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传统院落的设计思考

2017-09-06罗科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农村设计

罗科

摘 要: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的农村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过去三合院、四合院为代表的农村聚居方式正被独门独户的城市化建筑所代替。与此同时,植根于农村的农耕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是否这些变化都是合理的?都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经过走访发现,传统的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的聚居方式与目前的农村发展实际更加契合,对于农耕文化的传承、农民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等都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追寻农村历史,保护传统农耕文化;聚焦农业生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契合旅游强县战略,三个方面谈谈关于农村传统院落实际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传统院落;设计

随着城镇化进程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快速转移,农村家庭结构逐渐变得单一,曾经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代表的家族传统聚居方式,逐渐被独门独户城市化建筑所替代,不仅如此,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鉴于此,我们通过到外地学习考察,与本地群众座谈调研,发现传统的三四合院聚居方式更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我们在规划上聚焦三农问题,从农村文化传承、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民致富增收方面着手,充分尊重社会发展,借鉴和传承历史文化,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坚持大同小不同,设计出以“枫香村”“赵垭村”为代表的农村传统院落。

一、追寻农村历史,保护传统农耕文化

三合院、四合院好在其合,贵在其敞。院落的聚居方式在我国历史悠久,是社会发展发展总结下来的历史产物。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个大家庭在农村一起生活的景象已不复存在,留守在家的大多数为思故土不愿搬走和因貧穷不能搬走的两类群体,且居住较为分散,我们利用“合”的特点,将这两类群体聚集起来,几户人合围一个院子,不仅提高了群众聚居度,更找回消失许久的人气,不仅减少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还增强了人与人的交流,邻里之间相互照应,互帮互助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其“敞”的特点,建造公共院坝,院坝不仅是适应农耕打谷、晒粮的公共空间,更是群众休闲、邻里交流的情感交互区,还原了过去大院子热闹的繁荣景象。除此之外,我们还保留了传统院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堂屋,为群众操办红白喜事提供了场所,保护了传统的农耕文化。

二、聚焦农业生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在农村,三、四合院不仅要满足群众的居住需求,更要适应农民的职业属性,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农民的需求,聚焦农业生产,设计了居住生活区、生产资料存放区、家禽畜牧养殖区,我们将居住生活和生产资料功能区分统归统建,将养殖区域统一规划分散建设,充分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同时,我们在规划设计方面超前一步,我们不仅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更按照全县统一产业布局,规划设计了适合当地发展需求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稳定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早谋划。

三、增加农民收入,契合旅游强县战略

我们深知,农村的发展得好不好的最直接表现是农民的收入增不增加。我县在十三五规划中将旅游做为重要战略,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充分结合旅游产业进行了规划。当前,城市人口大多都是从农村转移过去的,对传统的三、四合院有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们将传统的院落建设同旅游结合起来,以追寻年代记忆为出发点,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传统的三四合院院落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老百姓也能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增收致富。

凡事有利有弊,过去的三、四合院住的基本上都是一大家族的人,满足一家人的生活生产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比较少见。因此,这样的院子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大杂院”,目前设计的三合院、四合院多的可以住十多户,少的也有好几户,家家户户满足牲畜养殖就比较困难,堆放柴火、农具的地方也缺乏。有的聚居点可以通过统一修建猪牛圈和柴蓬来解决,有的聚居点用地紧张就无法满足。人与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部分的三合院二楼设计了通廊,私密性的问题也受到了挑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过去的三合院、四合院的房屋有主次之分,所以在分配房屋时谁主谁次也产生了分歧。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我们也思考了一些改进的方法。规划布局上以三合院、四合院的原型,采用“一户一宅”的形式,每户单独设计猪牛圈和农具房等,因地制宜,根据地势来规划设计,用不同的户型拼接院落,平面上并排错接,立面上高低错落,尽量减少挖填方量,使整个设计更有层次感。这样,既解决了老百姓生产生活需要,又避免了独立的三合院、四合院体量大、造型呆板的问题。我们相信,在不断的摸索中,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规划手段得以解决,更坚信院落式居住模式更适合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更能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农村遇到的多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文新.农村住宅庭院规划设计浅谈[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2(01).

[2] 张树根,刘希鹏.我国庭院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15(05).

[3] 李兴华.银行应大力支持庭院经济发展[J].贵州农村金融,2012(04).

[4] 潘卫国.庭院经济成致富亮点[J].兵团工运,2012(11).

[5] 雷婧.发展庭院经济,提高景颇人民生活水平[J].价值工程,2012(31).

[6] 党敏霞.黄陵县庭院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

[7] 唐飚,陈祖展.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形态的成因与发展[J].建筑知识,2006(06).

[8] 李端端,王珊,郑菲.集合住宅中的院落[J].中国住宅设施,2003(08).

[9] 魏一恕.陡坡住宅院落设计[J].住宅科技,2001(01).

[10] 邓庆坦,李国庆,高宇红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浅析[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02).

[11] 王进.浅谈村镇住宅中的院落[J].小城镇建设,1999(08).

[12] 龙小明.“院落”的内涵[J].南方建筑. 1996(01)

[13] 何权治,林权虎.关于以农村能源为纽带的北方院落生态模式的探讨[J].农业经济. 1997(01)

[14] 洪家栋.北方农村住宅院落布置[J].小城镇建设. 1990(01)

猜你喜欢

农村设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