻合。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

在目前已经入围的8座城市中,除了郑州外,其他7个城市分别是北上广和重庆、成都、武汉、天津,都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十大城市之列。而未来国家中心城市如果进一步扩容的话,从引领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西安、沈阳、南京等大区中心入围的希望最大。

在重庆、天津、成都、武汉、南京、西安、沈阳之外,杭州、郑州同样具备了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的基础条件。尤其是杭州,虽然不是大区中心城市,但杭州这几年表现十分亮眼。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在两年冲刺期,杭州、南京、青岛三城的第三产业的增速、增量,都明显高于第二产业。

在晋级万亿俱乐部的2015年,杭州第三产业增加值高于二产1900多亿元,增速也达到二产的两倍以上。2016年,青岛第三产业增加值高于二产1318亿元,增速比二产高出2.5%。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在成都、南京、杭州三座城市,仅仅是信息服务、金融以及咨询服务三个服务行业存续企业之和,就超过了各自城市制造业存续企业的总数。

有评论指出,多年来中国城市间始终持续的“硅谷热”,正进入到以深圳南山、北京海淀和杭州滨江为代表的“三城演义时代”。作为“电商之都”,目前杭州集聚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子商务网站,同时,在电子支付、云计算、快递、网络营销、信息技术、运营服务等领域涌现众多专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商。

2017年6月,谷歌、亚马逊、Wish、PaytmMall四大跨境电商巨头落户杭州。签约仪式上,Paytm Mal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Vijay毫不掩饰他对杭州的信心,表示将考虑继在印度、加拿大之后,在杭州设立该公司第三个企业研发中心。

在信息经济的带动下,杭州这座“1.5线”城市正在迈向一线城市行列。杭州也被外界称第五个一线城市。

郑州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省会、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2016年12月,郑州正式进入到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同时,郑州也是目前8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唯一一个地级市。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分析,河南户籍人口超过1亿,常住人口也有9000多万,但城镇化率较低,省会郑州又是河南的单极核心城市,在河南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将有大量人口流入郑州,因此未来郑州将很可能发展成为中心城区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在这个过程中,郑州的服务业也将加快发展,而且其服务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展到周边省份地区。

此外,青岛作为经济第三大省山东的领头羊,去年经济总量也超过了万亿元大关,三产产值达到了5479亿元。

另外,在《“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像大连、哈尔滨、昆明、厦门、乌鲁木齐几个城市被定位为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国际人员往来、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打造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交通中枢。因此这几个城市以及济南、合肥、长沙等省会城市未来也具备较强的服务经济中心能力。

发展“三二一”是必然

发展第三产业,是政府的选择,也是市场的选择。

7月4日,佛山南海迎来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甲骨文(佛山)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专注于企业软件管理的甲骨文公司,与南海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愿望结合到了一起。

7月27日,蔚蓝的胶州湾旁,互联网娱乐人才服务商美空与青岛“牵手”,决定将总部迁至青岛高新区。在青岛的城市定位中,“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赫然在列。

来自南方报业佛山云智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佛山八座城市的服务类企业数量已可与制造业企业数量相伯仲。

其中,在成都、南京与长沙,代表着高端服务业的科学研究类企业数量,甚至高出制造业企业数量30%—50%,成为不可忽视的市场新力量。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随着国内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将从工业化时期的二三一走向三二一的城市结构,“这是必然趋势,商业是一座城市的基本功能,大量人口的集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商业配套的问题,从历史趋势看,任何的工业城市最终都要走向大商业城市。”

陈鸿宇表示,这种趋势会首先从城市的中心开始,然后通过墨渍式的扩散向周边区域不断延伸,尤其是省会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它们的中心城区必然成为商业中心。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当物质产品的短缺基本消除之后,经济增长必将更多地依靠服务业拉动,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大趋势,这也是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

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智慧经济已然成为世界经济最亮丽的新增长点。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高度的倍增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社务等新发展正风生水起。同时,由于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的需要,又催生了多样化的信息内容整合、咨询评估、创新设计、智能制造等增值服务,使得各种类型更深入、更专业、更具个性化的定制信息服务蔚然成风。

另外,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推展,大量传统服务部门也完成了向现代服务业的“华丽转身”。譬如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输业、仓储业等传统商贸流通服务业,变身为现代电商和物流业。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国际化崛起的中国公司,都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服务行业相结合的典范,如腾讯、新浪、网易提供社交和娱乐服务;携程、艺龙提供旅游服务等等。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深度渗透,不但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一大实质性区别,还将是现代服务业火箭式喷发的最强劲动力。

中国已经在走一条追赶式、跨越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路,精准选取当地发展基于信息化应用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力点,为培育壮大新型支柱产业创造更为宽松、更为优越的投资、政策和发展环境上来更加适合当前城市发展。从北上广深,或国家中心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成为主导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寻找第三产业的强大动能,无疑是一个极其明智的大抉择。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增加值服务业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