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策略及尺度

2017-09-07朱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越位共育家园

朱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深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建立家园教育同盟是一种必然趋势,指导家长进行科学家庭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策略与方法有:(1)关注幼儿身心,提高家长信任度。(2)拓宽家园沟通渠道,增进家园联系。(3)建立家长资源库,发挥家长优质资源作用。(4)建立“体验互助式”家园教育指导模式。同时注意把握尺度,警惕家长工作中的“越位”现象,即距离不越位,话题不越位,权限不越位。

家庭教育合作伙伴教育观念家园共育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儿童教育是幼稚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建立家园教育同盟是一种必然趋势。幼儿园如何使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理念、意义、内容和要求,帮助家长正确陪伴儿童在家中的生活,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儿童在幼儿园内所受的教育,在家庭中巩固延伸下来,内化成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品质习惯,需要幼儿园做出专业引领,携手与家长共同探索有效合作途径,让幼儿在家园教育同步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对于现今流动性强、开放程度较大的城市来说,许多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程度參差不齐,职业、思想、状况差异较大,对孩子的期望各不相同。经调查表明,目前幼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不少家长对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上小学后才是教育的开始。(2)大部分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和兴趣特长,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良好性格、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3)幼儿家庭教育是空洞理论,听起来好听,用起来不管用,树大自然直,让孩子随性成长,没必要过问太多。(4)对孩子过分溺爱骄纵,过度保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而等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却迁怒指责幼儿园、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是问自己在孩子问题责任中该承担多大的份额?自己又为孩子做出了何种表率?培养了何种性格和习惯?值得每个问题家庭认真思考,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意义。

二、教育研究与发现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深远。2016年底,教育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相关研究表明,0~12岁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人格在6岁左右已初具雏形。而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人格的形成影响甚大,可见人格培养的源头在家庭、在童年。指导家长进行科学家庭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的职责之一。首先幼儿园、学校要明晰自己的责任,不要过多的承揽家庭教育的责任,而且根本就是无力的、空乏的。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引导家长从思想上认同家庭教育的深远意义,有目的、有方法的有效实施家庭教育,为中国新生代家长补上家庭教育缺失的一课,为孩子的成长找到有力的同盟军。

三、教育策略与方法

教师是家园合作的具体操作者和实践者,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双方只有建立在尊重、理解、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合作伙伴,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共同担负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任。

1.关注幼儿身心,提高家长信任度。幼儿是家园双方关注的焦点,因为家园双方都共同爱着、关心着孩子,围着孩子而多方交流。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是双方良好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也是家园合作是否顺利的感情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充满爱心、诚心、责任心的对待孩子。如教师对孩子的牵手、拥抱、爱抚、夸奖和微笑,一个小举动或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温暖孩子的心,赢得家长的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得到家长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家园合作才能得到广大家长的真诚配合。

2.拓宽家园沟通渠道,增进家园联系。幼儿园建立微信公众号,分类别将校园文化理念、环境创设思想、保教课程设置、特色项目活动、安全工作防卫、营养食谱更新、寒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收费提示等各种信息定期在“微家园”上发布,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各年龄班建立班级微信群,内容为班级学期计划、月计划、周安排、班级活动照片、视频、育儿知识、亲子游戏、亲子制作、亲子诵读等素材,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所在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培养目标和习惯养成阶段梯次,能有效指导家长与幼儿亲子互动模式。使家长不仅知道怎样做,还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改变了以往被动完成亲子任务的现象。

3.建立家长资源库,发挥家长优质资源作用。幼儿园建立了各班家长资源库。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学历信息、(毕业院校、专业)、教育信息(教育理念、兴趣爱好、特长、教育方式),并对家长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分类整理,根据各班活动需要,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如请做儿科医生的幼儿妈妈为孩子们讲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预防;请在交警支队工作的幼儿爸爸为孩子们演示交通信号手势、讲解交通标志和遵守交通规则;邀请“爷爷奶奶DIY”等活动,彻底改变了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被动局面,真正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使得幼儿园教育打破了围墙限制,走向更加开放的空间。

4.建立“互助式”家园教育指导模式。如体验式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亲子活动、阶段性助教、家长义工等活动方式,通过让家长们在体验式洗脑、互动中感受、激烈中讨论、展示中分享、辛苦中感悟,小游戏玩出大智慧、家长教育家长胜过教师的百倍说教,让家长真正了解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遵从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幼儿的自身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收获科学的育儿知识和经验。从中也体会到教师工作的繁重与琐碎,转变优化教育思想观念,主动迁善自己以往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达到彼此谅解,传播正能量,共同寻求教育智慧,实现家园共育的双赢。

四、把握尺度,警惕家长工作中的“越位”现象

教师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便于家园工作的有力开展。但关系处理不好,也容易因交往“越位”而给工作带来麻烦。因此,教师要保持职业敏感度,做家长工作时,说话、行事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做到几个“不越位”。

1.距离不越位,与家长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防止因心理距离过近而给工作带来不便。

2.话题不越位。教师与家长谈论的话题尽量不聊私人话题,以免引起家长的猜忌,影响家园关系的稳定。

3.权限不越位。教师要在规定的工作权限范围内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打破、不超越,脱离幼儿教育之外的任何交往与合作。如婉言谢绝家长生活上的帮助、馈赠,不介入幼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这是幼儿教师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职业操守的体现,用心维护来之不易架设起来的家园共育桥梁。

总之,在幼儿教育整个系统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其实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好,才能“枝粗叶肥”,这恰是“庄稼养根,育人养心”教育!今后要继续带动家长深入家园共育的过程,有机地改善家庭教育的内涵,使家园合作显示出连续性、整体性,从而提高家园共育的整体效应,使中国面临的教育问题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创建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幼儿教育[M].金城出版社,1994.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郭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模式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幼儿教育,2007,(18).endprint

猜你喜欢

越位共育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老人与海》中的伦理越位与斯芬克斯因子再思考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2011~2012赛季中超联赛山东鲁能越位特征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