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的事故及防范措施

2017-09-06周权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防范措施事故

周权

摘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即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事先、事中与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以事先控制为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重视事中控制,加强安全检查。辅以事后控制,依照原则,妥善处理事故。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防范措施

1 建筑施工现场的事故种类及产生的原因

1.1 高处坠落事故

高处坠落事故,除管理和安全意识的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安全防护投入不足,施工现场的临边防护不到位。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1.2 触电事故

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现场外侧边缘与外电高压线路的距离小于最小安全距离,没有增设屏障、遮拦、围拦或防护网,造成施工设备或钢管脚手架碰触高压电线;设备、电动工具漏电等等。

1.3 坍塌事故

坍塌的主要原因是建筑企业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不足,随意简化安全防范措施;未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地基与基础、地下管道工程施工方案;没有制定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冒险蛮干;围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支撑材料强度不够等。

1.4 物体打击事故

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的临边洞口防护、施工的机械设备防护和个人安全防护未做好。

1.5 机械伤害和起重伤害事故

有资料显示,绝大多数此类事故都出在塔式起重机上。其主要原因:一是塔式起重机的拆装施工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冒险蛮干;二是操作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安全培训不合格,工作责任心不强;三是塔式起重机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不规范,安全技术交底不明确;四是机械设备本身的技术故障多。

2 施工现场事故控制、事故预防与事故抑制

2.1事故控制

事故控制是指在事故发生前全面地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竭力减少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在事故发生后减少人员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事故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在事故发生之前,全面地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在事故发生之后努力减轻损失的程度。

2.2 事故预防

事故预防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性手段最大限度的消除或减小可能引起事故的各种潜在因素。事故预防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工程物理法,其主要侧重于防范事故发生的物质因素,该方法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防止危险因素产生、减少己存在的危险因素、隔离危险因素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用障碍物隔离危险因素、改善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加强风险单位防护能力等;另一种为人的行为法,其主要侧重于规范引发事故的人的行为;该方式采取的措施包括:进行思想教育,加强技术培训,不在危险因素附近无故停留等。

2.3 事故抑制

事故抑制是指在事故正在发生或者已经结束的时候,采取各种手段来减少损失的程度,并采取事故后的救助措施。在损失发生后,可采取的控制损失措施为:预防新的危险源的产生;减少构成危险源的因素;防止已存在的危险扩散;降低危险扩散的速度,限制危险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危险和保护的对象隔离;借助物质障碍将危险与被保护对象隔离;增强被保护对象抵抗风险的能力;迅速处理环境危险已经造成的危害。

事故预防和事故抑制是事故控制的基本技术,前者是事故发生前的控制措施,后者主要侧重于事故发生时和事故发生后的控制措施。

3施工现场进行事故抑制的管理

施工现场事故抑制按照时间范围可分为两个部分: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时,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各方面的管理人员、领导要尽快赶到现场,进行事故的紧急处理。这时候进行的事故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组织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地点,迅速抢救伤员,疏散人员,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人员伤亡无谓增加;保护好施工现场,要求施工现场各物件的位置、颜色、形状等保持事故结束时的状态,以备将来的事故调查取证;及时的和公安、消防、卫生防疫和安全监察等政府部门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必要的支持;向企业负责人及时通报事故的发展动态,借助企业的力量妥善处理事故。

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笔录、现场拍照、现场绘图等手段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然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工作,根据调查所确认的事实,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分析出事故的全部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者,再根据其在事故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人,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为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编制事故预防措施,在措施中将改善劳动条件、作业环境和提高技术水平放在首位;对广大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教育,使他们吸取教训,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对于事故中的伤亡人员要妥善救治,并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安置。

4完善与加强政府建筑安全监管措施

4.1 建立安全防护临时设施费用专款专用制度

必须建立为安全生产提供费用的保障机制,在工程施工招投标时,安全费用不得进入竞价,不得压缩。在施工中,监理、建设等单位及有关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做到安全费用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4.2 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构及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

由于人员编制少,专业技术人员更少,经费来源得不到保证,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施工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机构也不容乐观,目前除少数一、二级企业设有安全科,配备专职安全员,其他企业及施工现场的安全员基本上都是兼职的,主要是为了被动地应付检查,不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这样导致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松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无人抓,安全技术台帐无人理,使安全生产成为“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累赘”。

4.3 改进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采用动态跟踪抽查与专人定点负责制相结合的方法。在办理安监手续时,为该工地指定一名安监员,负责对该工地的安全监督交底、平时技术指导及监督现场安全教育与防护措施的实施。对该工地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水平的评定,则由站领导带队进行动态跟踪抽查。这种一人定点服务,集体动态打分评定的方法,既解决了工地现场安全员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指导培养了企业、项目部的安全员,又确保了安全检查的公正公平,廉洁执法。

5 结语

從建筑施工的特点看来,不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抓主要矛盾找出易发事故的部位、工序和环节,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部位上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就是施工安全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熟悉建筑施工的特点,加强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务必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生产、安全工作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同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安全管理,及时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孙沛平.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方先和.建筑施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现场防范措施事故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刍议建筑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