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创新教学初探

2017-09-07曹晶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品德小学生生活

曹晶

创新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效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改进和调整,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为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小学生品德行为规范生活化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导致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课堂失去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小学生懂得深层次的教育内涵,就成为了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课堂秩序混乱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方面。受到传统“重智育轻德育”观念的束缚,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和迎合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在教学中只注重数学、语文等学科,认为品德与社会是“副科”,不利于小学生学习和参与。其次,小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主科上,使品德与社会课被“排挤”,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不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甚至有的小学生写其他学科的作业,影响了课堂正常教学,使课堂混乱无章。最后学生家长的态度也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开展,为小学生安排了许多辅导班,使小学生身心俱疲,对学生产生厌烦,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学习品德与社会。

(二)忽视学生感受,教学手段单一

在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以自我为中心,把小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工具,对小学生发号施令,使小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教师忽视了小学生的感受,小学生缺乏归属感,与教师之间出现沟通的隔阂,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在课堂上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教师通常会限制学生的提问权利,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失去生机和活力。同时,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也是阻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师都是提前设计好教学方案,教学时不考虑小学生的差异,将教学内容全部灌输给小学生,小学生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有的教师不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构建高效的课堂。

(三)缺乏实践活动,脱离日常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但是教师却并不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少之又少,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教师出于安全考虑,会减少小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取而代之的是空讲道理,学生教条的进行记忆,由于小学生在心理上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所以并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些小学给品德与社会课安排的课时较少,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限制了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脱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没有按照小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学生感受不到品德与社会课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还有些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引入大量的编造的离小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不利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创新教学策略

(一)组织探究性学习,增强参与程度

在新时期,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可以通过指导学习技巧,实施小组合作,优化师生关系等策略组织小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发挥小学生的潜力,为小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给小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增强小学生的参与度,当小学生在课堂有了归属感,他们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使课堂活跃起来。比如,讲小学品德与社会《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这部分内容不管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感到陌生,这与他们的生活相距太远,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通过对学生现状和障碍的分析,组织探究性学习,让小学生初步了解陶器和瓷器,感受中国陶瓷的成就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我通过微课视频,为小学生展示了陶器的制作过程和工艺,引导小学生探究陶器为什么要用火烧?假如生活在远古时代,没有陶器和瓷器,人们的生活会遇到哪些困难?我设计了猜陶器用途的游戏,小学生在游戏中不仅感受到了中国陶器的精美,还能够对古人的创造精神产生钦佩之情。还针对不同水平的小学生设计了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优等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照顾到后进生的感受,让全体小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二)优化互动实效性,创设教学情境

新課程改革对品德与社会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要重新审视师生互动,调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积极与小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增强课堂互动的教学实效性,让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还要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情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运用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教给小学生自主思考的方法,促进不同层次的小学生都有所收获。比如,讲小学品德与社会《尝尝苦滋味》,要让小学生指导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等多种滋味组成的,挫折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小学生播放名人成长经历的动画,引导小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观看后有什么启示?然后,我与小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鼓励小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都是怎么面对困难的?此时,小学生都非常积极的回答问题,有的说要用冷静的态度面对挫折,有的说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等等。最后,我还组织小学生进行一场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艰苦的生活环境对小学生的成长是好还是不好”,以此向小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他们能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增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还可以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小学生充分领会教师教学的真谛。教师应该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抽象的知识建立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创造性的解决生活问题。还可以巧设疑问,将教学知识系统化和规范化,发展情感体验,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比如,讲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中的快乐》,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学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快乐的感知中培养正确的生活价值观。我首先进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的认知过程正是从感性向理性的过渡,因此要让小学生更多的观察自己的生活,通过生活化的交流认识劳动与给予的快乐,同时还要特别关注那些在生活中缺少快乐的学生,用同学快乐的感受去感染他们,使他们乐观地面对生活。教学中我发给小学生每人一张生活记录卡,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情和感悟记录下来,每周或者每月进行集体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讲述快乐或者不快乐的事情,增强教学的导向性和针对性。我还鼓励小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快乐的心情,诸如讲笑话,唱歌,角色扮演,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方式,让小学生更深入的感受快乐。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创新教学势在必行,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选择适宜的课堂教学节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还要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实际体验,打破原有的思维束缚,将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满足全体小学生的求知欲。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小学生生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生活感悟
我是小学生
无厘头生活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