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狂欢:网络电影评分之惑①
2017-09-07陈一雷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陈一雷(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南京晓庄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6)
孤独的狂欢:网络电影评分之惑①
陈一雷(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南京晓庄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6)
网络电影评分,指观众通过某个特定网站或新媒体应用(APP)的打分系统,对电影进行在线的、自主的,并且以数值为呈现手段的评价过程。因为有着门槛低、参与人数多、表现方式直观等特点,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极大程度的重视。评分与网络短评、影评博客、专家专栏等一起,构成了在线电影评价的生态系统,并以最简单直观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观众的态度。虽然如此,评分主体特征、系统设置、网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然让评分在科学性、认可度和代表性上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伴随着感性、随意、个人化的打分过程,它更像是当下网络时代里草根观众的一次集体狂欢。
网络电影评分;电影评价;大众狂欢;认可度
网络电影评分,指观众通过某个特定网站或新媒体应用(APP)的打分系统,对电影进行在线的、自主的,并且以数值为呈现手段的评价过程。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影跨媒体传播的常态化和网络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在线影片评价系统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用户涌入,参与评价、发表观点、讨论交流。经过大众参与而得出的分值,被放在网站或APP上的醒目位置,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过程,作品数量提升、技术手段进步、制作规模扩大、宣发手段翻新,这一切都让观众得到一个空前广阔多元的观看选择空间。与此同步的,是观众们被培养起来的观影习惯。据统计,2015年全年,中国电影的观影人次已经达到了12.6亿,与北美市场的13.34亿相比也仅有一步之遥[1]。同时,观众在线进行购票、交流、评论的习惯也养成。据统计,2015年中国有57.5%的电影票在线上完成购买[2]。新媒体的力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网络评分也迎来发展的契机,其重要性与日俱增。虽然如此,网络评分机制仍存在的种种缺陷,限制着它的科学性、认可度和代表性。
一、表达的狂欢
目前,具有评分设置的网络影视平台越来越多,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的电影评分网站,国内主要以豆瓣网、时光网为代表。此类网站建立较早(分别创建于2005年、2006年),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忠实用户,他们完全凭借兴趣在网上对影片进行点评。第二类是视频播放网站,以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为代表。它们的主要业务是提供各类视频的在线播放,其电影页面上也同样有影片的分值。第三类则是在线票务系统,以猫眼电影、格瓦拉电影、百度糯米为代表。与前二者存在区别,此类平台的评分者大多是票务系统的直接用户,在线购票并观影结束之后,在网络上给出自己的评价。
评分系统成为观众与电影作品之间勾连的重要桥梁。一方面,完成观影的观众根据自身对影片的评价,用评分的方式来表达态度。通过最终的分值,电影被区分为“烂片”“平庸之作”“一般之作”或是“佳片”,这是来自普通观众对影片的直接判断。另一方面,分值的高低也成为潜在观众选择影片的重要参考因素。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在购票前先在网上了解该片的口碑如何、得分多少,尽可能地避开那些被大部分人所公认的“烂片”。
