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顽童”坐诊 先来一副搞笑药方

2017-09-07田儒森

晚晴 2017年8期
关键词:张健老顽童毛笔字

田儒森

今年84岁高龄的老中医黄恺行,几十年一直用毛笔字给患者开处方。他说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影响下一代,让中医这个国宝继续发扬光大。

用毛笔开处方坚持三个原则

在贵航三○○医院华烽分院“老中医黄恺行教授传承工作室”里,一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中医正在给患者把脉,用毛笔开处方。与患者的言语交流,让患者感到很轻松。

他就是今年84岁的黄恺行老先生。很多患者看到黄老先生满头白发时,都憋不住问上一句“老先生,您多大岁数了?”“不算老,才三十多岁呢,只是长得着急了点。”逗得患者笑个不停。

“不要介意哈,我就是个‘老顽童”黄老先生还不忘补上这么一句“我常常给患者开两副药方,一副是有药药方,一副是无药药方,能把你们逗乐就是这副无药药方。你看,你们笑了吧!”

黄老先生说,平时大家看到老中医开的处方比较简单,可是,它却包含着一整套中医系统理论,其理、法、方、药四要素全部浓缩在一张纸上,这就要求中医的水平极高才能办到。而现在的电脑处方,很多时候都省掉了这些要素。

也就是说,一要“谨守病机”,医生开方用药极其严谨,绝不会妄下结论;二是用药精简,基本上8-9味药物;三是剂量小,一般在一钱至三钱之间,主张徐徐收效,以平和为贵。

“正因为处方精简,又能减轻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我想让中医文化传承下去。”黄老先生说。固然,坚持用毛笔字开处方的传统是永远也不能丢掉的。

遵从望闻问切药方经常90元

事实上,在采访黄老先生之前,记者曾调查过10位市民,得知在当下仍有人坚持用毛笔字开处方时,有7人感到惊讶。他们认为,这样做工作效率难以提高。不过,也有人赞成,认为中医有中医的文化内涵,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传统,电脑永远也无法取代。

26岁的小伙张健,是贵航三○○医院华烽分院一名中药技师,他表示自己第一次看到黄老先生用毛笔字开处方时,第一反应也是惊讶,最初以为黄老先生的行为已经与当下社会严重脱节。

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过后,张健的观念开始动摇了。他明显察觉到,当黄老先生给患者看病时,并非像现在相当一部分年轻医生那么略显急促,而是完全遵从中医上讲究的“望、闻、问、切”四诊合一的步骤进行。同时,黄老先生在经过一番思索后,才一笔一划地给患者开药。

另外,张健还察觉到,黄老先生在医院坐诊时,很少过问药价,他都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适量用药。“很多时候,黄老先生开出的药方算下来才90元钱。”张健说,正因黄老先生高尚的医德、医风,以及他认真给患者看病的态度才深深地打动了他。

2014年,为了学中医及传承黄老先生的中医文化,张健向黄老先生拜师学艺。至今为止,黄老先生每周都布置4次作业给张健,如果未完成作业,张健将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另据悉,除了张健以外,还有另外4名年轻医师现在也随同张健一块,和黄老先生学中医、练毛笔字、听课题。他们都给自己定了个任务:要好好学习中医文化,不辜负黄老先生的心愿,将中医文化传承下去。

每月写坏3支笔 他有忠实“医托”

据了解,目前,黄老先生除了每周一、周三在贵航三○○医院华烽分院坐诊外,周二、周五他还将在中医二附院坐诊。但是,不管在哪看病,黄老先生开的处方始终几十年如一日,提起毛笔统一以行楷字体给患者开处方。“现在一个月要给三四百人看病,写坏3支毛笔,半斗墨。”黄老先生说。

黄老先生说,虽然自己年事已高,家庭经济条件也不错,但是,由于爱好医学,更想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因此,他并不想放下工作到公园遛鸟、散步,而是希望走进社区医院、中医附院,能治一位是一位,因为,市民们还是需要老中医。

事实上,黄老先生的大名确实早就深入人心。家住百花山的徐女士,一直冲着黄老先生就诊而来,每次黄老先生给她看病时都是十分细心,开的药方药效也特别好,而且还便宜。

另外,其他中医给患者开的处方无法带走,而黄老先生则不同,他开的处方患者完全可以拿到外面自己购药,这一举动让她感到十分敬佩。

而王先生也表示,黄老先生确实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老中医,开出来的药方确实便宜,而且不乱用药。另外,还记得有一次,他为了试探黄老先生的水平,故意隐瞒自己的病情及病齡,但黄老先生在给他就诊后,很明确的说出病情及病龄。从那以后,他几乎成了家属们的“医托”,谁生病了,他就带谁找黄老先生看病。

“另外,单是黄老先生的毛笔字处方就值10块钱嘛。”王先生戏称,他认为老中医本就应该写毛笔字,这才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来源:《贵州都市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健老顽童毛笔字
张健书法作品
张健书法作品集
毛笔字的《体育课教案》
我的课余生活
毛笔字,我的好朋友
“老顽童”爸爸
老顽童
我的“老顽童”外婆
为青春埋单
会说话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