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州地方戏曲剧种发展现状浅述

2017-09-06刘勇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独山傩戏黔南

刘勇

一、黔南州地方戏曲剧种概况

黔南州地处贵州南部,东与黔东南州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连,西与安顺和黔西南州为邻,北面与西北面则与遵义地区和贵阳市毗邻,全境总面积二万六千一百七十平方公里,包括都匀、独山、荔波、平塘、罗甸、惠水、长顺、贵定、龙里、福泉、瓮安、三都等十二县(市)。

黔南州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有花灯和傩戏,这些戏曲剧种曾广泛分布于黔南各县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县市的地方戏曲剧种日渐萎缩,现花灯主要流布于独山、瓮安、平塘、龙里等县市,傩戏则主要流丰于瓮安、福泉、长顺、惠水、荔波等县市。

黔南现有花灯及傩戏剧团总计45个,从业人员约776人。

(一)本土剧种概况

1、花灯

黔南花灯以独山花灯最具代表,具有浓郁的黔南色彩,被誉为“贵州南路花灯”代表;瓮安县地处黔南北部,其花灯深受黔北文化影响;龙里则受黔西和黔中文化影响较重。据本次调查,黔南花灯现有剧团25个,其中国办团体1个(独山县花灯艺术团)、民间班社24个,在职人员总数约713人,其中国办团体在职人员22人,民间艺人690人。

2、傩戏

黔南傩戏包含了傩戏的三种表现形式,即地戏(主要流传于长顺一带)、阳戏(主要流传于福泉一带)、傩堂戏(主要流传于瓮安一带)。另有黔南少数民族文化在与傩文化的互相交融中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傩戏,如荔波布依傩等。据本次调查,黔南傩戏现有班社20个,在职人员约76人。由于傩戏班社市场需求较小,现除了福泉阳戏的班社较为固定外,其他地区的傩戏班社已逐渐变为松散性组织,即有事务之时才临时组建在一起,平时则各自忙各自的事情。

(二)黔南州剧种现状

黔南地方戏曲剧种主要为傩戏和花灯,它们在功能上虽然都有着驱邪祈福的明显差别,但不少地方却往往互相吸收、互相影响,互为杂揉掺拌。解放前,由于生产力落后,花灯和傩戏在民间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民间班社较多,特别在花灯流传的核心区独山县,地戏流传的核心区长顺县马路地区,阳戏流传的核心区福泉市黄土哨等地区,几乎达到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班社的盛况。解放后,黔南花灯逐渐摆脱了封建迷信的色彩,开始走向歌舞化、戏剧化之路。相较花灯而言,由于傩戏市场需求较小,年青对傩戏的学习缺乏热情,已出现传承断层,傩戏已是日渐势微。

二、黔南州演出团体现况

黔南州民间表演团体众多,除本次调查发现的45个固定班社外,还有大量松散型的民间演出团体,这些班社和团体长期活跃于农村,深受群众喜爱,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演出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特别为了追求效益,低俗、庸俗以及封建迷信内容更是屡禁不止。2013年,黔南州实施“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工程,大量民间社团的节目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在有效推动文化市场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黔南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

(一)国办团体情况

黔南州目前仅有1个国办团体,即独山县县花灯艺术团,该团隶属于独山县民族文工队,现有人员22人。作为贵州南路花灯代表,花灯在独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历届政府均将其作为重要文化品牌进行打造。

(二)民间班社情况

黔南州地方戏曲剧种基本都是以班社的形式在民间发展,笔者调查发现的45个表演团队中就有44个是民间班社。黔南民间班社以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其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婚丧嫁娶等传统活动收入。

三、艺术生产

(一)花灯

黔南花灯剧目保留至今的约有60余出,其中绝大多数是将明清以来的唱本稍加调整就演唱的,如《金铃记》《蟒蛇记》等;少部分是由民间故事改编的,如《七妹与蛇郞》《宝锄》等。这些剧目多为采纲戏,无固定唱词,建国后,一部分剧目经老艺人口述,整理成了剧本,如《阿三戏公爷》。