作为一种大众狂欢式的评价体系,网络评分吸引了空前数量的普通观众,他们不求回报,自发积极地参与到原本由少数专业人士从事的电影评论中。而在网络传播的时代,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被打破,原先少数意见领袖的作用式微,政治意识形态的因素被逐步冲淡。同时,观众的意见得到重视,他们进入信息传播的渠道并创造传播内容,观点具有鲜明的草根性与反叛性。这是一场话语民主的革命,也是一次大众意见的狂欢,它推动电影评价由原本的精英属性向大众属性转变。从上个世纪末延续下来的社会文化格局的演变进一步发酵,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艺术,从内容、形式、价值观,再到评价主体上,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广大观众正在成为电影评价的主要来源,他们不再满足于原本由少部分知识分子和业界专家所主导的影评市场。作为原先的信息接收者和网站的用户,观众的地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根据自身喜好主动定制内容、参与评价,成为信息的发出者。
在线评分更应被视为是电影观众感性态度的集合,而非他们对影片的理性评价。在观影之后,观众往往出于情绪表达的需要,在网站上给影片打出分数。对于在网络世界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电影观众来说,自身观点是否严谨、能否经得起推敲,都是次要的,“这一代人实际上是生活在消费文化之中的。他们更注重个性的自我完成,更注重自我感受。”[3]对于他们来说,个人感受的表达、观点的阐述才是首要的。所以当他们在评判一部作品时,往往用更个人化的态度去呈现,对待电影评分也是如此。
网络评分具有直观、门槛低、易传播的优点,观众也乐于用此方式对影片进行评价,并将此视为重要的观影参考因素,但它机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评分分项设计相对简单,难以全面评价一部作品;评分行为较为感性、缺少理性的分析等等。种种原因的合力,使网络评分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既难以得到学界认可,也缺少在业界的说服力,让这一吸引大量观众积极参与的行为成了一种他们自己的“孤独的狂欢”。
二、科学性之惑
网络评分的首要问题出现在其科学性上,是否能够如实地反映观众的评价,评分、算分的系统设置是否严谨科学,都是其一直受到质疑的部分。具言之,打分设置简单、 区分度不大、展示信息过少等,都是网络评分存在的硬伤。
分值判断是现有最常见的网络评分方式,除此之外,类似豆瓣这样的网站也会使用星级评分制,原理与分数相同。观众根据自己对影片的印象输入一个数值,数值越高则代表该片的认可度越高。常见的评分一般为10分制。分值设置过于简单,区分度不大,这与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所具有的丰富性构成了矛盾。诚然,这种直观可量化的评分迎合了现代社会“快餐化”的生活方式,更多人以极小的时间成本参与到对影片的评论活动中,这与之前由专业人士耗费时间、字斟句酌地写出的长篇影评不同。但与此同时,评分的设定仍较为笼统、粗放:大部分只是给影片打出一个整体性的分值,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加之观众的审美角度、文化层次、个人好恶的不同,使得最终的分值缺乏说服力。
另外一方面,由于算法和信息呈现的局限,网络评分往往难以将良莠不齐的作品区分开。因为评分算法的设置,相同得分的电影,完全有可能是一部公认之作(用户打分集中在某一分数段),也可能是一部争议之作(分数两极化),而通过单一分值是无法区别的。现有网站或APP的电影单片界面,展示最多的是影片的目前分值,而对打分人数及其在各分数段的比例分布,则被多数网站忽略,只有豆瓣等一部分网络平台提供该信息。
最后,不同网站和APP之间的评分、算分方式也存在种种区别,缺少一个被多数网络公司认可的标准。例如,格瓦拉电影网的分数计算,是将所有用户的分数直接相加,然后除以人数得出平均分。而时光网的算法则是非平均的,每个用户均会有自己的等级,它通过用户的注册时间、发表评论数、看片数量等因素得出。算分时对不同级别进行加权:更高等级的用户,其分数占的权重也会更大,而阅片少、新注册的用户分数占的比重较小,最后再算出总分。这两种代表性的做法各有利弊,很难评价孰优孰劣。但仅因为算法的不同,便可导致同一部电影的评分在不同网站上存在不小的差距。
各大网络公司在意识到系统设置的问题后,也对其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例如猫眼电影在原有的用户评分基础上,又增加了“专业评分”一项,邀请资深的业界、学界人士共40人对影片进行评价,同样以分数的方式来呈现,并将专业评分与普通观众评分并置。而时光网则细分了评分的项目,包含音乐、画面、导演、故事、表演、印象共六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对影片的认可程度,对每一项给出单独的判定,通过内部的算法得出该片的最终总评分。这样的方式看似更科学,但六项判定标准是否能全面地反映影片的质量,仍然值得商榷。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很多网民也会忽略具体项,仍只打出一个总评分,让这样的设置失去意义。
三、认可度之惑
网络电影评分的主体是观众,他们从原本商业活动的消费者、影片传播的受众,成为了宣传者、评价的主导者,这样的多重身份理应让他们的意见有特殊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在对他们评分的认可度上,无论是出于商业考量的片方,还是电影研究中的学者、专业影评人,都持有保留态度。
