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17-09-07黄琳舒
黄琳舒
电视媒体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和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这三大网络的融合与发展,促使我国的电视媒体行业快速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需要大量的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是一个时代性较强的快速发展行业,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分析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中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建立一种新的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模式。
一、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1.知识结构
首先,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是通过声音和画面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提供给大众信息,简单来讲,就是必须要具备传统的传媒媒介相关的知识以外,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的掌握新型的媒体知识,例如网络媒体,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更好的发展起来。其次,必须具备学科知识,主要是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涉及到文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科学,因此,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三,必须具备方法类的知识,捕捉信息、筛选信息都要具备较强的思维方式,不仅要用创新思维做出正确的分析,还有结合其他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
2.智力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记忆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力。人才具有感知力才会具备敏锐的知觉,从而带来灵感。随着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新闻直播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就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现场报道水平,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进行报道。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记忆力是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要求,媒体传播的主要媒介就是声音和图像,因此,要求人才应该具备将声音、图像转换翻译的能力和迅速记忆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力是创新人才能力的核心,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3.非智力结构
非智力结构主要包括兴趣、性格、情感、动机以及意志等。非智力结构与智力结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就是非智力结构的培养,但是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非智力结构,从而使创新人才同时具备良好的动机、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开朗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兴趣于一身的新型创新人才。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媒体典范。但是,在我国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创新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有些媒体过分的追求利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乏创新能力,致使互相模仿的风气泛滥,媒体内容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大大的降低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综合竞争能力。从媒体之间的竞争经验来看,能够决定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整个市场上地位的直接因素就是媒体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必须创新,而重点就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人类的繁衍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殖繁衍,一种是文化繁衍。在生殖繁衍的过程中有遗传同时也存在着变异,这为人类在生物学上的进化和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文化繁衍的过程中,因为文化无法遗传,因此只能依靠一代一代的人传承下去,在这传承过程中有继承也有创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推动的作用。传承文化的手段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人具有社会实践的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继承原有的文化,还要在这基础之上创造出新的文化。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传承,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的进步,因此,要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发扬光大,就要求培养出不仅具有继承能力还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的发展建设来看,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求高校教育要抓住历史的机遇,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出适合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综合设置,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转变。从国外的发展建设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家逐渐崛起,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强大。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是传承知识、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摇篮,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要求高校要注重培养信念、品德、知识和技术等全面发展的新型创新人才为教学目标,以适合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4.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根据调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对口专业率相对较低,说明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质量相比不高,这会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变化相对较快,不但要求人才要在工作中学习,而且要求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通常来讲,在校接受系统的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点,然而,学校只培养了基本的创新素质,在社会实践中,人才的创新能力才逐渐发挥,这要求人才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推动了廣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以及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
1.创新人才培养均衡化
我国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和转变教育理念作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增长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而且专业的分布不均衡。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控制专业的增长,通过进行严格的评估,控制一些招生过多专业的招生数量,将专业招生人数少的专业进行帮扶,优化专业的分布区域和结构层次,以达到均衡化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2.创新人才培养层次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层次化,这是根据不同的需求所决定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才都必须要具备创新能力,成為创新型人才。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育中,要根据每个学校的性质和种类,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但无论是哪一类学校一定不能忽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的需求。
3.创新人才培养整体化
专业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等都是培养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方面的知识整合,从而建立有机的教学体系,才会有效的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存在“专业内容狭窄”的弊端,因此,高校必须进行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整体化的发展,将创新培养深入到学生学习中去。
4.创新人才培养共同化
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上存在着教学误区:一是学校与媒体之间的误区,通常将学校作为主体,将媒体作为客体;二是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误区,将学校的管理者作为主体,将教师作为客体;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误区,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主体的认识,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不能充分地满足媒体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就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里。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应该建立共同化的主体理念,将学校的管理者、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看作是具有共同性的主体,这些主体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满足了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5.创新人才培养科学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化,从广泛意义上来讲,关系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评价,从狭义意义上来讲,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针对这些评价和管理片面的问题,应该充分的体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色教育,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制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人才的培养是呈周期循环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良好发展,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以及专业的需要,因此,要将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的责任共同担当,将创新能力培养深入到人才学习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为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