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技巧探索

2017-09-07龙卫海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龙卫海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个重要环节,促成两者有机结合,挖掘有限的教学资源,由读到写,理论到实践,多给学生阅读、写作机会,促成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养成。首先应抓住课堂教学环节,全面介绍各种阅读方法、写作知识、写作技巧,掌握好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其次,应抓住课外阅读环节,引导学生阅读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实用文体作品,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写作素材,给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课内外读写结合技巧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两者相辅相成。如何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促成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阅读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拓展视野、扩充知识面、广泛的社会生活感悟、丰富情感体验、灵活多样的写作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更能深刻的挖掘作品思想的深度及广度。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如何运用灵活的写作技巧去反映深刻的社會生活,如何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写人物、事件、场景,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合情合理。阅读教学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意识,激发写作兴趣。阅读教学中作品内容的广泛性,作品形式的多样性,能促使学生更广泛深入地观察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积聚丰富的素材,写出来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强化写作技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课内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技巧

初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切实加强课内阅读教学,挖掘有限教学资源。阅读教学中结合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读到写,学生有经验可借鉴,有写作技巧可模仿,使文本教学更上一层楼,作文教学也形式多样,丰富有趣,学生的作文能力也会大幅上升。

1.紧扣文本作整体阅读,模仿作文

整体阅读文本中的画面,感悟作者反映的社会生活场景,揣摩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然后模仿作文。以《春》的教学为例,先引导学生从文本整体去感悟,从内容上看,文中作文描绘“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充满活力、希望和力量,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从写法上看,作者从不同角度精心构置了多幅表现春天的图画,意境开阔,构思巧妙;作者也紧扣景物特点,多角度、多侧面描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整齐和谐。教师可在文本学习后布置一篇习作,如“秋天的早晨”,要求学生仿照文本抓住景物特点,运用灵巧的写作技巧,描绘秋天早晨的美丽图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气象。

2.截取文本片断作深入阅读,感悟文本片断折射出的社会生活意义,模仿作文

以《孔乙已》的教学为例,先引导学习阅读“断腿前分茴香豆”这个片断,感悟孔乙己在孩子面前的迂腐而又善良的性格特点,阅读断腿后孔乙己盘腿喝酒的片断,感悟孔乙己好喝成性,折射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精神及肉体的伤害,仔细分析作者如何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特点描写人物的,然后进行以“我认识的王二叔”为题写作实践,要求学生截取人物生活的几个片断,紧扣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描写,综合地完成一次写人的作文。

3.细读文本,学习文本中用的某种写作技巧作文

文本教学时,重点分析文本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借鉴文本中的某种写作技巧完成自己的作文。以“白杨礼赞”的教学为例,可以通过对白杨树生长环境、外形、内在气质等方面的描写,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象征北方的农民、北方的抗日军民、中华民族精神等的象征手法的分析、感悟、联想、揣摩,感悟文本深刻的思想内含,学习后,完成一次运用象征手法的作文。如“小草之歌”,可引导学生通过对小草的生长环境、外形、内在气质等的描写,揭示其象征意义:小草象征坚韧顽强的农民、老师、工人、战士等,他们像小草一样平凡、有韧性、有钻劲,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但他们不图名、不图利,揭示小草射出的深刻的社会生活意义。

4.截取文本的某段落进行探究式教学,然后进行微型式作文训练

文本教学时,重点探索某个语段,反复阅读、分析,探究其反映的深刻的社会生活、主要写作技巧,不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感悟文本内容的深刻性,写作技巧的灵活性。然后模仿作文完成一次片断微型作文训练。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痛打镇关西”这个片断深入分析:作者怎样抓住鲁达的动作及镇关西挨打后的情形,探究人物性格的深刻。然后,完成一次以“比赛”为题的微型作文,重点训练学生对人物动作的描写,人物神态的描写。

5.探究词语在文本中的意义及作用,领悟准确运用词语的重要性

文本教学时,重点探究能表现人物性格,反映深刻社会生活,表达深刻主题的词语。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句中“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冲破土的挤劲,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同时,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然后探究作文中准确运用词语的重要性。教学后,要求学生完成一次以词语运用为重点的作文专项训练。如,我和我的妈妈。批阅作文时发现:有一位学生写到她的妈妈很关心她的学习,她文中是这样定的:妈妈从蚊帐里探出头来,语气低低地对我说:晓娟,很晚了,你快去睡觉吧,猪食等我好些了再煮吧,明天你还得赶早去上学呢。作文讲评时,以此为例,重点探究了“探”在文中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准确运用词语的重要性。

