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就“未来之师”:区域教师研修的海淀实践

2017-09-07罗滨

中小学管理 2017年6期

罗滨

摘要 为助力教师面向未来,北京市海淀區教师进修学校探索教师研修新路径,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能力。一是更新系统设计,以机构转型和课程更新为抓手,聚焦和解决问题,关注教师的实际获得。二是转型促进发展,通过研修重心、学习目标、研修内容、指导改进、研修形式五方面转型,解决教师研修的关键问题。三是完善研修机制,如构建三级研修机制、机构协同机制、专业评估机制等。满足教师多样化发展需求。

关键词 未来教师;区域教师研修;学科育人能力;三级研修机制;“校本培训协作体”;协同研修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17)06-0009-03

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技术的迭代更新,无不带给我们新的思考视角,也使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面临巨大挑战。如何通过为教师提供持续、有进阶的研修服务,有效提高教师学科育人能力,提升区域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成为区域教师研修工作的—项重要任务。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海淀进校”)坚持“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理念,通过更新系统设计、调整研修重心、完善研修机制。进行教师研修的创新性实践和探索,为每位教师提供优质、均衡、普惠、全纳的学习服务。助力教师面向未来。

一、更新系统设计:机构和课程转型双管齐下

海淀区的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我们以终为始,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实现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校际均衡、具有国际视野、充满创造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率先实现海淀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为此。我们以机构转型和课程更新为抓手,探索通过高水平的研修转型,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注教师在研修过程中的实际获得、教育行为优化的实际发生,由此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支撑。为教师持续发展提供引领。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1.机构转型:聚焦教师育人能力

教研机构应充分发挥引导、连接和转化的作用。海淀进校依据国家育人方向引导教师进行育人实践、促进教师分类分层发展:帮助教师搭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间的连接桥梁:对社会资源和国际教育改革经验进行解构与重建,应用于本地区的教育实践。

基于这样的思考与实践。2012年。海淀进校对自身职能进行了调整。成立了区域课程指导中心、教学研究中心、质量评价中心、资源建设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为加强学科德育研究。同年成立了德育教研室:还特别从地域需求上考虑。成立了北部研修中心、学院路研修中心,旨在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样的机构转型,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更加开放的研修环境,教师们聚焦育人新理念,交流、研讨教学实践智慧。逐步加深对学生成长的认识、对学科育人价值的理解。由此逐步提高学科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了教学改进经验。

2.课程更新:构建教师研修新路径

高品质的教师研修。强调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将教师培训根植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注重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技能。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教师研修课程进行了系统设计。

(1)构建精细化课程体系,全面服务教师发展

我们从“学科”“学段/年级”“教师发展阶段”三个维度。兼顾现实和发展需求。为教师整体设计通识拓展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题选修课程。

首先,从学科和学段视角,构建分专业研修课程,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教育教师、校外教育教师等研修课程。

其次,从教师发展阶段的视角,构建分层研修课程。如以教学基本技能构建为主题的新任教师研修课程、以教学研究能力提升为主题的区级骨干教师研修课程、以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为主题的市级骨干教师研修课程、以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炼及成果应用为主题的特级教师研修课程。

再次,从地域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针对性更强、实践性更强的北部新区和学院路地区教师研修课程。

(2)把握课程实施核心要素,全面提升研修品质

课程实施需要解决理念落实、学员积极性调动、组织管理、反馈与调整、成果提炼与行为转化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认为。“需求”“主题”“任务”“师资”是课程实施的四个核心要素。合理配置核心要素可以促进课程实施,提升研修品质。

首先。“需求”是起点,我们构建了“行为导向的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进阶模型”。通过模型找到学员实然与应然的差距并进行分析,以此规划教师发展策略。

其次。“主题”是灵魂。它体现了研修的定位、视角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次,“任务”是载体,指向研修目标的达成,是课程内容、逻辑结构和组织形式的具体呈现,设置时要特别体现出教师成人学习的实践性特点。

最后,“师资”是保障,教研员的育人理念、研修课程的领导力、整合资源的能力、调动学员积极性的能力是研修质量的保障。

(3)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全面保障研修质量

随意组合的培训班、讲座和研讨。不是真正的研修。在海淀,“不做方案论证不开班”“不做集体备课不上课”“不做总结反思不结班”是研修管理中坚持的三个原则。每一期教师研修。我们都要确保需求调研、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效果测评、效果跟踪、反馈改进六个环节。依次进行。缺一不可。团队合作、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三原则六环节”的管理机制。保证了教师研修的专业属性。

二、调整研修重心:聚焦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

在海淀,教师研修转型围绕全面深化课改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展开,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切入点和目标。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研修重心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研修重心: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育人”

