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争春
2017-09-07南柯子
南柯子
民国女作家张爱玲曾经慨叹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我对这“第三恨”深有同感,直到读罢民国言情大家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才少了些困惑,然而更增惆怅。
在现存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中,前七十八回是曹雪芹原著的贾史王薛盛事,铺叙了秦可聊之死、贾元春省亲等几件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奢华;按曹氏原意,后四十二回中必然云涌风急涛恶浪高,作家将以如椽之笔极写四大家族的迅速崩溃(也有研究者说《红楼梦》只有一百一十回,但恨不能起曹公于地下问个究竟)。可惜天妒英才,曹氏因遗稿散失而撒手尘寰。《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中又以贾家为主,其余三家仅作为背景出现,着墨不多。
《金粉世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美地补足了《红楼梦》如维娜斯般的断臂缺憾。《金粉世家》也是一百二十回本,并构筑了一个与《红楼梦》颇为相似的世代簪缨之家。在前七十八回中,张氏同样详叙了凤举纳妾、金冷结婚、燕西做寿等几件大事。第七十八回时,金铨在家里的晚宴上突然中风,故事情节便由此急转直下,金家从此一败如水。由于《金粉世家》是张恨水一人所作,文气贯通,不像《红楼梦》那样人物前七十八回与后四十二回中形成价值分裂,故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世人大多将宝黛的爱情悲剧归咎于贾母、王夫人等一干长辈的干涉,也就是说,这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果排除这些干扰因素,他俩就能修成正果。事实恐怕未必如此,宝玉虽将黛玉视为知己,但对宝钗未始没有感情,只不过有时对黛玉多一点,对宝钗少一点而已,是一个此起彼伏的关系。曹氏写这两位女子时,向来是并驾齐驱、同样爱重的,他赞宝钗为“山中高士晶莹雪”,称黛玉作“世外仙姝寂寞林”(第五回);将温柔贤淑的宝钗喻为东汉乐羊子妻,将灵敏聪慧的黛玉比作东晋才女谢道韫(同上);将体态丰腴的宝钗喻为杨贵妃,将纤细婀娜的黛玉比作赵飞燕(第二十七回)。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薛林二姝各擅胜场,连曹氏都难以判决高下,宝玉在择偶时难道不犹豫吗?
退一万步讲,就算家长同意宝黛结合,他们是否一定就能白头偕老呢?文学作品可以定格在某一特定阶段,然而生活本身是不容敷衍的。宝玉过着典型的纨绔子弟生活,他整日厮混于内帏之中,跟迎春三姐妹、袭人、暖雯等丫头,芳官、藕官等戏子打情骂俏。虽然他对身边的这些女子体贴入微,但他没有任何谋生的专长,却又瞧不起那些热衷“仕途经济”的“禄蠹”——不是笔者悲观,旧式文人若除了科举之外,哪里还有其他出人头地的机会?宝玉该如何安身立命,撑起这个百年望族,或许也是作者自身的困惑。宝玉之所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全凭贾家这柄巨大的保护伞,一旦这棵老树被蛀空,他恐怕连立身之地都没有,而多愁多病的黛玉也无法给予任何经济上的帮助。若与眼前人生活不顺,他自然悔不当初,追忆起那个端庄稳重、随分从时的宝姐姐来……
