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水双层板施工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2017-09-03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燕霄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16期
关键词:质感平整度双层

文|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燕霄

1.立项背景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体育馆工程,总建筑面积25293平方米,地上三层,局部五层,建筑总高度24米。按设计要求,结构3层板以上较多部位采用双层板,双层板上层板板厚150mm,下层板板厚120mm或100mm,中间空腔部位高度为880或750mm。空腔部位无统一截面形式且跨度较大、下层板为清水混凝土面。国内双层楼板施工中大部分采用泡沫、塑料芯模作为空心部分模板采取一次成型浇筑。本工程设计图纸要求双层板部位下层板面是为清水混凝土面且单板及整体跨度都较大,采取芯模并一次浇筑成型难以保证下层板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而影响清水混凝土的观感。而且空腹部分的平面大多为异形截面无统一截面尺寸,如采取芯模进行施工需按尺寸订做每个芯模,将给工期及造价带来很大的压力。再者由于单板的面积较大,芯模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所产生的浮力也是难以解决的因素。如果设置肋梁以减小板的跨度,就会增加造价且难以保证下板面混凝土的密实度及观感效果。综合考虑本项目双层板的支撑采用传统的木模支撑,双层板结构分为两次浇筑(即梁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下层楼板及结构梁浇筑至上层板底,第二次浇筑上层板部分。空腔内采用木模支撑的在支模过程中及完成后均做防白蚁药水喷涂。该方法能有效解决表面平整度要求高、单板跨度大的双层楼板且底板为清水混凝土面的施工观感,有效控制施工成品质量,降低成本及有效节省施工工期。

2.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调试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保证清水混凝土有足够的塌落度的前提下保证其质感要求。

(2)跨度大、面积大的双层板清水混凝土下板采用木模板需要求整个模板体系有充足的应力储备以保证其下板面的表面平整度。

(3)清水混凝土饰面以混凝土完成面作为成品面,使得混凝土本身的耐久性差的缺点被放大,故采取氟碳漆涂层作为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3.解决思路和措施

(1)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结构材料本身所拥有的质感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越来越多建筑师开始用混凝土与生俱来的装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出的情感。提高胶凝材料用量及减小骨料的含泥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观感。

图1 第一次浇筑部位

图2 第二次浇筑部位

(2)选用刚度较大的模板及加密木方间距及支撑间距保证其支撑体系刚度及其整体稳定性。

(3)在成品清水混凝土表面涂刷三层氟碳漆涂料,提高混凝土的防水、耐腐蚀、耐风化等耐久性能。

表1

4.施工技术要点

4.1 技术研究路线

4.2 施工技术要点

4.2.1 清水混凝土质感确认与施工

4.2.1.1 浇筑模型前的准备工作

1)为保证清水砼的观感及质感以及保证其表面颜色均匀,通过提高与同等级普通混凝土配比所需的胶凝材料用量来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最低水泥用量和最大水灰比。我司初步认为把水泥用量提高到360以上,把细骨料的用量降低至720以下,而升高粗骨料用量至1050,则其成品能达到较好的观感及质感。

2)提高清水砼所用骨料技术指标。

①把碎石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分别控制在1.0%及0.5%以下;

②砂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分别控制在3.0%及1.0%以下。

经过多次的试验及调整最终确定了适合业主要求质感的配合比及坍落度并进行专家论证(详细数据见表1)。

4.2.1.2 对混凝土生产线及运输条件的要求

项目所使用于清水混凝土的水泥和掺合料均采用同一批次的产品,设置专用的储备罐存放以减小材料对色差的影响从而保证其质感的一致。

搅拌混凝土前需清洗搅拌主机和罐车以清除原罐车和主机内上一次生产所遗留的余料,保证混凝土成品不会混入影响成品色差的杂质,搅拌时需延长搅拌时间保证其粘聚性,绝对不允许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

4.2.1.3 双层板下板及空腔部分梁混凝土浇筑

钢筋、模板须经过监理单位同意验收后才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浇筑时采取板部分清水混凝土先浇筑在工作面充足的情况下浇筑空腔部分梁,部分施工段双层板较多时采取两台汽车泵进行浇筑,即一台专用于清水混凝土板浇筑,另一台用于梁混凝土浇筑。

4.2.2 双层板施工

4.2.2.1 模板材料的选择

因双层板下板为清水混凝土饰面对表面平整度要求高故需要求其模板和支撑体系的刚度稳定性,最终项目部确定选用刚度较大、尺寸较为小(1830×915)的红色模板。

图3 工艺流程

4.2.2.2 确定支撑体系及木方间距并邀请专家论证

因屋面部分双层板支设高度高于五米且其整个屋面为不规则倾斜屋面,项目部首先根据现行国家相关规范计算并编写了该部位的施工方案,且该施工方案还经过专家论证。但是出于下板为清水混凝土面的实质情况考虑,项目部认为支撑体系间距在原方案计算结果后加密至1000×1000,木方间距在计算原方案基础上加密至100,局部位置考虑满铺。模板体系搭设完毕后经过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模板表面平整度进行复测修正后且监理单位验收后,再进行钢筋安装。