多年来。教师研修的重心是“学科教学”。但是。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具体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研究上。往往会忽略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十二五”以来,海淀区教研员逐渐聚焦“学科本质与创新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与研修创新”“教研员的课程领导力”等内容。关注每个学科对于文化传承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性,强调“课程育人”:持续地优化学生成长导向的学科研修。更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学习目标:从“知识获得”转向“素养提升”

我区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设计,将学科核心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建立关联,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设计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实践性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多种形式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学科育人能力。

3.研修内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过程就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海淀区的教研团队开始着手进行“基于学习者分析的教学改进”“基于学法指导的教学改进”等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引领教师的研修内容逐步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如我区开展的“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就是教研员和教师团队从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视角出发。深入解读课程标准、细化课程实施,明确每个学段、每个年级的学业标准,提出教学关键问题及建议,给出典型案例及分析的课题研究。

4.指导改进: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实证”

海淀区通过建立素养导向的学业水平测试机制,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改进。引导教研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实证”。我区的学业水平测试确立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四个一级指标: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迁移创新能力: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在不同年级的进阶表现并以具体学科知识为任务驱动的载体。对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试。根据多维度的数据、素养表现的反馈。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学生学习发展空间分析,指导教师自主地进行教学改进。改进的过程。也是教师更新观念,对国家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二度开发、设计有效学习活动的过程。

5.研修形式:从“专家报告”转向“项目学习”

在“专家报告”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研究破解教研难题已成为海淀教师研修的常态。我们关注学科本质。从全区现状调研和教师头脑风暴中发现问题,基于问题确立项目。在研究、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们坚持素养导向。从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能力角度出发。确立了“促进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提炼与解决”等30余个项目。项目由教研员牵头,邀请高校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建立研究、实践、改进和追踪机制。解决自己问题、团队共同研修、教学实践体验、集体反思改进、研讨深度互动、能力进阶发展是我区研修项目学习的六个鲜明特点。同时,我们还鼓励老师们分享自己的优秀实践经验以帮助同伴进步。这样的研修符合教学实践导向、问题解决导向、经验学习导向的成人学习需求。

三、完善研修机制:走好教研的“最后一公里”

1.三级研修、区校联动:多维度满足教师发展需求

针对海淀区教师数量多、需求差异大、逐一指导难的区情,海淀进校转变研修观、资源观,建立由教研员、外部专家、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的大协作研修模式。探索全区、联片、学校“三级联动深度研修”机制。实现区域研修、联片研修、校本研修优势互补。

区域研修以研训一体的方式。把握全区的研修方向和理念。通过调研需求、规划研修课程、组织实施、跟进评价。解决学科育人的共性问题。联片研修以“学院路研修中心”“北部研修中心”等研修共同体为载体。发挥中心内各学校的学科优势,促进学校间相互学习。校本研修层面。我们组织成立了“校本培训协作体”。建立了校际之间的定期交流、研讨机制:同时,增加教研员进校指导次数,帮助学校解决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长短学时的安排等难点问题。走好教研的“最后一公里”。

宽口径、大纵深、多轮次互动。不断改进的三级联动教师研修拓宽了研修内容的广度、增加了学科研修的厚度、拓展了专题研修的深度。不断满足教师发展的差异性需求。

2.机构协同、强强联合:满足教师发展的“私人定制”需求

为满足教师共性与个性需求,增加教师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可选择性。海淀进校牵头,与高校、出版社、其他省市地区教研部门等16家单位共同组成“教师教育资源联盟”。实现了教师教育资源的“共研共建共享”。

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初中、高中两个学段分别尝试推进了网络社区研修、网络跨区域研修互访等混合研修模式,帮助教师们聚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以及学科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可选择的学习资源、跨时空的研讨、优秀经验的时时交流。满足了教师们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网络研修经验。这样的協同研修机制为“十三五”教师培训以及满足教师发展的“私人定制”奠定了基础。

3.专业评估、系统设计:关注教师研修的实际获得

教师研修的评估,是诊断,是反思。评估关注教师的学习获得以及学习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教师学以致用的程度。评估是基于证据的判断。因此,教研机构需要系统地设计评估方案,并在研修前、研修过程中、研修后注意收集教师有效学习的相关信息,并关注学习成果的应用程度。教师研修的成果产出常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政府、研修机构、专家学者以及教师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对评估效果也有不同的认识与判断,因此,评估主体要多元、内容要多维、形式要多样。大数据时代,评估还应注意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探索数据化评估的理想形态。

在海淀区,每一期研修结束后,我们都会进行反思总结、效果测评及成果跟踪。测评内容主要是研修的预期目标达成情况以及教师的实际获得,包括基本评估、学习收获评估、后续行为评估等。基于评估结果,我们还会对研修方案各环节进行反思、修订。为下一次研修做好准备。

(编辑 杨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