6.探究文本线索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作文要条理

语文教学时重点探究文本中的叙事、抒情线索,指导学生作文也要有鲜明的线索。教学《背影》时,重点探究文中的叙事线索及作用。文中以“背影”作为叙事线索来组织材料,开头点背影;望父买橘,描写背影;父子分手,寻找背影;篇末再扣背影。文中四处写背影,反复照应标题,以“背影”抒写父子情深。文本教学后,可安排一次叙事方面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写的文章要有一条叙事线索。如,“我心灵的甘露”,开头点甘露,文中叙事,叙写甘露对自己良好品德的养成的作用,结尾扣甘露。教学《白杨礼赞》时,重点探究文中的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在结构、内容、表现主题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本教学后,可安排一次作文训练:有一种色彩属于我。要求学生要在作文中安排一条抒情线索。

三、课外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技巧

课外阅读资源比课内阅读资源种类、题材、内容等更丰富;课外读写比课内读写时间更充裕,形式更多样,学生自由选择发挥的空间更广阔,是课内读写的有益扩充和补给。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应为学生提供课外愉快阅读、愉快写作平台。学校应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多配备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各类书籍,多为学生提供阅读和写作的机会,减轻学生课内学习负担,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使课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1.激发阅读兴趣,以阅读促写作

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要有阅读动机才会挤时间阅读;其次,要培养学生经常阅读的习惯,明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冰心语)的道理。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利用课余时间播放一些配乐小说、散文、诗歌等朗诵,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感悟其中反映的社会生活,感悟其中蕰涵的深刻道理,感悟作者如何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人、叙事、论理,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欣赏多种多样的反映社会生活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的表达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广泛地、深入细致地观察社会生活,感悟社会生活。只有有了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悟,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学生才会有好的写作素材,有好的写作灵感,才能写出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合情合理,言之有物的作文来。

2.有选择地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技巧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阅读。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读物。如要学习写作技巧,就要选择介绍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的读物,优秀的作品评介。如要学习写点作品评论之类的赏析文章,就要选择一些优秀的散文、微型小说、故事,或者是优秀的作文来阅读。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文本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的多样性,有多向选择地阅读,阅读时,可以写读中心得,阅读随笔,也可以即时评点。如针对阅读中生动有趣的故事、精彩的语言片断、生动优美准确的词句,感悟深刻的生活画面、逻辑严密的论据、简洁而准确的说明、精巧的开头和结尾等,及时写些随笔、心得。学生有了足够的阅读作为支撑,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言之无物”了。

3.建立课外读写资源库

课外读写资源库建立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快更好的阅读;二是写作时灵活选取适合自己的写作素材、写作技巧,使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快更好。

(1)记录优秀的开头、结尾的方法。开头,如总起全文,触景生情,开门见山,引起回忆等;结尾,如总结全文,引发想象,留下悬念等。

(2)记录怎样写人的方法。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综合写人。

(3)描写方法。画面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等。

(4)写作技巧。对比衬托,托物言志、铺垫、照应、悬念、类比等。

(5)搜集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故事、场景,各类社会人物的典型事例。

4.开展课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活动

(1)定期举行课外阅读与写作结合主题班会,重点探讨作品主题,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刻性、广泛性,作者作品介绍、习作交流,读写经验介绍等。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也表达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

(2)开展课外阅读与写作结合的资源交流活动

学生课外阅读及写作时间有限,有些工作个人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完成,因此,资源共享是提高资源整合的有效方法。互换运用动词、形容词、成语、俗语、谚语等精彩的片段;描写精彩的语言片段、写作技巧介绍、优秀的学生习作等。多鼓励学生进行资源交流,这样,每个学生的资源库才会更丰满。

(3)组织学生举办手抄报、黑板报、墙报、习作选刊,利用这些平台,让学生彰显自己的才华。

(4)发挥教师对学生读写结合适时指导作用,如由浅入深的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过程,对自己成长有利、能提高读写能力、切合自身实际可多写多读;由点到面,介绍并推广读书结合技巧;引入阅读、写作新概念。

(5)建立课外阅读与写作结合奖励机制,以此鼓励能把课外阅读与实际写作密切结合的优秀学生。

(6)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课外阅读。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能与课内外相似的各种文体的作品,也可以选择一些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文体作品,使课外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也可以交流读写经验,探究课外阅读和写作中的问题。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结合的多样性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能出现:喜欢看长篇小说、武打小说,而忽略看散文、微型小说、故事、诗歌作品、实用文体作品等现象,教师应多加引导,要鼓励学生,要多看些优美的散文,常用的实用文体作品,优秀作文,特别是要多看些报刊杂志,多看些反映当今社会真实生活的短文,使自己的习作紧跟新时代,反映新生活,富有真实情感。作文形式也应多样化,可以写观察日記,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写读书心得,也可以写微型作文,精彩的片段,也可以是专项的炼字炼句练习。

四、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初中学生吸收新知识,建新理念,养成良好品德的快乐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让学生快乐地阅读,快乐地写作,把课内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生活,深刻感悟社会生活的能力,促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全面提升语文基本素质。初级中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曾敏.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中学教育,2016,(06).

[2]王子平.浅析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阅读写,2016,(31).

[3]黄怡.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同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阅读写,2016,(09).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