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视角下的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研究
2017-09-07张炜炜
张炜炜
【摘 要】本文将“人性”当作切入点,并以行政伦理的特殊人学作为前提,对我国“公共人”视角下的行政伦理建设进行了详细解析。
【Abstract】This article regards human nature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and takes the special humanism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as the premise, and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administrative ethics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Man".
【关键词】“公共人”视角;行政伦理;特殊人学
【Keywords】"Public Man" perspective; administrative ethics; special humanism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8-0125-03
1 引言
行政伦理又称行政道德,其角色在我国行政管理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全球化社会发展中,行政伦理是政府职能转型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生活领域的不断分化,伦理关系在社会领域的不断渗透,对伦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进行研究已成为当前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我国逐渐形成了价值多元化的格局和新的时代发展思路,为了构建和谐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政府需要不断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创新对行政伦理的认识,加强行政伦理的建设力度。基于此,本文以行政伦理的特殊人学为基础,以“人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公共人”视角下的行政伦理建设工作。
2 “公共人”视角下行政伦理建设的研究意义
2017不仅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与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召开,“十三五”规划的确定,明确了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同时也确定了我国的发展战略,脱贫、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司法体制改革、制度反腐等,这些都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两会期间,政府也强调了发展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文明政治社会,促进我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该阶段,开展行政伦理建设的研究工作,具有以下几点意义:第一,能够帮助政府及行政人确定新的伦理观念,保证伦理观念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二,深入剖析行政伦理学,有助于我国行政体制的完善与发展,保证行政体制的健康运行;第三,将行政伦理学渗透到行政管理过程中,能够使行政人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行政人对腐朽伦理侵蚀的抵御能力,帮助政府总结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3 “公共人”的选取
在开展“公共人”视角下行政伦理建设分析工作前,我们需要对“公共人”的概念与范畴进行一个简单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行政伦理的建设工作。本文从“斯密问题”辩难着手,对“经济人”的非全能性及“道德人”的非完全性展开了相应分析,论述了“公共人”选取的缘由。
3.1 “斯密问题”辩难
“斯密问题”辩难的实质是指在行政视角下,辩“斯密问题”之难,解“斯密问题”之密,从而使行政人充分理解现实的人性。下面我們就从“经济人”的非全能性与“道德人”的非完全性两方面展开简单论述:
3.1.1 “经济人”的非全能性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经济学”理论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行政学界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倾向,即将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定,不加批判地运用到我国的行政学研究中来。受全球公共管理发展趋势的影响,这种学术引用在公共选择及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备受推崇,尤其是在我国政府严惩腐败,加大力度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情况下,运用新的行政学开展政府行政管理是解决我国行政管理难的关键。同时,在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能够抑制政府的非市场缺陷,吸引更多的市场资本投资,发扬企业家的精神,创建“有限政府”,避免执政腐败现象的发展,可以说,“经济人”、“市场机制”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给人们提供了认识政府和行政人的伦理视角。
需要注意的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经济人”与“市场机制”在行政领域中的应用会面临一定的伦理困境。如“利益冲突”、“公平”等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行政人在行使政权过程中,其个人利益、组织利益与大众公共利益会出现冲突,在“经济人”的假设中,个人或组织应该优先选择自己利益最大化,这就容易促使行政组织冲破道德底线,沦为利益的奴隶,无法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与政治秩序。此外,“效率—公平”作为市场机制的运行原则,在保障市场经济效率的同时,能否保证伦理基础的公平原则是行政管理需要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并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各行为主体间的竞争存在不公平现象,其效率与效益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分配结果也会不平等。若在政治领域长期运用“市场机制”,则政府就会成为一个市场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政府就无法落实公共利益与公共原则。
