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大专教育教学质量途径浅析

2017-09-07罗园园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大专专业知识就业指导

罗园园

随着大专院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要抓好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引入优秀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新力量,使他们在共同教研和交流过程中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不仅要加强专业文化建设,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道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让他们能明确学习方向,用积极的态度挑战学习和生活中困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大专教育师资建设心理健康就业指导一、引进优秀教师人才,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在大专院校,要进行高质量的教学,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把优秀的专业人才吸引进来,在带来新教学资源的同时,为教师队伍提供注入新的力量。通过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使各个专业教学的教师队伍不断强大,新教师和老教师在对专业的交流和探讨中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在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建设时,学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不断进行专业学习,掌握新知识,增强专业教学能力,并能把掌握的知识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设计实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能力。

2.加强专业教师培训。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培训可以分为校内教师培训和校外教师培训。在校内教师培训中,把相同专业的教师组织到一起,让优秀教师介绍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在校外教师培训中,可以让教师通过学习和讨论获得新的教学资源。通过培训,教师认真学习专业内容,吸收优秀教师的专业教学方式,并通过分析和思考转化找出更好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能力,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二、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大专院校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介绍和教学,在探究抽象的专业知识时,学生处于枯燥的学习环境,对学习不感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大专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觀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他们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在进行专业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很快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互动交流、辩论赛、专题讨论等模式进行学习。在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新颖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让他们在认真探究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让他们的综合素质获得发展,使专业教学效率获得提高,为社会输送高能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三、加强心理教育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大专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正处于形成过程,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让他们做出不理智和不正确的选择。因此,对大专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才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进行心理教育辅导时,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学,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心理的重要作用,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主动寻求帮助。同时,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咨询室,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心理咨询,获得心理教师的指导,使他们能够减轻压力,使心理得到放松,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辅导员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还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引导,使他们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四、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大专生的道德素质

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社会的各个行业在选择人才时,不仅要注重人才的专业能力,还要注重人才的道德素质。为了让大专生在毕业时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就业竞争力,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教师的行为语言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让他们在教师的感染下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开展讨论会,让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社会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学校可以联合社会上的各个行业的人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让他们从生活小事做起,增强道德意识,促进道德总额和素质的发展。

五、建立良好的班风班纪,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在进行大专教育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建立良好的班风班纪,让学生在上课时能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发挥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促进班级的进步和发展。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干部的组织和带领下共同参与制定,提出自己认为合理可行的制度。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学生提出的制度都是从他们实际情况出发的,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和遵守。在主动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下,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纪律、卫生习惯,他们作为班级主人,关系和爱护自己的班级,在努力追求专业学习进步的同时,和学生之间积极交流、相互帮助,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风气,促使班级取得良好的发展。

六、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增强班级学生的凝聚力

在大专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外,还要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得到放松,享受快乐的大学生活。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可以以班为单位开展活动,让班级学生在共同参与下增强凝聚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班级的团结。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之间的篮球赛、足球赛、皮乓球赛等体育活动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让班级中的其他学生组成啦啦队,给本班学生鼓劲加油。通过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他们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班级联欢会、一起到郊外踏春、到烈士陵园扫墓。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成为了大专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知识。

七、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信心

大专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进入到学校学习后,学校就要针对不同的年级开展就业指导,让他们在有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为更好的就业打好基础。对于刚入校的大专生来说,进行就业指导时,要从就业规划入手,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形势,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了实现就业制定相关的学习策略,使学习有所侧重,为成为有竞争实力的专业人才不断努力。对于即将毕业的大专生来说,就业指导要具体化。首先,对他们进行面试技巧的指导和求职简历的制作指导。其次,辅导员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向他们推荐合适的工作方向,为学生进行就业提供意见。再次,要求已经毕业的和自主创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举办就职经验分享,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就业方向,能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总之,在大专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他们主动学习,不断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和教育下,促进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在高质量的大专教育中,学生能够获得综合全面的发展,让他们在就业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汤云珠.试论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2]姚则东,潜玉虎.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6.

[3]刘萍,汪小洪.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讨[J].江苏高教,2000.

猜你喜欢

大专专业知识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专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探索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