网络评分本应该作为反映观众口碑的重要数据,被片方所重视,但它却并不能很好地与票房关联。在很多情况下,电影的网络得分与票房高低确实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例外出现。根据四川大学周才庶对2010 年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电影票房及网络分值进行的数据研究[4],评分的高低并不能关联票房。也就是说,观众对影片的褒贬评价,与他们最终是否会走进影院观看该片并无太大关系,大量“叫好不叫座”或是“叫座不叫好”影片的存在也证实了这一点。究其原因,观众的消费行为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非理性。他人的评分可以为自己提供观影的参考,但并非决定因素。最终的票房除了和评分中体现出的观众态度相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资本、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绝非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
另外,网络评分易受资本方的操控,这也削弱了它的参考意义。在“互联网+”的时代,出于商业方面的考虑,网络口碑得到了影片资方更多的重视。某些资方甚至不惜利用非常规手段来操控口碑、制造虚假的民意。而在包括打分、短评、博文等形式汇聚成的意见集合中,评分是最易操作的一种:在非常规的“刷分”行为中,要做的只是分值的复制,不需要编造不同的具体内容。另外,区别于文字评论,打分具有很强的匿名性,不易被查证。如此种种原因导致了“刷分”现象的存在。它既影响了网络评分的真实性,也对市场的良性运行构成了伤害。
相对于片方,学者专家对大众评分更易持批判态度,很多情况下甚至意见相左。从本质上讲,专业研究者与大众的研究立场本身即存在巨大分歧。专业研究者对于影片倾向于采用精英立场,将评论过程看成是一项理性主导的工作。符号学大师克里斯蒂安·麦茨就认为,专业的电影研究者应当是不从属于资本方或机构,以绝对理性的态度去进行评价:“为了成为一个电影理论家,最理想的是人们不再爱它”[5]13。去除感性层面的判断,进入纯粹的专业研究才是学者专家们应该做的。
图1. 2015年几部春节档电影评分示意图
另一方面,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评论电影是出于自身的表达需要,而网络给他们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麦茨就将电影与观众的良性“对象关系”分为“去电影院”“谈论电影”和“爱电影”[5]4,三者之间互相支持,感性因素贯穿了整个观影行为,这与研究者们的专业理性相悖。并且,观众的素质参差不齐,表达也大多随意主观,“在知识结构上还与专业的理论学者存在较大差距,批评的视角不免狭溢,观点难免存在偏颇。”[6]他们的打分和评论往往从自身的情绪感受出发,注重感官刺激、演员阵容等因素,而对于影片的视听语言、内涵主旨等的思考较少,这导致了他们与专业学者之间分歧的出现。以2015年春节档的几部作品可以看出,观众满意度评分与专家之间有着不小差异[1]。
当电影被作为一种大众消费而存在,它的主要目的就不再是宣传教化,而是观众欲望的满足,“在功能上是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在传播上又是一种平等的泛市民文化”[7]。一方面,当代电影充分考虑观众的消费习惯,抹平深度,突出世俗娱乐;另一方面,观众本身多出于情绪宣泄、感官刺激等因素参与观影,随即在网络上进行评分,快感原则成为整个行为的主导。这与学者专家们的研究态度存在巨大差异。
四、代表性之惑
各种各样的网络评分可被看成为观众态度的一种集合,但它仍很难代表观众的普遍意见。网络平台先天具有用户聚合的特性,让评分者只能集中于人群中有限的一部分,意见的代表性也并不完全准确。
在现今网络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每个网站或新媒体应用都在强调个性化、差异性,试图通过精确的定位来对锁定目标用户。以豆瓣为例,它独特的文艺属性在无形中对用户进行了筛选,让那些对于此类风格并不感兴趣的用户远离该网站。豆瓣网从做读书分享起步,而在之后的主要讨论对象也集中在音乐、电影等文艺作品上,带有浓重的小资文艺色彩。一直以来,网站都在致力于打造一个面向高端人群的交流平台,主要用户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知识分子、白领,年龄段集中于18——35岁。为满足他们的需求,网站在商业模式、用户体验上都做了相应的定制,给用户一种清新文艺的体验。也正因此,豆瓣培养了一大批粘性很高的忠实粉丝,他们成为了网站的坚定支持者,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也完善了内容。
主要功能目标用户群 核心竞争力 盈利模式猫眼电影 在线购票 大众消费群1.美团流量导入,团购积累的前期用户2.相对便宜的票价3.强大的线下运营1.网络购票2.电影推广豆瓣电影 影评、书评文艺范青年电影爱好者1.完全的用户主导内容生产机制2.以内容网络带动社交网络3.提供产生新价值的扩展链4.用户塑造自我的平台1.网络售票分成2.网络推广3.相关增值服务格瓦拉 网络售票生活服务中青年中高端消费大众1.本地化生活圈的基础2.用户服务差异化,逐渐完善的闭环体验1.网络售票2.相关增值服务1.新电影的网络推广2.有偿提供的网站内容3.网络售票QQ电影票 网络售票时光网 电影资讯、社区、推广影迷和高端用户1.海量权威的电影数据资源库和及时的电影资讯2.成熟的电影市场运作模式3.较高的用户忠诚度生活服务 大众消费群 1.腾讯的品牌支撑和海量用户群2.强大的渠道运营能力1.网络售票2.相关增值服务