3.1.2 “道德人”的非完全性
在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其为我们描述了人性的普遍性,认为关心他人命运、将他人的幸福看作自己的事,并不是只有高尚的人才具备的,严重的违法人员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在“斯密问题”中,其本质上反映了私欲与道德、利己与利他在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如何在承认利己合理的基础上,提倡社会正义与道德是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的一大障碍。行政伦理建设,将“经济人”转变为“公共人”,能够正确处理行政领域中的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
3.2 “公共人”假设
将“公共人”作为行政人的人性假设,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公私领域的分化,容易出现利益异化的事实;第二,在市场经济中,行政人隶属特殊群体,“公共性”是行政存在的理由与前提。而“公共人”一般具有以下几点特征:“公共人”追求的是公共利益,并以此作为价值目标;公共权力是其主要资源,而公共权力又是社会公众授予的,“公共人”不拥有授权以外的权利;由于行政人员从事的是非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其生活资料全都是由社会公众提供的;受政府性质的影响,“公共人”的公共活动是受公共监督的,不能将私人活动介入到公共活动中,必须保证公共领域的行政活动是公开、透明的,从而确保“公共人”的公共活动符合民意。endprint
3.3 行政伦理建设与道德自律的关系
从法理的角度来看,法律形式的本质就是对某种伦理的阐述与执行。法律制度具有除恶扬善的作用,在得到社会的认可后,变成了真正起作用的规则。道德是通过政治与法律共同作用,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政府通过法定程序,推动行政伦理规范的法律转变,促使行政伦理具有法律效力和作用,能够实现道德他律性向自律性的转变。因此,法律作为以国家意志形式为标志的统治阶级意志,是我国社会伦理道德的转型。
4 “公共人”视角下的我国行政伦理建设
通过对“公共人”、“斯密问题”辩难的分析与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公共人”与“经济人”、“道德人”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区别,其既不是对“经济人”的完全否定,同时,也不是对“道德人”的全面接受,而是综合了两者之间的优势,从“经济人”的伦理、“道德人”的现实出发,从行政制度伦理与道德自律建设两个维度入手,对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展开了分析。
4.1 行政制度倫理建设
在进行我国行政制度伦理建设过程中,我国学者将其分为两个层次的定义,如下表所示:
表1 行政制度的两层定义
■
通过上表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在行政制度伦理建设过程中,制度与伦理虽然同属一个范畴,但是,其却是两个不同的向度,制度建设能够为行政伦理提供规范,以此来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树立良好的精神文明。而伦理的制度化则是用来解决特殊领域问题的,其将道德的非强制性转化为法律的强制性,进一步突出了我国法律制度的约束功能。伦理的制度化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行政腐败问题,同时,其也能够提高我国社会的道德素质水平,对规范行政人的行为与道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伦理的制度化是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其也是实现行政伦理价值的基础与保障[1]。因此,在行政制度伦理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整合行政制度伦理资源,聚合行政制度伦理的推动力,科学地选择行政伦理层次,以此来推动行政伦理制度的建设脚步,充分发挥行政伦理制度的作用,遵循“公共利益原则”创制善法、良法,保证我国行政部门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
4.2 行政道德的自律建设
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曾说过:“每一行业、每一个阶级都有各自的道德”。行政人员的道德自律也应该以职业道德为起点,在自身领域工作中,要遵循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正确处理自身与工作之间的关系[2], 如行政人在工作中,要始终忠于国家,忠于政府,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经济层面,行政人要始终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保证自己能够廉洁奉公,不徇私影响行政职能的发挥;从业务层面来讲,行政人要尽忠职守,忠于自己的队伍,拒绝各种诱惑,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此外,在道德自律建设过程中,行政人还应追求优秀的行政人格,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要注重自身行政伦理行为的培养,从而形成一种健康、高尚的道德人格。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行政伦理建设过程中,行政伦理制度的完善,行政道德自律的加强,对我国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能够从道德与制度两个维度,不断完善我国的行政伦理,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革.以经济伦理学的人性观看发展观的嬗变[J].经济导刊,2007(09):92-94.
【2】吴昊.我国公务员伦理人格塑造的途径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01):35-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