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如何纪念自己的生日

2017-09-07李波

晚晴 2017年8期
关键词:庆祝大会纪念活动社论

李波

为纪念党的诞生,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建设和形象建设方面采取的一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纪念党的生日,不仅是政治领导的需要,同时也是追忆历史、教育群众、展望未来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风风雨雨95年,这些年来党是如何纪念自己生日的呢?

中国共产党生日纪念活动的形式

党的生日纪念活动形式,随着党的成长壮大而逐步成熟完善。革命战争年代庆祝党的生日,纪念形式比较简单,范围和影响都不是很大。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七一”紀念成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纪念形式丰富多彩。

中央召开庆祝大会。以中共中央名义在北京召开庆祝大会是最高规格的纪念活动,通常十年举行一次。党和国家领导人、离退休同志、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无党派人士等都会出席庆祝大会。党的主要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回顾党的发展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其他国家的友好政党也会派代表出席庆祝活动。在近些年的庆祝大会上对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在全党上下营造出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庆祝大会结束后,各级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七一”讲话精神,并且要求把精神贯彻到本职工作中。

发表“七一”社论。党通过发表“七一”社论,提出或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统一全党和全体人民的思想行动。全国解放前,1946年7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5周年。1949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成立后,除个别年份(比如1979年)外,每年的7月1日,《人民日报》都采取发表社论或献词方式纪念党的生日。同时,各地方党报全文转载《人民日报》社论。

举办各类会议。集会、座谈会、表彰会和研讨会等是“七一”纪念活动采用的主要形式。集会是党和人民群众一同庆祝党生日的一种较好形式,群众参与程度高,主题突出,气氛热烈,效果显著。这种形式在改革开放前较为多见,改革开放后有所减少。座谈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常采用的一种活动方式,有讨论、开会、学习、欢庆或表彰内容,比较灵活机动。近些年来,中央组织了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七一”座谈会。表彰会一般通过党员大会或座谈会的形式完成,表彰只作为会议的一个重要环节。受表彰的多为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很突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共产党的先进性。研讨会是理论界庆祝“七一”的一种形式,多由各级党史学会、大中专院校的教学科研单位等学术团体主办,研讨的主题集中在党的历史及相关内容。研讨会一般规模较小、学术性较强、内涵丰富。

发表纪念文章。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导人撰写并发表文章纪念党的生日,是当时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1942年7月1日,朱德在《解放日报》发表《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同日,陈毅发表纪念文章《伟大的二十一年》。1943年7月6日,刘少奇在《解放日报》发表《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一文,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同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文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二周年和抗战六周年》,文中率先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北平先农坛召开的集会上,发表题为《论人民民主专政》的讲话。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7月1日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胡乔木此间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成为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的第一部专著,在全国影响很大,是当时党史研究的代表作。改革开放后,在“七一”到来之际,离退休同志、党务工作者,以及从事专业理论研究工作的学者撰写纪念文章。很多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开辟纪念专栏、特辑,集中宣传报道领导人的纪念讲话、“七一”纪念文章、优秀党员和先进党组织的模范事迹,以及一些先进经验和典型、纪念活动等,以此纪念党的生日。

党史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主要通过发表党史专题报告、党史理论研究文章、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办“七一”纪念专刊、参观革命历史遗迹等方式进行党史教育宣传,用丰富生动的党史内容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建设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如何庆祝党的生日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非常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把纪念党的生日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949年6月30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他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28年的经验,阐明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

1958年7月1日毛泽东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毛泽东为这两首诗写的小引说:“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1959年7月1日写作《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些诗词生动地反映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爱民之情以及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和社会实践,推动社会进步的豪迈情怀。

邓小平也非常重视纪念党的生日。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6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在重庆主持召开专门会议,决定成立纪念建党29周年活动筹委会,隆重地庆祝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生日。

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客观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1983年7月1日,经邓小平本人审订的《邓小平文选(1975—1982)》在党的62岁生日这天出版发行。1988年7月1日,新时期党的重要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在北京创刊,邓小平亲自为《求是》杂志题写刊名。

此后,中共历代领导人也通过不同形式纪念党的生日,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继承革命传统,求真务实,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源:《百年潮》)endprint

猜你喜欢

庆祝大会纪念活动社论
习近平,盛世大阅兵
我也来两圈
50岁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受邀者 安倍晋三
被诅咒的羊羊谷
《纽约时报》社论批评美国陆军发布的虐俘事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