与豆瓣类似,时光网、猫眼电影、爱奇艺等网站也均拥有一批相对固定的用户。为满足他们的需求,网站的视觉设计、交互体验、菜单系统等都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这使每个网站的用户更具粘性,也更同质化。体现在审美上,往往表现为欣赏水平、欣赏喜好、欣赏角度等的类似,这也影响着用户对于电影评分的判断。如上表所示[8],各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核心竞争力以及盈利模式本身就存在个性化的定位,即便是在近年兴起的在线购票类网站猫眼电影和格瓦拉电影之间,所针对的目标用户也有区别。
而另一方面,用户在使用网络进行信息交互的同时,他们也在被互联网环境所塑造。在去中心化的网络时代,单个意见领袖的影响力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大大削弱,信息更多由大量用户自己创造。这些信息的集合改变了网络的生态环境,“培养”了更符合网站定位的用户。而伴随信息门槛的形成、网络暴力的泛滥等诸多因素,各网站的用户在进一步“提纯”,不符合网络生态环境的用户被边缘化,并最后远离网站。这样聚合起的同质化的网民,对影片给出的评分也更易接近。他们的评价仅能代表一部分人群的好恶判断,丧失了大众代表性。
网络电影评分,与网络短评、影评博客、专家专栏等一起,构成了在线电影评价的生态系统,并以最简单直观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观众的态度。在现今“互联网+”的语境下,它吸引了空前数量的观众共同参与到影片评价中。伴随着感性、随意、个人化的打分过程,它更像是网络时代里草根观众的一次集体狂欢。而网络评分看似对电影片方和普通观众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其评分主体特征、系统设置、网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在科学性、认可度和代表性上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1]艺恩2015-2016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简版)[EB/OL].艺恩网,(2016-04-02).http://www.entgroup.cn/report/f/0218149.shtml.
[2]2016年中国电影在线票务市场研究报告[EB/OL].易恩网,(2016-03-11).http://www.entgroup.cn/report/f/1118148.shtml.
[3]张颐武.网络文学与影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5).
[4]周才庶.电影票房与网络评分的关联性分析——以2010年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影片为例[J].当代电影,2011(3).
[5](法)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M].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6]李亦中.我国电影评价系统初探[J].当代电影,2005(11).
[7]曾耀农.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批判[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6.
[8]猫眼电影产品分析报告[EB/OL].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2015-06-26).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167579.html.
(责任编辑:李小戈)
J902;J905
A
1008-9667(2017)02-0060-05
2017-04-13
陈一雷(1985— ),男,江苏盐城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2015级博士生,紫金文创项目组成员,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① 本文为紫金文创研究院项目《影视作品影响力的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KTSYZ20160701)阶段性成果;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项目“戏剧与影视学”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