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校下属单位财务控制体系的研究
2017-09-07冯健敏
冯健敏
摘要:高校围绕下属单位管理实施财务控制体系建设,有助于高校管理部门增强下属单位管理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有效性和合规性。本文围绕构建高校下属单位财务控制体系,分析了财务控制体系建设中的要素和薄弱环节,并就如何构建高校下属单位财务控制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 下属单位 财务控制体系
一、相关概述
高校跟下属单位之间的控制关系是以产权作为纽带,通过众多的法人组成联合经济体。高校下属单位的管理活动也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管理部门不仅要对自身的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决策,同时也应当借助于产权所赋予的控制权对下属单位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对下属单位实施财务控制,健全财务控制体系是提升高校整体价值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单位管理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高校在建立下属单位财务控制体系时,要围绕下属单位经营管理活动和内部资源进行科学计划和安排,通过提高组织管理和控制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内部管理效益最大化。依靠制定和完善财务控制章程,降低内部管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运行效率,实现下属单位效益的最大化。高校管理者在实施财务控制过程中,应当围绕其日常经济业务活动进行风险的管理,在有效识别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的基础上,结合单位自身特点和管理需求,因地制宜地设置好风险管理目标和控制方法,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控制手段,确保高校及下属单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
二、高校下属单位财务控制体系建设控制要素分析
高校下属单位财务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财务风险控制要素的把握,准确识别下属单位财务风险因素。高校财务管理者要在科学设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及时确认下属单位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各项不确定因素。一是财务控制环境。高校及下属单位财务控制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财务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率。二是财务风险评估。通过财务风险评估,高校财务管理者能够及时地识别和防范下属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并通过分析相关风险对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合理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三是财务控制活动。高校财务管理者应当根据对下属单位的财务风险评估结果,针对下属单位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采取合理的财务控制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四是高校本级跟下属单位之间的财务信息与沟通。依靠高校本级跟下属单位之间的财务信息与沟通,高校财务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传递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跟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关联的管理信息,并有效提高高校管理部门之间以及高校跟下属单位之间信息的沟通。五是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重点关注下属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监督活动是否有效分离;内部监督机制岗位责任制以及议事决策机制是否建立和健全;部门之间权责是否对等。
同时,在财务控制体系建设上,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具有集权分权适度、权贡利均衡、多级分层分口控制特征的高校集团财务组织控制系统。实施多级分层分口控制系统,从纵向看,就是要在高校集团成员企业间建立“高校校长办公会—董事会—资产经营公司—下属单位”的多级控制关系,并在每个成员单位内部实行分层控制关系;从横向看,在每一控制层级中又按其职责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资金、成本的归口管理和控制。
三、高校下属单位财务控制体系构建中的薄弱环节分析
近些年来,伴随着高校下属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内容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建设,通过完善财务控制制度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财务控制体系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在管理实践中,财务控制发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些单位管理层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控制体制建设的重要性,财务控制体系建设依然停留在表面,没有发挥实质作用。在财务控制的范围、流程、内容以及需求等方面跟单位本级及下属单位管理还不够协调,财务控制相关制度也不健全。同时,内部监督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内部财务控制信息沟通流畅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财务控制作用的发挥,有必要围绕财务控制薄弱环节,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监督效率。
要提升高校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控制水平,就需要把握控制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高校对下属单位经济风险识别的能力,提升财务控制过程中风险识别效率和质量,切实提升高校管理者对下属单位经济风险的把控能力,着力解决好下属单位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但在管理实际中,尽管不少单位都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是其监督职能比较弱化,也没有真正参与到单位治理过程中,缺少内部审计部门或内部监督部门,治理结构不完善,缺少有效的财务控制手段。同时,还应当关注财务控制手段比较单一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单位在财务控制过程中都是根据传统的业务手段来执行,财务控制手段没有紧跟时代步伐和信息化要求,财务控制的信息化手段运用较少,这导致了单位在财务控制上方法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当前单位日益扩大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求。
四、構建高校下属单位财务控制体系的措施分析
第一,高校应当围绕突出的财务内部控制问题,重视财务内部控制质量控制,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实现对下属单位财务控制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还应当围绕下属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特点,进一步理顺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对财务质量控制的责任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科学确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范围和内容,根据财务内部控制质量的要求,优化财务内部控制流程,通过制定制度实现财务内部控制责任的落实。进一步提升财务内部控制质量,要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风险的评估和防范,在下属单位开展经济业务之前就应当对相关的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测试,合理把握市场和管理风险。
第二,激励奖惩机制是高校对下属单位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应当围绕财务内部控制健全完善相应的激励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和下属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氛围,提高上下级之间以及部门之间信息的良性沟通和协调,建立健全符合高校和下属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实际的激励机制,通过考核财务内部控制目标完成情况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执行率,以此来优化和提升高校对下属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激励奖惩机制。endprint
第三,要实现高校对下属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当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通过对内部管理机制和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提高高校对下属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质量。要合理选择财务内部控制目标,准确定位财务内部控制在整个单位管理体系中的作用,重点关注下属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可改进性和可行性,逐步推动高校跟下属单位之间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良性发展。根据高校及下属单位的战略目标和规章制度,完善单位之间和部门之间的财务内部控制目标和职责。完成财务管理风险评估之后,单位管理者还应当进一步采取必要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将下属单位的经济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减少下属单位经济风险对自身及高校管理与运营的不利影响。下属单位强化经济风险管理,应当结合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方法来进行,提升财务风险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确保高校及下属单位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并完善财务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是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高校及下属单位围绕经济风险管理应当合理设置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和岗位,对各部门和各职工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划分,通过实施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进一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财务管控工作机制。围绕单位内部授权审批控制,要进一步明确下属单位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办理事项、权限范围以及办理业务的权限范围,明确相关的财务管理责任和审批流程,健全完善重大财务事项的会签制度和集体决策制度,确保下属单位财务部门在授權范围内办理财务业务,行使各自职权。
第五,强化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在新常态下,高校要强化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控制,需要依托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转变理念,创新思路,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的水平和层次。在对下属单位的审计内容上,不仅突破原有的一般合规性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还应当逐步向控制为主线,风险为导向,增值为目的的全新方向转变。更加关注下属单位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全环节,尤其对于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以及经常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要尤其重视。内部审计在思维转型上,要逐渐从过去的过程控制型向风险管理型转变,从原先的借鉴应用型向开发创新型转变,从原先的揭露问题型向持续改进型转变,从原先的被动接受型到主动参与型转变,从原先的单纯强调独立性到积极追求价值增值转变。要将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审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帮助下属单位管理部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单位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要将审计对象参与审计过程作为审计理念,共同研究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要将提高组织的管理服务水平作为目标。要将增加组织的价值作为审计理念,逐步实现内部审计目标责任化,并将其纳入单位组织管理目标,为单位管理提供支持。要将改善风险管理机制作为审计理念,逐步预防下属单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内部和外部风险,推动下属单位持续经营和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瑜,王凡林.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框架解读[J].会计师,2014(11).
[2]李连华,聂海涛.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思想主线及其演变:1985-2005[J].会计研究,2013(3).
[3]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2).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