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策略分析

2017-09-06张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住宅设计生态建筑建筑

张星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直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和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关系,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到行业发展规划之中,从而出现了更种更样的节能环境理念、设计及产品。生态建设的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诞生的,本文对生态建筑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运用策略提出见解。

关键词: 建筑;住宅设计;生态建筑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与融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诞生了生态建筑的设计理论,通过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在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更为城市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生态建筑的概念

现代建筑的发展使建筑的功能已不仅限于居住功能,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建筑增加生态功能已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建筑学理论与生态学理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这就是生态建筑存在并得以发展的重要理念。

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想要实现生态住宅建筑,不仅是简单的加入生态理论,还要将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存质量,作为住宅建筑的建筑根本,利用科学的设计以及现代化的技术,将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建筑环境实现低耗能、无污染这一生态要求,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态住宅环境。

2、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理论

现代化建筑固然促进了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与此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遏制住了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理论的出现,成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有效方法,也是促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措施。

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理论是在社会经济极大的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合了建筑、生态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以建筑学为基础依托,以生态环境学这基本原则,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从而在住宅建筑内打造完善的生态系统,将住宅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兼顾建筑与自然环境,使两者统一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为人们打造一个健康、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的目标。

3、建筑住宅设计中对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

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如保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流思想,这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大力发展生态住宅建筑,是我国住宅建筑发展主流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重要内容。

将生态环境理论融入到住宅建筑设计之中,实现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理论,需要对生态住宅建筑的内涵和建设意义以及建设原则具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完善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对以下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认识。

3.1住宅建筑布局

住宅建筑由于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居住场所,因此对布局方面的要求比一般建筑更高。不可理的建筑物布局,能够造成局部小气候的恶化,这对居住在建筑中的居民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设计住宅建筑时,需要对整个建筑区域进行总体的布局规划。

通常对住宅建筑进行布局时,主要是对建筑的平面位置及功能、美观和空间利用方面进行设计,而没有到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的问题,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气流的流动将会对人们的居住环境和人身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进生态住宅建筑设计,除了要考虑传统因素外,还可对建筑高度、密度、气流变化等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从而合理布局,设计出良好的生态住宅区环境。

3.2自然通风

住宅建筑对通风的要求很高,因此保证建筑的自然通风,是住宅建筑的重点设计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生态住宅建筑展示“生态”一面的关键环节。住宅建筑的自然通风,是保证住宅建筑中的热度舒适性以及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人们的居住环境影响极深,也是赢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

3.3防热岛效应设计

热岛效应是指某一地区的温度高于周边地区的现象,根据成因不同,热岛效应可分为城市热岛效应和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建筑物较为密集,影响气流流动和热辐射散热引起的。在住宅建筑集中区域,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也会引起热岛效应。因灯在进行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时,为了防止在住宅区域形成热岛效应,除了要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住宅建筑外,还需要设计绿化和水景,既能起到美观效果,又能解决热岛效应问题,将建筑与自然统一和谐,充分体现了生态住宅设计的理念。

3.4日照采光及遮阳设计

日照、采光以及遮阳设计,是影响住宅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生态住宅设计理论在这三个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让住宅环境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在满足住宅建筑采光需求的同时,还要赢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对居室的热环境能够造成重要影响的自然因素就是日照和热辐射,同时居室的自然采光和遮阳也与日照息息相关。在生态住宅设计理念中,对住宅的日照、采光和遮设计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比如在日照时间长的城市,就要对住宅的遮阳设計重点关注,反之要充分考虑居室的采光问题。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设计生态住宅日照、采光和遮阳设计的基础,通过对日照时长进行精确的计算分析,来设计住宅建筑的采光、遮阳等问题。

3.5外围护结构设计

外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以及建筑中各个房间的各个方面的围挡物,比如门、窗、墙等。建筑的外围护不仅仅是构成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抵御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隔寒等环境效果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外围护结构,因此生态住宅设计在这方需,要对外围护结构进行充分的利用和设计,在使住宅建筑达到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寒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是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体现。

生态住宅建筑在对外围护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比如主导风向、日照时间等等,这些都会对住宅建筑的室内环境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在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基础上,来设计住宅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比如根据主导风方设计外窗、外墙的位置,会对室内的空气对流造成直接的影响,对室内的空气质量问题影响重大。

3.6防噪音污染设计

对噪音和污染的预防设计,是生态住宅建筑一大特色。在进行设计之前,就需要相关的设计技术人员对住宅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及测验,了解当地的噪音和污染情况,如果当地的噪音和污染不符合居住环境的要求标准,就需要在设计住宅建筑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以保证居民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结束语

生态住宅建筑虽然仍以建筑为基础和依托,但其理念已远远超出建筑的范围之内,它是建筑学与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整合后产生的最佳成果,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推广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是推动现代化建筑,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宁永璐.论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低碳地产,2016,2(15):280-280.

[2]刘晓川.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6,(15):166.

[3]赵亮.论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4):2840.endprint

猜你喜欢

住宅设计生态建筑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屋顶绿化相关概念的辨析及生态建筑的构想
浅论住宅设计中“不同人群”的设计需求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