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打破建筑业采购壁垒
2017-09-07万晓曦
文|本刊记者 万晓曦
如今,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大中型电子商务业务和以化工网、服装网、五金网、钢铁网等为代表的行业性B2B业务得到长足发展,企业间电子商务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也在逐步开展,电子商务的应用正逐步走向成熟。在此新形势、新要求下,建筑业正面临调整,以互联网为平台,构筑专业、透明、开放的市场环境,是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跨区域、跨专业承揽的施工项目较多,不同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施工特点及所处的施工阶段不同,导致项目对资源的需求各异。同时,采购标的、采购方式、采购合同复杂多样,供应商、分包商数量众多,良莠不齐,地域多变性与采购业务的复杂多样性交织在一起,导致采购管理复杂度不断增加。
高效、灵活的互联网采购
随着互联网对社会与市场的深刻影响,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把加强采购管理的视野聚焦在采购信息化上面,采购从仅限于业务层面的简单活动,逐渐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企业也希望通过互联网,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化解困扰建筑企业的诸多现实问题,将采购渠道扁平化,对采购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再造,推动采购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把企业标准化的业务流程融入到信息化的手段中,逐步实现基于互联网的采购新业态。
而早在2011年年底,国家颁布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就提出“国家鼓励通过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确立了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招标投标的合法地位。2013年2月,八部委联合颁发的《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则再次巩固了互联网在招标采购行业的地位;2013年5月,中央国资委召开央企采购管理提升专题培训,要求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向供应链管理转变,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及不断创新采购管理等方法和手段,准确把握采购管理发展方向,尽快建立集中、高效、透明的采购管理体系。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办法可以看出,目前基于互联网采购的政策环境正趋于成熟。
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开始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思维构建企业基于互联网的采购模式,优化、变革采购管理,推动采购管理转型。建筑企业基于互联网完成采购与交易行为,如网上招标、竞标、谈判、签约等,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对采购全程进行管理,以信息化手段整合采购需求资源。通过集中区域化的采购需求,形成采购数量的集中,通过集中化的统谈统签、统谈分签等灵活的采购手段,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供需双方交易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互联网采购
以华西云采电子商务平台为例,该平台依托华西集团的优质客户、供应商资源以及金融支持等资源,打造了专注建筑行业物资采购领域的垂直电商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采购透明、交易高效便捷、资金快速流转、先进的物流管理体系等四大板块内容。该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了有效的供应链方式,结合行业构成了产量体系,并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通过有效的集成化管理,以最小的成本,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正确的状况创造正确的利益。华西云采电商平台实现了在线交易、物流交易和资金结算等一系列的在线服务,更精准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高企业效益,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帮助建筑企业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过去,施工企业传统的采购模式在管控上和采购战略上较为模糊,甚至没有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在执行上,采购制度不健全,采购流程不清晰,采购行为不规范,各个项目各自采购,需求量比较分散,采购需求难以有效整合,规模效应无从发挥,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在监管上,绩效管理容易缺失,采购监督审计难以及时;同时,采购管理基础薄弱,缺乏严格的供应商准入、考核、分级奖惩手段,优质供应商资源匮乏并难以共享;企业自身也难以收集有效的市场价格、行情数据等信息,采购预算缺乏实时的数据支持。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进行采购,可以改变过去分散自主采购、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集合多方需求集中招采,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而且减少了采购批次,缩短了采购链条,提高了采购效率。通过互联网进行采购,方便快捷开展远程发标、投标、开标、评标和定标等工作,不仅提高了采购的投标响应能力,而且能实现“随用随发货”,大幅降低采购工作费用和库存管理成本。而以规模性采购也将获取更优惠的价格,直接降低建筑施工企业采购的总成本。
传统的采购模式按项目分散自主采购,虽然具有采购快捷、有效应对突发需求等优势,但缺乏监督机制,统筹缺位,管控乏力,存在难以降低采购成本、采购质量控制难度大、财务核算压力繁重、容易滋生“腐败”等弊端。采购方与供方往往是临时性的短期合作,在合作中经常消耗较长时间博弈各自的利益和解决日常问题,过多考虑眼前利益,忽视长期的合作、发展与共赢。
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采购过程的阳光透明和投标供货的方便快捷,直接降低供应商的商务成本,间接增加了供应标的物降价让利的空间。从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堵塞管理漏洞,营造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采购氛围,规范采购行为,净化采购环境。
此外,基于互联网采购平台的开放性,在采购中可供选择的供应商众多,建筑企业可在采购及供货合作的同时,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合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动态评估,逐步建立企业级优质供应商和合格供应商资源库,加强与优质供应商的合作,与其形成利益共同体,在相互信任中实现互利共赢。
可以说,传统招采模式融合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信息集成优势,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企业资源采购与管理的高度结合,将会带来行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基于互联网的采购也将成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