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分析

2017-09-07侯玉芝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核心课文素养

侯玉芝

“语文素质培养是小学教学的育人目标,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教育对于整个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想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新一代的人才,就需要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将采用何种方式来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成为了教育者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核心素养教学在小学语文的分析进行研究。

核心素养教学小学语文分析“语文的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教育的一致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个人终身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教育者首先要树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如创设情境教育法、探究法与讨论法等,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对于一个完整的人来说,素养十分重要,指的是人的自身修养的程度。其中也包括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文化程度以及责任感等。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培养,转变学生的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模式。把接受学习知识转变为主动自觉的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通过小学语文的素质培养,有利于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有效的结合。从而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各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的学习语文是听说读写的整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以及文学素养。而这种素养教育和传统教育截然不同。在传统的教育中,教育者比较注重知识的教学,注重教程的精讲,而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素养教学有所不同,它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熏陶、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自觉性的培养等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以及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不仅仅只是单调的识字,更重要的还有通过对学生讲述汉字的发展,促进学生文化历史的熏陶,从而激起学生对于学习汉字的热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整合学生的各方面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形式展开的。所以,在教学时,应将校园与课外学习生活不断的整合与扩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學习乐趣,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具体实施方式将从以下几点展开:

(一)语文情感教学

语文学科与大多数的学科不同,它不像数学学科过于抽象不易理解,相反,语文学科比较接近生活,是一门具有感情的学科。从语文课文中能够很好的体会到人类的情感。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知识注重学生的阅读与识字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方面过于古板,缺乏教学激情,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也会缺乏学习的热情。然而,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会注重课文生字的学习与课文的阅读,而忽略了课文中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关系。教师应该采用讨论法,通过创设问题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有了妈妈后小蝌蚪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等疑问进入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中的情感关系。结合学生自身与妈妈的情感关系,将妈妈的爱与这篇课文进行联系。让学生通过课文不仅学会了课文内容,而且还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拓展,促使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化,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

(二)通过延伸课堂知识,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新课改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采用新型的教师方法,而“交流沟通是一种互动性极强的教师方式,学生们通过这种方式把不懂的知识点拿到众人面前,让大家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但自己理解了,其他人也增强了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还能够将学生之间的知识理解程度进行共享。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时,应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局限于课文内容的讲解。而应该在教师讲解完课文内容时,通过采用讨论法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秋天的哀伤”与“秋天的笑脸”,并带着“秋天的笑脸是什么样的?”“秋天的图画与秋天的笑脸的联系”等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学习从课文进行延伸。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由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在素质。通过讨论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树立。

(三)通过开放式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素养教学也叫做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的体验教学。让学生能够直观真实的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例如,在学习识字课文《看雪》时,便可以进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时融入现实生活的场景,让“看雪”不再单调,教师将引导学生,“看”一词不仅仅只是看,而应该是打开自己的眼界,用眼睛去看整个世界,发现世界的美,所以看字下面有一个目字,看字上面是一个手字,我们可以形象的理解为用手遮目,遮住刺眼的光线,雪景就会更加的美丽。接下来是“雪”字,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看雪的颜色以及听雪的声音和雪的触感。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带动学生主动的理解雪字,从而记住雪字。采用这样的教学法,教师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进行教学联系。例如,在春天,教师可带学生观看“春雨”,在夏天,教师可带领学生享受“阳光”,在秋天,可引导学生欣赏“落叶”,在冬天,可带学生体会“雪”。并联系相关的两个字来进行教学,“雪”与“雨”都有雨字,但是它们又不一样,“雪”字下面有一个“扫”,所以,采用联想法,能够扫雪不能扫雨。通过这样形象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开放式的教学能够促进语文学习的生动化,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素养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不断的思考与反思,积累教学经历,创造新思维。通过教学反思来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来不断的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及时的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根据学生具有阶段性这一特点,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通过因材施教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论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代新人,教师就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应注重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增强学生的阅读范围以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延伸来促进学生提供学习自觉性。并通过情景创设的结合提供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教育论坛,2015,(50):19.

[2]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教学研究,2016,(06):80-81.

[3]徐碧良.小学语文中核心素养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79-80.

[4]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教育论坛,2015,(50):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课文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