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9-07赵燕
赵燕
【摘要】目的 探索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0日~2016年2月10日收治的疑似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对所有患者实施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心肌梗死患者中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6.25%、90.00%、96.25%、3.75%、10.00%。结论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1..02
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或变窄引起的供血不足,属于内科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具有病情重、发病急骤、死亡率高等特点,若干预不急,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原则在于早发现、早治疗[1]。本文旨在探索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具体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10日~2016年2月10日收治的疑似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3.45±3.92)岁,男62例,女38例,平均病程(11.52±2.69)个月。本次研究患者均签署书面同意书。
1.2 方法
多普勒彩色超聲心电图:本次使用的诊断仪为飞利浦IE33型号,检查前将探头频率调整为2~4 MHZ之间。首先常见扫描心前区,再进行切面观察,包括心尖(短轴)、乳头肌(短袖)、二腔心、心尖四腔心、二尖瓣(短轴)、胸骨旁左室(长轴),必要时可检查患者剑突右室(长轴)、心尖左室(长轴)、胸骨旁四腔心(长轴)。随后再监测患者心室、心率、心悸回声强度、厚度、心脏各节段室壁运动等情况,特别是患者彩色血流状态。本次检测过程由两名医师完成。急性心肌梗死超声心电图诊断标准:(1)梗死区节段室壁厚度变薄,心内膜回声不稳定或断裂,心肌回声异常增强或减弱;(2)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梗死区节段运动矛盾、减弱、幅度消失。
1.3 观察指标
分析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的漏诊率、误诊率、特异性、敏感性、诊断正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正确率分析
100例疑似心肌梗死患者中,80例已经确诊,其中5例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例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6例为右室心肌梗死患者,53例为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正确率为96.25%(77/80)。见表1。
2.2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分析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敏感度为96.25%,特异度为90%,漏诊率为3.75%,误诊率为10%。见表2。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可导致患者局部室壁运动异常,与心肌缺血密切相关。且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时,可导致室壁厚度减少或消失,节段性室壁运动能力小时或下降,且部分患者表现为收缩期室壁变薄,同时以上表现也是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标志[2]。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肌梗死类型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死亡率高、发展快、发病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可造成一定威胁性。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具有快速、直观、无创伤性、操作简单等优势,能够分析T波的波峰-波末的间期,从而反映患者实际心室肌跨越复极散度。同时还可通过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方便、清晰地显示室壁运动情况,当患者出现心肌坏死和水肿时,经检查,可发现心肌回声减弱或消失,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心内膜回声不稳定现象,且随着患者病情的恶化严重性,心肌回声可呈现为变薄、变强等特点,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3]。除此之外,在进行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查时,需分析房室、心房、内脏位置,随后再了解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和大小,最后观察有没有畸形和肺动脉狭窄现象,且着重检查一下切面:(1)剑突下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需首先了解室间缺损和主动脉关系后,再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了解两条动脉的位置关系;(2)心尖切面:首先了解房室连接关系,再测量动脉长轴,最后显示室间隔缺损程度。通过了解其相互的关系,再实施相应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可提高整体疗效。
总而言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能够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为临床治疗提高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 敏,张 晶.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4):68-69.
[2] 陈继生.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3):20-21.
[3] 姜 洋,李兆奇.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86(13):120-121.
本文编辑:刘欣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