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阅读的内化途径分析
2017-09-07艾国辉
艾国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标准化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而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解读文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阅读。对小学语文个性阅读的内化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学语文个性阅读主动性一、利用形象,激活阅读认知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维都处于初级阶段。学生往往对直观的形象比较感兴趣,而对于抽象的事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通过观察直观形象,学生从中获得大量信息。这对于学生的阅读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更加关注事物的形象,让学生体会事物形象带来的感染力是开展个性阅读的基础。如果文章描绘的形象难以直观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现,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利用形象进行阅读,不仅让阅读富有趣味性,更能引发学生阅读乐趣,学生在阅读中享受文字带来的乐趣。
在学习《一株紫丁香》时,教师由春季百花争艳图导人新课:“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百花争艳,你最喜欢什么花,说一说。”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梅花,因为它虽然不是最美的,但是在寒冬腊月开放,它的精神让人敬佩。”有的学生说:“我喜欢茉莉,它清新自然,看到它我的心里就会感到特别温暖……”接着,教师出示紫丁香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大家认识这种花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请大家根据这幅图对它进行描述。”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说:“我知道,这种花名叫紫丁香,这种花的花瓣很小,开花时,散发出芬芳。”还有的学生说:“虽然我不知道这种花叫什么名字,但我通过观察,发现这种花的颜色呈淡紫色,花瓣极小,花瓣密密麻麻地在枝条上排列着,它长得有点像迎春花。”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予以肯定,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二、开展想象,进入阅读意境
个性阅读是一种替代性阅读,它是将前人的经验感受再加工的过程。开展联想和想象是实现个性阅读的有效方式。学生在想象的意境中体会文本内涵,体味文本语言美。学生的想象要忠实于原文内容,以原文为依据,绝不能胡乱想象。这样的想象才是有效的,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力。
在学习《坐井观天》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大家以前学过或者听过哪些寓言故事,通过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给大家讲一讲。”学生的记忆被激活,纷纷讲述以前听过的寓言故事。教师引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只小青蛙的故事,看看在它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课文最后,小鸟希望青蛙能够跳出井口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又会有哪些感悟呢?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学生说:“当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天空,原来天空如此宽广,根本不像它以前看到的那样小,真是太广阔了。”还有的学生说:“当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原来小鸟说的话都是真的,是自己太无知了,青蛙找到小鸟,给小鸟道了歉,并感谢小鸟,让它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丰富了文章内容,为学生的个性阅读奠定了基础。
教师要根据文本故事情节和实际需要确定想象内容。在想象中,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丰富并拓展故事内容,使文本更加生动、具体。
三、设置悬念,拓展阅读思维
恰当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有积极影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置问题、制造悬念是一种有效的阅读学习方式和途径。只有在阅读中设置悬念,才能充分开发学生智力。
在学习《检阅》时,教师由国庆阅兵仪式導入新课:“看到这些精神饱满的少年儿童队伍,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叙说感受。教师出示教学图片:“这是波兰国庆节的场面,一队少先队员正经过主席台,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发现。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出示问题:“阅兵之前,出现了一件什么样棘手的事情;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些话?”在教师设置的悬念和问题中,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寻找答案。有的学生说:“棘手的事情就是左腿被截肢的博莱克也要参加游行检阅,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跟他讲他不适合参加游行这件事。”有的学生说:“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是因为虽然博莱克腿部有残疾,但是他走在队伍前面,昂首挺胸,精神饱满,他的自信、乐观感动每一位观众。”还有的学生说:“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是说参加游行的这些儿童队员没有世俗的偏见,对待残疾人能够一视同仁,保护了博莱克的自尊心。”
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必须设置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好问题设置的深度和广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开展设置,以适应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