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元恩:当兵就是为了保家卫国

2017-09-07凌洁

晚晴 2017年8期
关键词:克己大榕树机枪

凌洁

今年已经88岁的老战士、离休老干部张元恩,依然精神矍铄,谈起他的战斗经历激动万分,当场给我们表演了一个拼刺刀的动作,还向我们讲诉了他的战斗历程。

大榕树下的斡旋

1942年,14岁的张元恩参加中国远征军,跟随抗日名将戴安澜率领的第200师与日寇在缅甸战场作战,打了多场漂亮的战斗,并成功解救了7000名被日军围困的英国官兵。在一次战斗中,由于战事相当惨烈,危急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他,才逃过一劫。之后,他只身一人逃到印度,来到孙立人将军领导的新38师当传令兵。

有一天,张元恩到112团送信,还没办完手续,整个112团已被日本兵围困。营长李克己带着士兵边打边退,退到一座石岩上,他看见左侧有片树林,边挥手边喊道:“跟我来!”大家跟着营长跑过去,才看见一颗大榕树,榕树上的须根往下垂,慢慢长成结实的根茎,榕树的树叶罩住了整个山头。李克己命令士兵立即上树躲起来。日本士兵追到树下,却找不到人,李克己一声令下:“打!”霎时间,200多条枪同时响起枪声,子弹犹如狂风暴雨打在鬼子头上,还没反应过来的日本兵抱头鼠窜,近百人死伤。不久后,日本兵卷土重来,将大榕树团团围住,轻、重机枪向榕树扫射。因树冠大,树叶密,敌人的子弹根本没起作用。

天黑的时候,枪声停了,李营长命令5连留下40名士兵在大树上坚守,其余人组成10个战斗小组向外突击,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榕树四周地形独特,有土包、巨石、天然洞穴,再加上士兵们一夜的人工修筑,形成一个很好的防守工事。第二天,日军发起了4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

日军联队长长久大佐恶狠狠地说:“给我困死他们!”中国士兵据守大榕树,吃、喝、彈药补给是个大难题。就在大家无计可施时,听见侦察机的声音,通过通讯设备,很快和侦察机联系上。第二天早晨,总部派飞机投下4具降落伞,里面装着粮食和补给。士兵守着大榕树,既干净,又凉爽,每天有飞机运送给养,日军只能干瞪眼,有几次日军想偷袭都没能成功。中国士兵依托大榕树,与日军展开了最独特的长达2个月的持久战,直到援军到达得救。

亲历平津战役

1948年10月,张元恩加入解放军,并被编到机枪班当弹药手。他所在的部队从沈阳出发,10天时间要赶到天津,每天走150里路,都是四时起床、五时出发,上午走八九十里路后吃中午饭,下午走六七十里路,而且身上要负重五六十斤,相当辛苦。为躲避敌人的侦察,部队没有从山海关走,而是从位于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的喜峰口入关,没有公路也没有铁路,即便傅作义派飞机侦察,也没能查到部队的行踪。

从喜峰口直插杨柳青,是天津南逃的门户,为了堵住逃跑的敌军,我军就必须尽全力封锁住。部队在攻打杨柳青时,机枪射手在战场牺牲,张元恩主动抱着机关枪,哒、哒哒、哒哒哒,瞄准敌人的枪眼射击,一阵点射后,枪眼被封锁,敌人无法向外打枪,战士们很快将炸药包带至敌人的炮阵地,顺利炸毁对方大炮,减少了我军伤亡。

杨柳青战斗结束后,团长到连部问张元恩:“你是哪里人?当兵几年?机枪打法是哪里学的?”张元恩告诉团长:“我是贵州人,打日本人4年,在印度跟美国西点军校教官学的打机枪。”这时,连长向团长汇报:“一排长牺牲了,副连长负伤,现在没有排长。”团长指着张元恩说:“这不是排长吗?”就这样,19岁的张元恩当上了排长。

平津战役结束后,张元恩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斗。上海解放后,为了确保上海的安宁,部队将浙江省沿线全部予以解放。他们团在浙江三门县就地组织人民政府,张元恩担任乡长职务,竭尽全力完成减租、减息、征收公粮和剿匪任务。

在访谈中,张元恩无不自豪地告诉记者,父母曾经问他:“当兵会不会被打死?”他坚定地回答父母:“当兵确实很危险,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可能,但是如果没有人当兵,家里分得的田地就会被地主收回去,而且父母也会受连累而遇害。所以,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人民军队,要为保卫家乡,保卫胜利果实而尽到当兵的责任。”

相关链接

大榕树下的于邦家之战

作为于邦家攻击战的一部分,大榕树之战发生在1943年11月。彼时为第二次缅甸战役期间,中国驻印军是进攻方,开始反攻缅甸。

这棵大榕树在李营阵地的北面,用孙克刚少将的原话来说,“那棵大树的主干的直径有一丈多,周围还有20几个大小不等的支干合起来,要占七八个平方丈的地面。李营兄弟利用这棵大树做成天然的碉堡”。

李克己派了一班战士守住这棵大榕树,在树上设置了瞭望哨,在树上树下构筑了机枪巢,360度扫射无死角。据《抗日战史》第九册《西南及滇缅作战》中介绍,李克己还命令战士们在大榕树上系了两百多颗触发式手雷。日军每次冲到这棵大树附近,不是被机枪打死打伤,就是被手雷炸死炸伤。大榕树树干粗壮,枪弹打不进去,炮弹又不容易命中,敌人始终奈何它不得。占据着天生制高点,大榕树就像一个顽强的哨兵,牢牢地守卫着“李家寨”。

参加大榕树之战的部队,不是李克己营长率领的新38师112团第1营的全部,而只是一个加强连,总人数为130多人。大榕树阵地的附近还有1营的其他部队。加强连原来的任务是去肃清于邦家之敌的,但由于英国人情报有误,李克己所部一开始没能拿下于邦家,只能暂时包围。日本人的反应很快,立即进行了反包围。

李克己率部坚守大榕树阵地34天,迎来了孙立人将军的救援部队。孙将军的救援部队又在日军外围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李克己与孙立人里外夹击,歼灭了夹层中的敌人,最终拿下于邦家。于邦家攻击战是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中的第一场攻坚战和彻底的歼灭战,“大榕树之战”是这场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endprint

猜你喜欢

克己大榕树机枪
FN公司展出6.5mmn径机枪
霸气的机枪
克己与主敬:朱子晚年的工夫抉择
大榕树
船山“克己复礼”义析及其时代关切
大榕树
德国MG5通用机枪因技术问题推迟交付
校园里的大榕树
孔子道德论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比利时FN公司MAG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