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硫辛酸、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2017-09-07王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3期
关键词: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

王燕

【摘要】 目的 探讨硫辛酸、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签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34例。治疗组应用硫辛酸、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方案治疗, 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 高于对照组的7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国际通用SYDNEY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症状评分为(4.1±0.6)分, 低于对照组的(7.5±0.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肯定, 并能有效纠正其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可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前列地尔;甲钴胺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3.070

本研究为确定硫辛酸、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对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予以随机分组, 随后分别应用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方案与硫辛酸、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方案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68例, 均于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到医院就诊, 其血糖检查、病史等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1]相符合, 并存在肢体麻木、发凉、烧灼感、腱反射减弱、运动无力、神经传导速度减弱等表现, 可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排除合并神志模糊、由于其他因素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者, 本组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按随机抽签方式将上述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34例。治疗组中男18例, 女16例;年龄58~81岁, 平均年龄(71.5±3.2)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5.4±2.1)年。对照组中男17例, 女17例;年龄59~81岁, 平均年龄(71.6±3.1)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5.6±2.0)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合理饮食指导、常规降血糖治疗等, 将其餐后2 h血糖控制于8~10 mmol/L、空腹血糖控制于7~9 mmol/L范围内;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应用硫辛酸、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方案治疗, 即取600 ng硫辛酸注射液(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311;规格:12 ml∶300 mg)溶入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1次/d, 2周为1个疗程;同时, 根据患者体重取0.5~1.0 mg甲钴胺注射液(江苏信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625;规格:1 ml∶0.5 mg)溶于10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1次/d;

并根据体重取10~20 μg前列地尔注射液(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312;规格:1 ml∶5 μg)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内进行缓慢静脉滴注治疗, 1次/d;对照组则在常规降血糖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 其用药剂量、给药方式等与治疗组相同。

1. 3 观察指标 ①应用神经肌电图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并结合其肢体麻木、运动乏力等临床症状变化, 分析其临床疗效;②参考TSS问卷[2]评估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变化, 包括其肢体麻木、烧灼感、刺痛、刀割样痛四种, 依据其发作频度:偶尔发作、经常发作、持续发作分别计分为1、2、3分, 计算其TSS症状评分。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①显效: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5 m/s, 肢体麻木、运动乏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3~4 m/s, 肢體麻木、运动乏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肢体麻木、运动乏力等临床症状毫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6%,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TSS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平均TSS症状评分为(4.1±0.6)分, 对照组平均TSS症状评分为(7.5±0.9)分, 治疗组平均TSS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328, P=0.000<0.05)。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全身代谢性疾病, 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病理特征, 且在进展到一定时期, 可造成多系统损伤, 导致神经、血管、心脏等组织器官功能发生慢性减退情况, 严重者可发生脏器衰竭, 严重威胁患者健康[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以灼热、麻木、感觉减退、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致残、致死率较高, 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目前,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其中以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为主要治疗手段, 常用治疗方案是控制血糖, 并配合以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用药。其中, 甲钴胺可有效改善神经元, 提升神经传导速度;前列地尔则可扩张人体营养神经微循环, 恢复其受损血管。但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方案对于部分患者无效, 无法缓解病情, 需加用其他药物[5]。硫辛酸的抗氧化分子结构比较独特, 具有双硫键, 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 可有效清除人体内多种氧化应激产物, 并转为成更强抗氧化剂, 即二氢硫辛酸, 产生一些其他抗氧化剂, 并构成抗氧化剂再生循环网络, 使细胞维持正常抗氧化水平。本研究提示,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而TSS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 证明了硫辛酸、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突出疗效。

参考文献

[1] 高洁, 张艳锋, 黄连铭.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 23(12):59-61.

[2] 徐风梅. 甲钴胺与前列地尔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5):79-80.

[3] 杨昕, 刘志民.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及甲钴胺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中国药业, 2016, 25(19):13-16.

[4] 崔丽娟, 杨云花, 韩玉. 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综合临床, 2014, 30(4):398-401.

[5] 潘静, 陈辉, 郑永克.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与前列地尔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师杂志, 2014, 16(9):1232-1234.

[收稿日期:2017-03-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应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药足浴联合腺苷钴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观察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α—硫辛酸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关于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