(二)傩戏

傩戏演出有繁有简,取决于主家对驱鬼逐邪、纳吉还愿的需求,据《惠水县戏曲志》记载,惠水傩班出戏达48折,剧目有《引兵土地》《报福三郎》《梅香丫鬟》《采香童子》《柳三楊四》《孟姜女》《十州和尚》《开山大将》《勾愿仙官》等,唱完需耗时五天。

荔波布依傩作为少数民族傩戏,有着浓郁的布依族色彩,其传统剧目有《野猪偷薯》《老瑶打猪》等20余个。

(三)新编剧目情况

据调查,黔南花灯新编剧目达百余个,几乎每个班社都有自己的新编剧目,如《丰收乐》《交通规则》等,均是群众关心的题材,深受群众喜爱。独山县花灯艺术团具有较强的编创能力,其新编剧目具有一定艺术水平,如《山村教师》获2001年12月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银奖。

(四)创作与理论批评

七八十年代,黔南地方戏曲剧种的创作和理论研究曾达到一定高度,期间出版了大量专著,有《黔南州戏曲音乐集成》《独山县花灯音乐集成》《惠水县戏曲志》等,理论研究亦带动艺术创作的快速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戏曲的理论研究已处于停滞状态,由于缺乏了理论批评的指引,黔南戏曲创作的整体水平迅速下滑,有影响力的作品已是凤毛麟角。

四、戏曲人才

(一)人才队伍结构

黔南现有花灯及傩戏剧团总计45个,从业人员约776人。其中国办专业剧团1个,从业人员22人;民间社团44个,从业人员754人。

黔南地方戏曲唯一的国办专业剧团——独山花灯艺术团现设有编剧1人,占总数的4.5%;导演2人,占总数的9%;作曲配器2人,占总数的9%;舞美2人,占总数的9%;演奏2人,占总数的9%;演员20人,占总数的90.9%,从人才结构比例看,独山花灯艺术团演职人员均兼数职,但其从事导演、编剧、作曲配器以及舞美方面的人才仍旧偏少。此外,独山花灯艺术团演职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目前,仅有中级职称1人,占总数的4.5%,初级职称18人,占总数的81.81%。

黔南民间班社众多,在本次调查的44个班社中,现有从业人员754人,其中编剧18人,占总数的2.38%;导演20人,占总数的2.65%;演奏48人,占总数的6.36%;舞美46人,占总数的6.1%;演员746人,占总数的98.93%。在调查中,民间班社内部虽作分工明确,但为了节约成本,节约开支,一人多岗的现象非常突出,特别是许多班社的班主即是编剧、导演和编曲,同时也是演员。

(二)人才培训情况

黔南州地方戏曲培训主要以进校园为主,目前,独山、福泉、长顺、瓮安等县市均有地方戏曲进校园项目,甚至很多学校在传授地方戏曲的基础上,还创新编排出花灯操等更适宜学生接受的形式,然而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各地校园的传承效果参差不齐。2006年始,非遗保护工作启动,黔南部分县(市)的花灯和傩戏被纳入非遗保护体系,有了一定的保护经费,而其他未进入非遗名录的地方戏曲项目则因缺乏经费,在人才培训方面的投入仍非常有限。

五、黔南地方戏曲的建设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把地方戏曲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戏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全州文化事业发展格局中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识,研究制定全州地方戏曲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州领导联系文化人才的制度。

(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有效的文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党政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社会办学机构、行业组织、文化企业等多层次的文化人才培养格局,增强人才培养的实效。同时根据黔南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需求,逐步搭建公益性的人才培训平台,积极面向社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

(三)加资金投入力度

充分认识挖掘地方戏曲剧种的重要性,加大对地方戏曲工作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和演出团体多元投入机制。政府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地方戏曲的奖励和项目的资助,推动地方戏曲为新时期的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独山傩戏黔南
独山天使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以教育精准扶贫——独山兴农中学侧记
梦回黔南
黔南文艺界3-4月大事记
图解黔南五年 高歌猛进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平湖市独山港镇航天科普中心揭牌