《金粉世家》设置了与《红楼梦》相似的三角恋爱关系:金燕西、白秀珠与冷清秋,两位女主角也是一强一弱,一富一贫。作为国务总理的金家七公子,金燕西与贾宝玉的身份、性格乃至生活方式均高度相似,简直就是贾宝玉的现代版。他内有三位嫂子、四位姐妹和几个女奴,外有冷清秋、白秀珠、邱惜珍等女友,及花玉仙、黄四如等一班女戏子,当然还有邹肇文、谢绍罴、杨慎己等几个狐朋狗友,但绝大多数时间是和女子厮混在一起,没有别的事儿可干。当然贾宝玉与金燕西也有些区别,贾宝玉对女性的不幸有一颗悲悯之心,能够懂得、欣赏并赞美她们的才华,对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悟,而金燕西对女性的审美仅停留在声色的浅层次上。
在一个春风和煦的四月天里,骑着玉龙白马的翩翩公子与坐着胶皮车的清纯少女在颐和园边的大道上邂逅,金公子虽然阅过美女无数,但如此洁净素雅的女子却是闻所未闻,不禁瞬间为之倾倒。燕西的表妹、出身名门的白秀珠有钱有势,还有表姐即金家的三奶奶王玉芬作内应,在与小家碧玉冷清秋的爱情争夺战中,应该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此刻已是共和时期,金家又是一个很开明的家庭,提倡自由恋爱,因此率先打破了门户之见。
燕西与清秋度过了一段神仙眷侣般的恩爱日子,但老头子金铨一死,整个金家土崩瓦解,两人的感情便随之迅速恶化。燕西面对大厦将倾毫无办法,不仅继续先前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习气,还对妻子横挑鼻子竖挑眼,暗自懊悔当初没有接受白秀珠。清秋远远避开了,以她那隐忍而又倔强的性格,断没有与燕西大吵大闹之理,最终以一纸家书与燕西诀别。假如将冷清秋换作林黛玉,这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容不得一丝污浊的女子,只怕也会黯然离去吧!那封家书写得凄惋缠绵,几乎一字一咽,连旁人都叹息再三,偏偏感动不了燕西。当他得知信中内容后,顿时感到一阵轻松:总算甩掉了这个包袱!——真是可惜了这副好皮囊。
燕西想与表妹再续前缘,但金家势力已是一落千丈,秀珠俨然端起了大小姐的架子。其实秀珠也是满腹委屈,先前她一心想成为金家七少奶奶,可燕西偏偏迷恋一个贫寒女子,生生将她比下去了;眼下金家破落,燕西有求于她,才想到与她重修旧好。以她的家世容貌,周边自不乏大批追求者,她还没嫁入金家就被燕西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倘若有一天失去了利用价值,只怕会沦落为冷清秋第二,她又怎能不疑虑。燕西受不了这分窝囊气,与秀珠很快又分道扬镳。
可见冷清秋与白秀珠是双输的,无论金燕西选择谁,都注定是一场悲剧——跟贾宝玉所面临的选择一样。金冷的婚姻悲剧就像宝黛爱情悲剧的延伸,他们各自演绎了事情发展的两个极端,而结局都同样那么令人叹惋!在这里,爱情就像一柄三刃劍,将每一个人都伤得血泪斑斑,像是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一个宿命。也许生活本没有绝对的是非善恶,混沌的宇宙中潜藏着太多无法解决的矛盾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面对这样两难的处境,最圆满的结局自然是男主角能将女英娥皇双美并收。宝玉就曾经这样幻想过,他大白天睡在秦可卿房里神游太虚境时,警幻仙姑将乳名兼美的妹妹许配于他,她既有宝钗的鲜艳妩媚,又有黛玉的风流袅娜,令他沉溺在温柔乡中不能自拔。
清代作家文康则将宝玉的春梦直接变为现实,他在《儿女英雄传》中描述了贵族公子安骥与民女张金凤、侠女何玉凤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前半截写得一波三折险象环生,像武侠小说;后半截则多是些家长里短婆婆妈妈,更像世情小说,大致以何玉凤嫁给安骥为分水岭。安骥与二女完婚后,二女从不争风吃醋,反而亲如姐妹,齐心协力辅佐夫君刻苦攻书,安骥终不负所望,经御笔钦点了探花。尽管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红楼梦》,大有与曹氏一较高下的雄心,还将二女之名取为一“金”一“玉”,连最初的书名都叫“金玉缘”,可谓用心良苦,但读者不过当个笑话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