4.2.2.3 混凝土浇筑

双层板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下层清水混凝土板至下板板面标高处(梁与板相交部位一并浇筑)振捣密实后浇筑梁至上层板底面标高处,浇筑过程中派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标高复测,降低混凝土浇筑时荷载变化对下层板模板的影响。待梁吊模拆模后进行上层板的模板支设。用于上层板的模板需在进行安装前及安装完毕后做防白蚁措施,以防止白蚁对结构产生危害。钢筋工程施工完毕且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上层板混凝土的浇筑。

1)下层板表表面平整度保证措施

根据本方案要求,在模板铺设完毕后须对模板表面平整度进行复测,复测时需满足JGJ 169-2009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

在双层板底面板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用激光仪及卷尺对模板底面标高进行复测。把混凝土浇筑时的产生的对模板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其成品的观感。

2)浇筑混凝土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确保梁及板的混凝土在浇筑顺序不同保证混凝土能很好的融合并使其成品密实,需在板混凝土初凝前把梁混凝土浇筑。对于一些双层板工程量较大的施工段,需设置两台汽车泵,分别使用于专门浇筑双层板下板及梁。

4.2.3 清水混凝土保护漆上漆

4.2.3.1 清水混凝土基底处理

修饰原则:对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原则上修补的数量和部位越小越好,确实需要修补部分应保证修补后与没修补部分无明显色差。

需要修补部位:

1)混凝土表面油迹、锈斑、明显裂缝、流淌及冲刷污染痕迹等明显缺陷。

2)明显的蜂窝、麻面和空洞。

3)露筋、锈斑、钢丝外露等。

4)有明显缺陷明缝修补。

5)蝉缝原则上不进行修补以避免破坏蝉缝的自然效果。

所有修补工艺应尽量保持混凝土的原貌,无明显痕迹。

4.2.3.2 清水混凝土常见缺陷处理措施

1)模板连接缝的处理

用比混凝土墙体颜色稍浅的专用调整腻子进行修补,修补面积尽量小。用手指触摸感觉不平的地方,用砂纸打磨平整,再用专用下地调整材进行颜色的部分调整,保证表面质感与原成品一致。

2)缺陷及蜂窝的处理

选择尽量小的地方进行,对缺陷地方进行,先凿除后修补方式对蜂窝应进行修补,再找平。修补腻子的颜色要比周围混凝土颜色稍微浅色。再用专用下地调整材进行颜色的部分调整,保证表面质感与原成品一致。

3)混凝土的色差

有色差的部位,先对凹凸部分采取,凸出部位用砂纸打磨,凹进去部位用调整腻子小面积修补后找平,再用专用下地调整材进行颜色的部分调整,保证表面质感与原成品一致。

4)返碱部位的处理

墙体因返碱造成白色影响成品质感返碱白色的地方一般情况用砂纸打磨就可清除,如不能用砂纸除掉部位用高压水枪冲洗,但仍然不能清除时用调整材进行颜色调整。

4.2.3.3 清水混凝土涂料上漆工艺

1)底漆上漆上漆前的准备工作

所有基层修补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并经验收及格后(拒基层处理完毕后的24小时后。

2)底漆上漆

涂抹于混凝土表面、无遗漏;达到喷涂后墙体颜色稍微加深;通过墙体表面防水测试达到不渗水。

3)中间层上漆

在底漆施工完毕后的24小时并通过防水测试后涂抹于混凝土表面、无遗漏达到喷涂后墙体颜色稍微加深。

4)透明罩面涂层上漆

在中间层漆施工完毕后的24小时后涂抹于混凝土表面、无遗漏;涂抹后形成稳定均匀的保护膜,整体观感上观察成色均匀,无色差,并隐约保持混凝土原有的表面机理效果,通过墙体表面防水测试达到不渗水。用水泼到墙面,颜色无任何变化,不加深,不变湿。

5.施工效果

清水混凝土空心双层板施工技术,通过在混凝土质感选择、上层板采用木模板、混凝土采取分段浇筑、模板表面平整度的动态控制等多种措施,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把质量关,施工质量良好,混凝土材料、模板体系的稳定性采取分段浇筑,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混凝土成品的质感、观感及其表面平整度(见图4和图5)。

图4

图5

猜你喜欢

质感平整度双层
空间的质感
墨尔本Fitzroy双层住宅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探索
探讨道路施工中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颜料的“质感”
桥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双层隔振系统振动主动控制
打造上乘质感肌
传统Halbach列和双层Halbach列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