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守门人”
2017-09-07
军事摄影对许多人来讲是极具神秘色彩和挑战性的摄影领域。新华社目前是编发国内题材的军事摄影作品的主要新闻机构之一。带着诸多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从事摄影编辑工作十余年,现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图片编辑的谱庄。
作为一名军事摄影的图片编辑,你日常的工作是什么样子?
新华社的军事新闻摄影,包括时政报道,涉军重要事件、重大行动、重大政策、重大典型的图片报道、日常军事新闻采访,部队报道员图片来稿编发。大事件、大任务居多,在这个岗位上当图片编辑,绝不是“成稿加工”那么简单,它不仅压力大、高风险,随时还得谨防“踩雷”。
我曾遇到过这样几种情况:以旧充新,去年同时段的训练照片冒充今年的,然后告知相机设置错误;移花接木,为营造氛围“移”来一团火、“借”来一堆人、“搬”来一些装备;拔高或创造,喜欢用“之最 ”“ 第一 ”等修饰语,为追求理想画面、营造“真实”训练不惜造假摆拍……上面列出的几条,不过是对军事新闻图片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军事新闻摄影的圖片编辑,我的工作其实是个细致活儿:核对图片来源,查看拍摄时间,落实作者信息,确认说明无误,辨别细节真伪……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小觑。我要做的,就是杜绝一切疏漏,“火眼精金”,做好“守门人”。这既是对摄影者负责,也是对我自己的这份事业负责。
你每天都在编发军事新闻摄影图片,一张照片中有哪些点会打动你?有些军事摄影图片拍摄得很“美”,无论光影、色彩都令人赏心悦目,可称“参赛水准”,这样的作品你如何看待?
时隔多年,拂去新闻元素还能长存的照片才是好照片,军事摄影图片亦不例外。摄影首先是艺术,美是艺术性的领悟。军事新闻摄影中运用构图、光影、色彩,拍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有感染力、震撼力的照片,展现军事摄影的独特之美,一样令我赞赏。
在反映我国人民军队的军事摄影作品中,有许多拍摄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经典之作脍炙人口。 这些照片直到现在还对读者具有吸引力,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革命战争年代的经典瞬间诞生于硝烟弥漫的残酷战场,老一辈战地记者为我们记录下了血腥的战争、痛苦的死亡、战争中悲伤的面孔……他们将真实可感的历史栩栩再现给后人,用生命的代价见证着一支人民军队的艰辛和荣光。每一个新闻现场,他们既是拿着武器的摄影者,又是端着相机的战士。他们用劳动把历史的痕迹留下,却把自己的名字藏于每一幅心血之作的背后。这些凝聚国家命运和个人摄影历程的作品,传递出的精神和意志,应该是我们驻足在这些照片前最深的感慨和最大的崇敬吧。
军事摄影作品除了体现军人风貌外,还有哪些值得深层次表达的内容?你希望它们怎样来表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军人也是人,同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无论英雄豪气,还是儿女情长,都应成为军事摄影作品更为关注的深层次内容。我希望看到更多深入部队生活、挖掘战友真情实感的作品,突破刻板、单调,打一打、笑一笑、直线加方块的固有模式,潜下心来,多留些直指人心的有生命力的佳作。
军事摄影记者的工作神秘而充满挑战,你和一线记者打交道很多,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的工作状态如何?
我身边的军事摄影记者是一群异常忙碌的人,出差是常态,采访是常态,业务讨论是常态。他们深知责任所在,奔波于道、奋战于野,不畏艰险、守土有责,有强烈的军人情结。时政报道中精益求精,突发事件时奋不顾身……任何时候不会掉链子,一个倒下,另一个就会补上。大家是同事,是哥们儿,更是战友。
作为新华社这样的国际大通讯社的图片编辑,你一定接触到一些外国同行的作品,与国内同行比,你觉得他们在军事摄影方面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他们的照片,更关注人与战争的关系,人与武器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军人情感的流露,惨烈或柔情也多以细节呈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