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
2017-09-07郭慧武淳
郭慧+武淳
由中央组织拍摄,中央电视台承制的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形成了多年来难得一见的举国关注议论一部政论片的景象,在亿万观众中激发出共议伟大改革、畅谈非凡历程的热情。
该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全景式、权威性的梳理总结,展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开拓奋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恢宏历史篇章。本刊记者对《将改革进行到底》总导演、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部主任肖振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全国人民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推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进行全面梳理和全景展示。请问,拍摄这部专题片的初衷和意义是什么?
肖振生:《将改革进行到底》由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指导,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承担制作。今年1月初,我们接到中央的任务,深感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任组长。截至今年7月底,中央深改组已召开会议37次,研究部署各领域的改革任务,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的这场伟大改革直接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作为媒体工作者,长期以来我们始终紧跟报道、宣传解读,但我们意识到零散的报道还不够,需要一个权威立体的东西全景式梳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进程。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我们有必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主题向观众讲清讲透,从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精神、鼓舞士气,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记者:本片紧扣改革这个主题,展现了5年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凡历程,点燃了全社会的改革激情和信心。作为总导演,您是如何理解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宏大主题的?
肖振生:接到任务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我们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包括深改组历次会议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的重要评论、综述等,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改革课,接受了思想的洗礼。
本刊记者采访肖振生(右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涉险滩、趟深水、啃硬骨,不断推进改革前行。这5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这5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绩,也看到了其中的艰辛,深感改革意义之重大,推动改革之不易。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感动、钦佩。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最高领导层首次公开集体亮相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宣言,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记者: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面对纷繁复杂的头绪,你们是如何谋篇布局和取材的?
肖振生:《将改革进行到底》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架构全篇,最终确定“总论”“经济”“政治”“司法”“文化”“生态”“国防军队”“党建”“民生”九个主题。
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改革思想的形成过程为脉络,寻找每个领域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和典型案例。比如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关键词,选取了广东佛山这个案例。佛山曾是改革前沿之地,如今面临结构转变的紧迫压力,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重塑这里的实体经济,这是一个很鲜活的案例。
在素材的选取上,主要基于几项原则:一是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思想,充分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攻坚克难、锐意改革的改革者的伟大形象;二是围绕改革总目标,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框住,集中反映标志性、支柱性的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的突破,重大改革思想和改革理论的创新;三是展现基层落实改革的创造性实践和改革带来的新成果、新变化、新气象;四是具体呈现人民群众因全面深化改革而日益增强的获得感。
记者: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严肃而宏大的主题,如何在保证本片思想性和理论深度的同时,把改革故事讲得具体生动,吸引各类观众群体?
肖振生:为了让“高大上”的政论片走到百姓心里,吸引更多样的观众,我们遵循“不落窠臼,不落俗套,引人入胜”的要求开展创作,在进行理论阐释的前提下,创新表现形式,注重情感化、故事化表达,力争打造具有不同凡响品质与水准的作品。
片中有很多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推动改革的珍贵影像,以及眾多决策亲历者的讲述和解读,为观众呈现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改革决策的细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为增加本片艺术性,主创团队为每一集精心设计独有的视觉符号。比如第九集《党的自我革新》,用河南兰考护林员修剪树枝的镜头开篇,切入“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又比如用雕刻“公平正义”的老人这一元素,贯穿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直观展现主题。
此外,该片解说、画面、音乐等多种元素浑然一体,并运用了三维立体动画等多种技术手段,使得片子的观赏性大大提升。
记者:相较于同类型的专题片,您认为本片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取得了哪些突破?
肖振生:我觉得这部片子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是立意高远,彰显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片中集中展现的内容,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思想引领,气势恢宏的蓝图规划,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督查落实,还是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推进改革事业不断向前,都是站在推动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本片通过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历程,让电视观众看到了拼搏奋进的中国力量,更看清了自身在这场伟大改革事业中的位置和方向,从而激发每一个人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中去,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与持久动力。
二是厚重大气,内涵丰富。本片兼具国际国内两种视野,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改革进程也在为世界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此外,通过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三重维度,说明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原有改革基础上的推进、深化,并有新突破、新开拓、新气象,也使观众对未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充满希望与期待。
三是表达生动,入眼入耳入心。本片的创作是在吃透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情况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最为生动的改革案例,充分放大发人深省的故事细节,使得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记者: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本片从筹备到完成,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艰辛,请讲讲创作团队幕后的故事。
肖振生:《将改革进行到底》确实是我们的倾心之作,饱含着我们的热情和感情。对这项任务,我们不是简单地完成,而是自觉地行动。
创作团队始终牢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片子从筹备到完成前后只有200天。中央电视台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组建近百人的强大团队,走访30多个中央国家部委,奔赴28个省区市调研拍摄,采访200多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各界群众、国际友人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
创作团队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帮助下,在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下,不舍昼夜,不分寒暑,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各项工作。白天各集编导分头干,晚上8点半到12点由台领导牵头开会,几乎每天如此。台领导对稿件一字一句把关,对画面一帧一帧审看,为本片创作呕心沥血。
要说困难,其实这部片子前三集是相对比较难做的。比如,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涵盖内容多,但必须在50分钟的时长内把它讲清楚;再比如,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主题比较抽象,如何把5年来的变化搞准说透也是有难度的。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整个片子创作的过程,就是一次深入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创作人员对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深刻理解,更加真诚认同,更加充满信心与决心。整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次思想升华的过程,全体创作人员看到了改革者的勇气、智慧与担当,看到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大国气概,并为之而感动,为之而鼓舞。
记者:数据显示,全国通过央视屏幕收看这部专题片的观众达到5.17亿人次。《党建》杂志、党建网也收到了许多读者和网友对本片的热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非常关注和喜欢这部专题片。您觉得为什么收视率这么高?你们收到了观众哪些反馈?
肖振生:收视率高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关注改革这个重大主题,它是时代的最强音,能够引起全社会的情感共鸣。一部电视作品,能够承担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事业作权威、深入的梳理与解读,这是以往任何一部电视作品所没有承担过的,已经远远超越了一部电视作品的意义。
片子播出后我们关注观众的反响,总体还是很不错的。有网友点赞说,“《将改革进行到底》点燃了中华儿女澎湃激情,匯聚起万众同心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夯基垒台、选材备料、立柱架梁,中国改革‘再出发成绩单让世人艳羡”;“该片不仅内容震撼,更富含思想性、启发性”,等等。
我希望大家认真看一看这部片子,领会改革的重大意义,贴近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思想,支持这场伟大的改革,思考这场改革会为当代和子孙后代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